押送

yā sòng [ ya song]
注音 一ㄚ ㄙㄨㄥ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押送 yāsòng

(1) 押解护送

turn sb.over to;escort;send under escort

词语解释

  1. 押解护送。

    《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学士回家,将这段新闻向夫人説了。夫人亦骇然。於是厚具装奩,约值千金,差当家老姆姆押送 唐解元 家。”《平山冷燕》第一回:“只候得日色沉西,方见四个小太监捧着许多赏赐,又一个小太监押送 山黛 出来。” 曹禺 等《胆剑篇》第四幕:“大王命我传谕 勾践 ,速供肥牛千头,押送 姑苏 。”

引证解释

⒈ 押解护送。

《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学士回家,将这段新闻向夫人説了。夫人亦骇然。於是厚具装奩,约值千金,差当家老姆姆押送唐解元家。”
《平山冷燕》第一回:“只候得日色沉西,方见四个小太监捧着许多赏赐,又一个小太监押送山黛出来。”
曹禺等《胆剑篇》第四幕:“大王命我传谕勾践,速供肥牛千头,押送姑苏。”

押送的国语词典

押解运送。

押送的网络释义

押送

  • 押送,读作:yā sòng。该词基本词义是押解护送。
  • 押送的翻译

    英语: to send under escort, to transport a detainee
    法语: envoyer sous escorte, transporter un détenu

    押送造句

    总兵大人,李参将押送粮饷,至宜君途中,全军覆没。
    沿着巴黎的街道,六辆押送死囚的囚车装载着当天去祭断头台的祭品。
    猛然间想起武松,财物若有打虎英雄押送,自然是千妥万妥了。
    是啊海公,您已经年过八旬,再说你和李师确实之前有过许多误解,由你押送粮草着实不太合适,还是由别人去吧。
    卫生部约她去商讨有关问题,但当她去参加商讨会出现在卫生部时,却被宁陵官员当场擒获并押送回了河南。
    以莫须有的罪名押送我们去海外受审。
    一群囚犯被驱赶着押送上了火车。
    这伙伏击者对押送车队的官兵明显已经恨入骨髓,上来就是毫不留情的招呼,“铁锹”。
    同时,该院法警队主动与自侦、公诉、控申部门沟通,执行看管、传唤、押送及送达法律文书等工作,提高了队员的工作水平,有效地发挥出了检警合力的效能。
    引路者大人,我等奉帝君之命押送转世投胎的恶鬼前来报到!批条在此,还请大人验收!
    当年驿站上的马车,照例都要带几个押送到水牢船上去的囚犯。
    陕西粮台庄洵府上,刘恩存在刘鸿恩带兵将闹饷新军押送回营时就从队伍后面偷偷溜掉,跑到庄府来报信。
    扬州刺史刘馥、汝南太守都亭侯李通引大军五万余人押送粮草八十余万石来到襄阳,曹军士气大振,会中原麦大熟,曹操宴请文武众臣以示庆祝。
    而且都被枫叶所杀,还有锦官镖局的为朝廷押送的一百万两黄金,丰南镖局的珍贵的药材。
    一八四八年载运杜伊勒里宫财富的那些货车是由谁押送的?
    每天上午劳动,在拖拉机修配厂拆洗线圈,下午和晚上关在那个小院里,每日上下班都有人持枪押送,在工厂也不许乱说乱动。
    行动小组把姚文元押到门外,上了铐子,押送到隔离室。
    然而,当中尉发现了白军的船,向它奔去时,马柳特卡想起自己的任务是押送这个俘虏,绝不能让他逃走,中尉成了死在她枪下的第四十一个白军。
    押解组既处决组,负责把死犯从监狱提出、审判直至最后押送刑场进行枪决。
    大二,你带着十几人把这些人押送回村,我允许你有生杀之权,记住如果跑掉一个我拿你试问!

    汉字详情

    [ya]
    部首: 330
    笔画: 8
    五笔: RLH
    五行:
    仓颉: QWL
    四角: 5605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甲声。本义:签署,在公文、契约上签字或画记号,以做凭信)

    (2) 同本义

    随即押一纸公文。——《水浒全传》

    (3) 又如:押了花字(押花);押合同(签订合同);押榜(在官府文告上签字);押敕(签署诏令);押文字(签字);押字(签字);押署(签名;画押)

    (4) 抵押,典当

    暂且押四百两银子。——《红楼梦》

    (5) 又如:押月(租赁房屋时先付给房东两个月租金,其中一个月的租金作为预付);押地(旧时作为抵押品的田地);押款(商业用语。以货物或有价证券等做抵押向银行或钱庄借款);押期(抵押期限);押价(典当或抵押的价格);押保(押出交保)

