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弃

yáng qì [ yang qi]
繁体 揚棄
注音 一ㄤˊ ㄑ一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扬弃 yángqì

(1) 哲学上指事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扬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抛弃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

sublate;develop what is useful or healthy and discard what is not

(2) 抛弃

throw away

词语解释

  1. 哲学名词。德语aufheben的意译。音译为“奥伏赫变”。包含抛弃、保留、发扬和提高的意思。指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克服、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和继承以往发展中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

    秦牧 《长街灯语·北京春节》:“春节的风习也已经受到‘扬弃’了。发扬了好的、健康的,而抛弃了坏的、腐朽的了。”

引证解释

⒈ 哲学名词。德语aufheben的意译。音译为“奥伏赫变”。包含抛弃、保留、发扬和提高的意思。指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克服、抛弃旧事物中消极的东西,又保留和继承以往发展中对新事物有积极意义的东西,并把它发展到新的阶段。

秦牧《长街灯语·北京春节》:“春节的风习也已经受到‘扬弃’了。发扬了好的、健康的,而抛弃了坏的、腐朽的了。”

扬弃的国语词典

抛弃。

如:「扬弃颓废消极的想法,重新开始。」

扬弃的网络释义

扬弃

  • 扬弃,是一个汉语词汇,为哲学名词。德语aufheben的意译。音译为“奥伏赫变”。意指任何事情都有好的和坏的一面。
  • 扬弃是继承和发扬旧事物内部积极、合理的因素,是抛弃和否定旧事物内部消极的、丧失必然性的因素,是发扬与抛弃的统一。
  • 扬弃造句

    同时,现代中医中药应当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对古代中医理论予以充分的扬弃。
    性观念应随着社会主体文化的用而变化,有继承,有扬弃。
    这个群体之所以值得特别注意,是因为这个群体既努力兼取两派所长又努力扬弃他们各自的偏执,希望执两用中,不偏不废。
    你爱得愈多,就愈讨人喜爱;你爱得愈少,愈要求别人爱你,就愈惹人厌,你只是变得更封闭,囿于你的自我之中。而且你会有点神经过敏,就算有人想靠近你、爱你,你也怕别人可能会拒绝你、扬弃你。
    在充分扬弃传统理性管理理论中的经济主义管理理念的基础上,现代管理理念应树立社会综合价值管理理念。
    正确的做法是“坚持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而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
    这些理想依然照亮这个世界,我们不会为了便宜行事而扬弃它。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对列宁的“民族自决权”思想的扬弃。
    现象界的事物,都是以这种方式存在的:它的持存直接即被扬弃,这种持存只是形式本身的一个环节。
    如果律师都能秉持一种和谐的人文精神,理性的扬弃中庸之道,将传统的人文道德精神融入律师固有的气质,律师将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他是新英格兰的先知,又是探索者,既接受,又扬弃,秉性娴静而又终日碌碌,喜欢古板严肃,正言厉色。
    总之,陈染对伍尔夫的吸收是带有鲜明的本土化和个体化特征的,是置身于东方文化情境中对异域思潮所做出的扬弃。
    在不断扬弃旧思想、吸取新思想的基础上,朱自清实现了由狷介之士向民主战士的过渡。
    我们应该看到,只要学会辩证地扬弃,尺牍专用语在现代信函写作中仍然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
    这种扬弃既丰富了孙中山的民权思想本身,又缩短了民本思想同近代民主思想之间的巨大历史差距。
    如在政府组织方面,从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再到明代的内阁制,都是对历史哲学和经验吸收与扬弃的产物。
    随着市场竞争的集成化和体系化,部分浙商原先存在的决策的随机性和执行的随意性问题亟需扬弃。
    悲剧的日神因素和酒神因素这一对立在悲剧中被扬弃而归于统一。
    侦查思维定势有正面价值和负面性,因此要进行一些扬弃。
    其理论体大思精,高屋建瓴,既具前瞻性,又有全局性;既宏观谋划,又微观着眼;既一脉相承,又有扬弃和拓展。

    汉字详情

    yáng [yang]
    部首: 330
    笔画: 6
    五笔: RNR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QNSH
    四角: 57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昜( yáng)声。金文字形,像用双手举起“玉”,是会意字。本义:高举)

