抟埴

tuán zhí [ tuan zhi]
繁体 摶埴
注音 ㄊㄨㄢˊ ㄓˊ

词语释义

以黏土捏制陶器的坯。

词语解释

  1. 谓以黏土捏制陶器的坯。

    《周礼·考工记序》:“摶埴之工二。” 郑玄 注:“摶之言拍也;埴,黏土也。”摶,一本作“ 搏 ”。 贾公彦 疏:“以手拍黏土以为培乃烧之。” 明 李东阳 《谢邵地官汝学馈陶鼎次韵》:“诗客品题新定价,野人摶埴旧传方。” 鲁迅 《坟·人之历史》:“西国创造之谭, 摩西 最古,其《创世记》开篇,即云帝以七日作天地万有,摶埴成男,析其肋为女。”

引证解释

⒈ 谓以黏土捏制陶器的坯。

《周礼·考工记序》:“摶埴之工二。”
郑玄注:“摶之言拍也;埴,黏土也。”
摶,一本作“搏”。 贾公彦疏:“以手拍黏土以为培乃烧之。”
明李东阳《谢邵地官汝学馈陶鼎次韵》:“诗客品题新定价,野人摶埴旧传方。”
鲁迅《坟·人之历史》:“西国创造之谭, 摩西最古,其《创世记》开篇,即云帝以七日作天地万有,摶埴成男,析其肋为女。”

抟埴的网络释义

抟埴

  • 抟埴,出处《周礼·考工记序》,谓以黏土捏制陶器的坯。
  • 汉字详情

    tuán [tuan]
    部首: 330
    笔画: 7
    五笔: RFNY
    五行:
    仓颉: QQNI
    四角: 550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专声。本义:把东西捏聚成团)

    (2) 同本义

    抟,圜也。——《说文》。《韵会》引《说文》:“抟,以手圜之也。”

    毋抟饭。——《礼记·曲礼上》

    俊鹘抟水禽。——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 又如:抟铸(团捏铸造);抟弄(摆弄);抟黍(捏黍成圆形);抟饭(捏饭成团);抟食(手捏饭团而食);抟人(抟土作人);抟沙(捏沙成团。比喻聚而易散);抟泥(捏弄泥团,以为器皿。喻粗陋)

    (4) 集聚

    亲友如抟沙,放手还复散。——宋· 苏轼《二公再和亦再答之》

    (5) 又如:抟力(集聚力量);抟国(聚集国力);抟结(集聚凝结);抟抟(凝聚如团貌);抟聚(集聚);抟据(堆积成团)

    (6) 鸟类向高空盘旋飞翔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逍遥游》

    抟飞出南皮。——《文选·范云·赠王中书诗》。注引《庄子》司马注:“抟,圜也。周飞而上,若扶摇也。”

    (7) 又如:抟云(鼓动翅膀直上青云);抟风(鹏鸟鼓动翅膀、结聚风力而乘风上飞);抟空(盘旋于高空);抟翼(振翅高飞);抟鹏(盘旋在高空的鹏鸟);抟跃(抟风飞跃);抟摇(乘风)

    (8) 持;凭借 。如:抟控(主持;执持)

    形容词

    (1) 圆

    小首而长,抟身而鸿,若是者谓之鳞属。——《周礼·考工记·梓人》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楚辞·屈原·橘颂》

    (2) 又如:抟抟(圆圆的样子);抟廉(圆润而锐利)

    英文翻译

    roll around with hand; model

    方言集汇

    ◎ 粤语:tyun4

    宋本广韵

    zhí [zhi]
    部首: 334
    笔画: 11
    五笔: FFHG
    五行:
    仓颉: GJBM
    四角: 441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细腻的黄粘土

    埴,黏土也。从土,直声。——《说文》

    厥土赤埴坟。——《书·禹贡》

    博埴之工二。——《考工记》

    我善治埴。——《庄子·马蹄》

    若玺之抑埴。——《淮南子·齐俗》

    桴木负埴,载流于。——《湘源二妃庙碑》

    (2) 土地

    埴索涂,冥行而己矣。——《法言·修身》

    英文翻译

    soil with large clay content

    方言集汇

    ◎ 粤语:zik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it7 shit7 [台湾四县腔] tsiit7 siit7 [客语拼音字汇] cid6 [海陆丰腔] chit7 sh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昌志去聲開口三等chjih/tciohtɕʰ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