    (6) 拘禁,关押 。如:押番(专司捕盗衙役);押司(宋时协助地方官办理案牍、官司等事的属吏);拘押(拘禁;关押)

    (7) 押送

    押正旦带枷上。——《窦娥冤》

    (8) 又如:押水(水路运输的押运人);押发(押送)

    (9) 下注 。如:押注(押上赌注);押宝(猜测宝上所指的方向下注)

    (10) 陪伴 。如:押燕(押宴);押伴(陪伴客使);押宴(陪伴宾客,主持宴会)

    (11) 执掌

    以六员分押尚书六曹。——《新唐书·百官志》

    (12) 又如:押寨夫人(压寨夫人);押班(百官朝会时位在班列之首的官员)

    (13) 通“压”。挤压

    初生子,便以石押其头使扁。——《晋书·东夷·辰韩传》

    名词

    作为凭信而在公文、契约上所签的名字或符号 。如:阿Q画了押就给毙了

    英文翻译

    mortgage, pledge; deposit; to pawn; to arrest, detain, guard

    方言集汇

    ◎ 粤语:aap3 aat3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ab5 [台湾四县腔] ap7 [客英字典] ap7 [陆丰腔] ap7 [梅县腔] ap7 [宝安腔] ap7 [东莞腔] ap7 [海陆丰腔] ap7
    ◎ 潮州话:ah4(ah), ap4 [澄海]a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二狎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烏甲入聲開口二等qrap/eapʔap
    sòng [song]
    部首: 306
    笔画: 9
    五笔: UDP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YTK
    四角: 38308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小篆字形)

    (2) 同本义

    送,遣也。——《说文》。

    送迎无礼。——《荀子·富国》。注:“致女也。”

    (3) 又如:送嫁(送亲);送娘(方言。送新娘子);送房(结婚之夕,亲友陪送新郎入洞房);送亲(娘家人送出嫁的姑娘上轿或送新娘到男家)

    (4) 送行;送别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 楚山孤。——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燕策》

    (5) 又如:送车(到车站送行;又指送行的车);送迎钱(迎送官员的开销);送任(送亲属去当人质);送迎(送往迎来);送路(送行;饯别);送故迎新(送旧官,迎新官;送旧岁,迎新年)

    (6) 将东西运去或传交 。又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干戈日滋,行者赍,居者送,中外骚扰相奉。——《汉书·食货志》

    (7) 如:送茶(送礼);送还(送给);送款(表示诚心诚意的投降);送风(传递消息,通风报信);送盏(递送酒器以劝饮);送语(传话);送意(传送情意);送怀(传达思想感情)

    (8) 遣送

    愬以槛车送 元济诣京师。——《资治通鉴·唐纪》

    (9) 又如:送遣(遣送,送归);送转(方言。送归,送还);送传(押送递解);送官(送交官府)

    (10) 送葬;送丧

    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器者百里不绝。——《明史·海瑞传》

    (11) 又如:送老(安葬老人或长辈);送横(为横死者送丧);送哭(哀哭而送葬)

    (12) 馈赠

    今吾且死,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我曾有所失哉。——《史记·魏公子列传》

    (申屠臾)坐为 九江太守受故官送有罪,国除。——《史记·申屠嘉列传》

    (13) 又如:送定(为定婚,男方给女方家里送聘礼);送锅(送饭锅祝贺乔迁之喜);送粥米(妇女坐月子时,娘家和亲戚送给她鸡蛋、小米等东西);送鲜(赠送新鲜食品);送赆(赠送钱财、礼物);送盘(方言。送聘礼);送遗(赠送);送汤(亲友女儿出嫁或生产,送礼致贺)

    (14) 了结;断送

    夫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 姚泓之盛,面缚西都。——《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

    才上马齐声儿喝道,只这的便是那送了人的根苗。——《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张云庄·红绣鞋》

    (15) 又如:送断(断送;葬送);送死

    (16) 度过,排遣 。如:送老(排遣年老的时光);送春(送社。送别春天);送夏(送别夏天);送腊(辞送腊月)

    (17) 送神 。如:送社(送春);送祟(巫师祛送鬼祟的仪式);送佛送到西天(帮人帮到底)

    英文翻译

    see off, send off; dispatch, give

    方言集汇

    ◎ 粤语:sung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ung5 [宝安腔] sung5 [海陆丰腔] sung5 [梅县腔] sung5 [东莞腔] sung5 [客语拼音字汇] sung4 [陆丰腔] sung5 [客英字典] sung5 [台湾四县腔] su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一送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蘇弄東一去聲開口一等suŋsungh/sunq

    押送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