    (2) 同本义

    扬,飞举也。——《说文》

    扬,举也。——《小尔雅》

    杜篑洗而扬觯。——《礼记·檀弓》

    盥洗扬斛。——《礼记·乡饮酒义》

    南扬弓。——《仪礼·乡射礼》

    扬其波。——《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扬鞭语曰。——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大风扬积雪。——清· 姚鼐《登泰山记》

    扬帆去。——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扬楫(行船);扬袂(举袖);扬眉(举目);扬旌(高举军旗);扬麋(扬眉);扬觯(举起酒器);扬鞭(挥鞭);扬臂(振臂);扬徽(挥动军旗);扬刃(挥动锋刃)

    (4) 假借为“飞”。飞起,升高

    只因朝廷无驾驭,遂令草泽有鹰扬。——《水浒全传》

    飘风起兮扬尘埃,走鬯罔兮乍东西。——汉· 王逸《九思·逢尤》

    (5) 又如:扬蕤(彩带飘舞);扬尘(激起尘土);扬饭(扬去饭的热气)

    (6) 通过风或气流处理 以便扇去废物

    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诗·小雅·大东》

    (7) 又如:用连枷打谷后,他们又扬谷

    (8) 提高声音

    不吴不扬。——《诗·鲁颂·泮水》

    (9) 又如:扬言(大声地说);扬音(谓发出高亢的声音);扬歌(高声歌唱);扬嚷(高声叫嚷)

    (10) 发扬,发挥

    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礼记·乐记》

    扬文欲其明。——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11) 振作,昂扬

    振声激扬。——《后汉书·张衡传》

    (12) 显示;夸耀

    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汉书》

    (13) 又如:扬美(称扬优点);扬清(谓称扬美德);扬善(宣扬好人好事);扬称(赞扬)

    (14) 传播 。如:扬铃打鼓(喧嚷得大家都知道);扬条(揭发别人阴私;传扬别人短处);扬芳(传播芳香);扬馨(播散香气)

    (15) 仰

    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礼记·玉藻》

    名词

    (1) 眉毛及其上下部分

    清扬婉兮。——《诗·齐风·猗嗟》

    问我何所得,乐色填清扬。——《唐·卢仝》

    (2) 过长过高的树枝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王维《春中田园作》

    (3) 古九州之一 。辖今苏、皖、赣、浙、闽诸省

    (4) 姓

    英文翻译

    scatter, spread; praise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4

    宋本广韵

    [qi]
    部首: 313
    笔画: 7
    五笔: YCAJ
    五行:
    仓颉: YIT
    四角: 00443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2) 同本义

    弃,捐也。——《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

    天之弃商也久矣。——《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抛子弃草间。——王粲《七哀》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苏洵《六国论》

    敌弃炮仓皇遁。——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子孙弃者。——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弃其妇。——清· 周容《芋老人传》

    弃甲投戈。——《广东军务记》

    弃厌(嫌弃;厌恶);弃亲(抛弃亲族);弃礼(抛弃礼制);弃秽(抛弃秽浊);弃失(丢失);弃地(丢弃田地);弃灰(把灰烬弃在路上);弃物(被丢失之物);弃国(丢失封国或都城);弃才(被遗弃的人才)

    (3) 废,废除

    水官弃矣。——《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注:“废也。”

    弃言(已经废弃之言);弃法(废弃法度);弃井(废井)

    (4) 忘记

    弃,忘也。——《尔雅》

    其庸可弃乎。——《左传·昭公十三年》。注:“犹忘。”

    弃忽(遗忘,忽略)

    (5) 违背;背叛 。如:弃命(违命;抛弃命令);弃天(违背天意);弃言(背弃诺言);弃信(违背信义);弃约(违约,不守前约)

    (6) 离开

    子弃寡人。——《战国策·秦策》。注:“去也。”

    弃予(离开我);弃代(去世)

    (7) 旷,耗费 。如:弃力(费力);弃日(耗费时日,虚度光阴)

    英文翻译

    reject, abandon, discard

    方言集汇

    ◎ 粤语:hei3
    ◎ 客家话:[梅县腔] hi5 ki5 [东莞腔] hi5 [客英字典] hi5
    ◎ 潮州话:k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詰利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kʰikhjiih/q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