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认

chéng rèn [ cheng ren]
繁体 承認
注音 ㄔㄥˊ ㄖㄣ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承认 chéngrèn

(1) 对既成的事实表示认可

承认错误
当局承认他的重要贡献
承认新国家
admit;acknowlege;concede;confess

词语解释

  1. 表示肯定、同意、认可。

    柳青 《铜墙铁壁》第二章:“﹝ 曹区长 ﹞承认他在上次区委会上说的话过火了一点。” 唐弢 《琐忆》:“我笑了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冯骥才 《雕花烟斗》:“然而,艺术家需要的不是家庭承认,而是社会承认。”

  2. 指一国肯定另一新国家为主权国家或肯定另一国新政府为该国合法政府的表示。

引证解释

⒈ 表示肯定、同意、认可。

柳青《铜墙铁壁》第二章:“﹝曹区长﹞承认他在上次区委会上说的话过火了一点。”
唐弢《琐忆》:“我笑了笑,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冯骥才《雕花烟斗》:“然而,艺术家需要的不是家庭承认,而是社会承认。”

⒉ 指一国肯定另一新国家为主权国家或肯定另一国新政府为该国合法政府的表示。

承认的国语词典

供认、招认。

承认的网络释义

承认 (曲婉婷创作歌曲)

  • 《承认》是曲婉婷作词、作曲、演唱的歌曲。作为曲婉婷新专辑中第二波强力主打,唱片公司特别将《承认》的MV选在台湾取景拍摄。
  • 承认 (汉语词语)

  • 承认表示肯定、同意、认可,国际上指肯定新国家、新政权的法律地位。
  • 承认造句

    你应该趁早找老师承认错误,不要等老师找你。
    新中国不承认帝国主义强加给清政府的不平等条约。
    我们做错事要勇敢地承认,不应该文过饰非。
    我承认,他不时地表现出一种慷慨激昂的口才。
    他的努力付之东流,没有得到大家的承认。
    他经过三翻四覆地考虑,最后决定还是承认错误。
    在老师的教育下,他痛哭流涕地承认了错误。
    我承认自己有错,今天是诚心诚意地向你赔罪、道歉来的。
    不承认这是动机,是一种强烈的动机,完全是自欺欺人。
    由于人证、物证俱在,他只有哑口无言,承认犯行。
    我们承认篮球赛输了,因为对方遥遥领先。
    他绝不会轻易地露出马脚,承认自己是一名伪善者。
    对于我们自身的缺点我们要用于承认不要讳疾忌医。
    与其欲壑难填,倒不如自己先承认了。
    经过我的反问,他终于理屈词穷了,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像他这种自大的人绝不会低声下气地承认犯错的。
    主管拿着证据质问小李,让他哑口无言,承认挪用公款。
    他在老师面前战战兢兢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我做错事不敢承认,我自觉羞愧。
    音乐就是我的生命,感谢你们承认我的生命。王力宏。

    汉字详情

    chéng [cheng]
    部首: 106
    笔画: 8
    五笔: BDII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NQO
    四角: 172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2) 手握;用手掌支撑

    承,奉也。受也。——《说文》

    女承筐无实。——《易·归妹》。虞注:“自下受上称承。”

    承筐是将。——《诗·小雅·鹿鸣》

    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清· 姚鼐《登泰山记》

    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3) 又如:承印(捧印);承萼(指物件承托的联结部分);承盘(托盘)

    (4) 继承

    朱明未承夜兮。——《楚辞·招魂》。注:“续也。”

    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仪礼·少牢礼》。注:“犹传也。”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5) 又如:承袭(继承);承家(承继家业);承授(承继传受)

    (6) 接受;承受

    若不足而不承。——《庄子·大宗师》

    士于大夫承贺。——《礼记·王藻》

    (7) 又如:承派(接受委派);承教(谦词。接受教诲);承做(接受加工);承命(受命)

    (8) 奉承 。如:承附(奉承附和);承旨(逢迎意旨);承志(迎合意旨;继承大志)

    (9) 承担,担负;担当 。如:承造(负责建造);承局(包办各项事务的人;衙门中的差人)

    (10) 秉承 。如:承制(奉旨);承荷(秉承);承运(秉受天命)

    (11) 招认 。如:承招(认罪招供);承抵(认罪抵命);承伏(认罪)

    (12) 侍奉 。如:承欢(承色。侍奉父母,使之高兴);承应(侍候,伺候;妓女、艺人应宫庭或官府之召表演侍奉)

    名词

    指某些起承载作用的物件,或指某些物件起承载作用的部分 。如:石承;轴承

    英文翻译

    inherit, receive; succeed

    方言集汇

    ◎ 粤语:sing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sin2 [沙头角腔] sin2 [客英字典] shin2 [陆丰腔] shin3 [梅县腔] shin2 [海陆丰腔] shin2 [宝安腔] sin2 [台湾四县腔] siin2 [东莞腔] si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六蒸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署陵平聲開口三等ʑĭəŋzjing/zjong
    rèn [ren]
    部首: 226
    笔画: 4
    五笔: Y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VO
    四角: 387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忍声。本义:认识,辨明)

    (2) 同本义

    你去营中寻林教头来,认他一认。——《水浒传》

    过了数日,待没了认色,却将去本府告赏。——《古今小说》

    (3) 又如:认出他失散多年的兄弟;认记(辨认的记号);认色(辨认的标记);认旗(军中作为标志、信号的旗帜);认领(辨认并领取);认证(辨认并证实);认透(看透了,识破);认尸(辨认亲人的尸骨)

    (4) 看作;认为 。如:认真(当真,信以为真);认贼为子(佛家语,比喻把虚妄现象当作真实的理境,指众生总以现象代替本体;泛喻颠倒是非,善恶不分);认犯头(认为冒犯的理由。即发生误会)

    (5) 承认 。如:认过(承认过失);认供(招供);认范(认账;就范;承认)

    (6) 把本无某种亲密关系的人看作有某种亲密关系

    赤发鬼醉卧灵官殿, 晁天王认义东溪村。——《水浒传》

    (7) 又如:认义(结义;结拜);认亲(认作亲戚);认族(把同姓不同宗的人认成同族);他们认他为养子

    (8) 赔礼道歉 。如:向她认个不是

    (9) 应允承担;在正式协议书上签名认购(如股票),尤指签名认购新的证券 。如:认纳(应承交纳);认捐(应承捐钱);认派(应承摊派);认打(愿意挨打);这批股票中就数他认得多;认股权(指在一定期限内,依一定价格,向公司认购一定股数之权利)

    (10) 认命;认吃亏——后面带“了” 。如:你不用管,这事我认了

    (11) 记得;认得 。如:认取(记得;认得);认知(认识和感知);认的(认得)

    (12) 通“讱”。说话谨慎

    外是者谓之认。——《荀子·正名》

    英文翻译

    recognize, know, understand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