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态

hān tài [ han tai]
繁体 憨態
注音 ㄏㄢ ㄊㄞˋ

词语释义

憨态 hāntài

(1) 天真娇痴的神态

憨态可掬
a simple and naive look

词语解释

  1. 天真娇痴的神态。

    唐 颜师古 《隋遗录》卷上:“帝谓 世南 曰:昔传 飞鷰 可掌上舞,朕常谓儒生饰於文字,岂人能若是乎。今得 寳儿 ,方昭前事,然多憨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这是女孩子的憨态,要这样才有意味呢。” 茅盾 《子夜》十八:“ 吴少奶奶 是看惯她妹子的憨态的,也就不以为奇。”

引证解释

⒈ 天真娇痴的神态。

唐颜师古《隋遗录》卷上:“帝谓世南曰:昔传飞鷰可掌上舞,朕常谓儒生饰於文字,岂人能若是乎。今得寳儿,方昭前事,然多憨态。”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这是女孩子的憨态,要这样才有意味呢。”
茅盾《子夜》十八:“吴少奶奶是看惯她妹子的憨态的,也就不以为奇。”

憨态的国语词典

娇痴的态度。

如:「憨态可掬」。

憨态的网络释义

憨态

  • 憨态是汉语词汇,读音hāntài,意思是天真娇痴的神态。
  • 憨态造句

    通过她细致的描摹,一只憨态可掬的小熊跃然纸上。
    大熊猫动作迟缓,憨态可掬。
    大黑熊憨态可掬的模样把大家都逗乐了。
    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真若无其事地吃着鲜嫩的竹子。
    画中的五只牛或行或立,或正或侧,或俯或仰,姿态生动,将牛憨态可掬的模样描绘得惟妙惟肖。
    我今天兴高采烈地和好朋友去动物园看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它的样子真让我们忍俊不禁。
    万圣节日到,送你一盏南瓜灯做代表。一来代表关心你,莫受惊吓欢欢喜。二来代表在乎你,愿你烦恼抛出去。灯儿已为你点燃,憨态可掬一张脸,吓走妖魔保平安。糖果也为你送出,小鬼不会来捣乱。只剩幸福和快乐,时刻为你念阿弥陀佛。万圣节快乐。
    忙碌过往的服务生们,穿得十分性感的啤酒妹,一脸憨态可居的保安,笑容诡异多端的酒吧营销,怀着各种各样的形态客人,在不断的跳着各异不同的舞姿…
    有的娇小玲珑,憨态可掬,像初生婴孩般可亲;有的青春洋溢,热情奔放,似亭亭玉立少女般可爱;有的超凡脱俗,端庄大方,如持重贵妇般可敬。
    月亮岛名都艺术团表演的《开心阿奶》,惟妙惟肖,憨态可掬,引得在场的观众阵阵笑声。
    棕榈树的树干笔直向上,修长挺拔,大约有两层楼高。它的主干粗壮,树干从上到下粗细不一,中间挺着个毛茸茸的大“肚子”,像个憨态可掬的小丑,与其他植物的树干大不相同。
    淡咖啡色和白色奶油构成一个憨态可掬的娃娃脸,咬一口,凉丝丝,甜津津。
    但其面容却算不上英俊,身材颀长,身着灰色僧袍,尚有两处打着补丁,他粗眉大眼,虎头虎脑,憨态可掬,令众女不由想逗一逗他。
    北极熊虽说不像大熊猫那样是国宝,但也是一种极其濒危和可爱的动物。小北极熊动作憨态可掬,而且敏捷轻巧。在野外,它是名副其实的捕猎高手。
    青年演员孟阿赛饰演“杀破狼”小组中的“开心果”鲍大志,一个从农村来,憨态可掬、意志坚定的壮小伙,被网友戏称“呆萌小可爱”。
    吕云憨态的睡姿十分具有想象力,翻滚间,却是缓缓醒来。
    国宝大熊猫,憨态又可掬,威武东北虎,山中真英雄,草原汗血马,日行千万里,海中抹香鲸,海洋的精灵,世界动物日,让我们爱护动物,保护我们人类的朋友。
    我爱小熊炯炯有神的眼睛,我喜欢它憨态可掬的样子;我欣赏它健壮的身体。它真是一只招人喜欢的毛绒玩具啊!
    我家有一盏台灯,我叫它"小猪台灯"因为台灯的底座造型是一个憨态可掬的绿色小肥猪,一双大肥耳朵搭拉在头顶上,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显得清澈明亮,大大的嘴巴向上掘拱着,样子真的好惹人喜爱。
    殷军听到这里,脸色顿时变得有些不自然,但很快便恢复了初态,依旧憨态可居地道,“呵呵,没关系,任警司请讲!”。

    汉字详情

    hān [han]
    部首: 440
    笔画: 15
    五笔: NBTN
    五行:
    仓颉: XNKP
    四角: 1833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敢声。《说文》作“戆”。本义:痴呆,傻气)

    (2) 同本义

    狂惑戆陋之人。——《荀子·儒效》。按,字亦作“憨”。

    (3) 又如:憨虫(傻瓜);憨子(傻子);憨砖(笨蛋;傻瓜);憨哥(傻小子);憨头狼(傻小子)

    (4) 娇痴 。如:憨生(娇痴);憨儿(娇痴的小孩子);憨嬉(天真);憨怜(疼爱)

    (5) 顽皮 。如:憨皮(顽皮);憨顽(顽皮,恣意玩耍);憨跳(顽皮);憨戏(顽皮嬉戏)

    (6) 朴实 。如:憨诚(憨厚诚实)

    英文翻译

    foolish, silly, coquettish

    方言集汇

    ◎ 粤语:ham1
    ◎ 客家话:[梅县腔] ham1 [海陆丰腔] ham1 [客英字典] ham1 [东莞腔] ham1 [客语拼音字汇] ham1 ngam3 [宝安腔] ham1 [台湾四县腔] h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三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談平聲開口一等ham/xamxɑm
    tài [tai]
    部首: 440
    笔画: 8
    五笔: DY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KIP
    四角: 40333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心,从能。简体字为形声。从心,太声。本义:姿态,姿势与状态)

    (2) 同本义

    態,意态也。——《说文》。段注:“意态者,有是意,因有是状,故曰意态。从心能,会意。心所能必见于外也。”

    柔远能迩。——《虞书》。郑注:“能,恣也,恣即态也。”

    人之态不如备。——《荀子·成相》。按:“诈态也。”

    尽变态乎其中。——张衡《西京赋》

    滂心淖态。——《楚辞·大招》

    狗偷致态。——傅毅《舞赋》

    宁溘死而流亡兮,予不忍为此态也。——《楚辞·离骚》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李渔《芙蕖》

    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淮南子》

    尽态极妍。——唐· 杜牧《阿房宫赋》

    密则无态。——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3) 情状,神情

    览将帅之变态。——司马相如《上林赋》。又如:病态;情态;气态;液态;态色(踌躇满志的神色);态状(状态;状貌);态浓(妆扮浓艳)

    (4) 用以表明动作主体和动词表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 ——见“主态”

    英文翻译

    manner, bearing, attitude

    方言集汇

    ◎ 粤语:taai3
    ◎ 潮州话:ta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