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撇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抛开;丢弃。
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一折:“你如今娶了这个妇人,将俺那二十年儿女情分,都抛撇得无了。” 明 高明 《琵琶记·才俊登程》:“年兄年弟,休得抛撇。” 太平天囯 石达开 《入剑门》诗:“抛撇妻孥戴覆盆,含冤难復叩天閽。” 欧阳予倩 《黛玉焚稿》第七场:“又谁知薄幸的人儿,口是心非,到今日抛撇下我,成就他的金玉良缘。”
引证解释
⒈ 抛开;丢弃。
引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你如今娶了这个妇人,将俺那二十年儿女情分,都抛撇得无了。”
明高明《琵琶记·才俊登程》:“年兄年弟,休得抛撇。”
太平天囯石达开《入剑门》诗:“抛撇妻孥戴覆盆,含冤难復叩天閽。”
欧阳予倩《黛玉焚稿》第七场:“又谁知薄幸的人儿,口是心非,到今日抛撇下我,成就他的金玉良缘。”
抛撇的国语词典
弃置不顾。元.秦?夫《东堂老.第一折》:「你抛撇了这丑妇家中宝,挑踢著美女家中哨。」也作「抛撒」。
抛撇的网络释义
抛撇
近义词
抛撇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本义:丢弃)
(2) 同本义
管儿不作供奉儿,抛在东都双鬓丝。——唐· 元稹《琵琶歌》
纸片抛落。——《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抛漾(抛弃);抛撒(抛弃;脱落;洒落);抛撇(抛开;撇弃);抛官(辞官,弃官);抛除(丢弃,抛掉)
(4) 抛,掷
忆昔花间相见后,只凭纤手,暗抛红豆。——唐· 欧阳炯《贺明朝》
(5) 又如:抛砖引玉;抛丸(杂技之一。两手上下抛接多个弹丸不使落地);抛扔(投掷);抛珠滚玉(比喻流泪);抛声炫俏(故意声张卖弄);抛泊(抛锚停泊)
(6) 以低价大量卖出 。如:抛出(大量卖出商品、证券、股票等);抛卖(压低价格,大量出售);抛空(卖空);抛盘(预定一虚位价格,约期交货,不随市价涨落)
量词
秽物一堆为一抛。也作“泡”
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儒林外史》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au1 [客英字典] pau1 [台湾四县腔] pau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奅 | 匹皃 | 滂 | 肴 | 去聲 | 效 | 開口二等 | 效 | 肴 | pʰau | phrauh/pheaw |
详细解释
piē
动词
(1) (形声。从手,敝声。本义:抛弃,弃置不顾)
(2) 同本义
我弟兄两个,便去镇上撇呵卖药,教使枪棒。——《水浒传》
(3) 又如:撇骨池(寺院中专供抛撒骨灰的池塘);撇脱些(方言。行动干净利索,不留痕迹);撇闪(丢开);撇赖(丢开);撇吊(丢开);撇却(抛弃;丢开);撇闪(抛弃)
(4) 从液面上轻轻地舀,以去掉泡沫或浮渣 。如:撇油;撇沫儿
(5) 同“瞥”。眼光掠过;匆匆一看
怪檀郎转眼偷相撇。——明· 汤显祖《紫钗记》
(6) 碰触;击
时有一书生,又能低头以所葛巾角撇棋也。——《世说新语·巧艺》刘注引《博物志》
(7) 又如:撇波(击波破浪)
(8) 拂拭,掠过
历倒景而绝飞梁兮,浮蠛蠓而撇天。——《文选·扬雄·甘泉赋》
(9) 另见
piě
动词
(1) 平着扔出去 。如:撇手榴弹
(2) 装;摆出 。如:撇虚(装假);撇假(装假);撇欠(撇嵌。弄虚作假,虚情假意);撇京腔;撇呵(表演;卖艺);撇清(装清白);撇末(装扮角色,演戏)
(3) 用嘴表示鄙夷、不以为然或激动的一种表情 。如:撇酥儿(方言。咧嘴笑)
名词
汉字的笔画,向左斜下(形状是“丿”) 。如:八字还没有一撇呢
量词
(1) 用于像撇儿的东西。如:他有两撇儿漆黑的眉毛
(2)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piet7 bak7 [梅县腔] piet7 [海陆丰腔] piet7 bak7 [客英字典] piet7 [宝安腔] pet7 [东莞腔] pet7 [客语拼音字汇] piad5
◎ 潮州话:puah4 piag4[潮州]piêg4 (phuah phi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