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惴惴
(1) 恐惧的样子
词语解释
忧惧戒慎貌。
《诗·小雅·小宛》:“惴惴小心,如临于谷。”《魏书·阳固传》:“心惴惴而慄慄兮,若临深而履薄。” 宋 苏轼 《秦始皇帝论》:“与禽兽争一旦之命,惴惴焉,朝不谋夕。” 明 何景明 《李氏墓志铭》:“夫人见人,恒惴惴慤纳弗耀也。” 鲁迅 《彷徨·祝福》:“﹝ 祥林嫂 ﹞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
引证解释
⒈ 忧惧戒慎貌。
引《诗·小雅·小宛》:“惴惴小心,如临于谷。”
《魏书·阳固传》:“心惴惴而慄慄兮,若临深而履薄。”
宋苏轼《秦始皇帝论》:“与禽兽争一旦之命,惴惴焉,朝不谋夕。”
明何景明《李氏墓志铭》:“夫人见人,恒惴惴慤纳弗耀也。”
鲁迅《彷徨·祝福》:“﹝祥林嫂﹞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
惴惴的国语词典
忧惧戒慎的样子。
惴惴的网络释义
惴惴
惴惴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耑(
)声。本义:忧愁恐惧) 同本义惴,忧惧也。——《说文》
惴,忧也。——《广雅》
人皆惴恐。——《汉书·宁成传》
惴惴其栗。——《诗·秦风·黄鸟》
惴惴,惧也。——《尔雅》
小恐惴惴。——《庄子·齐物论》
自返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孟子·公孙丑》
屯田数十万,堤防常慴惴。——杜牧《感怀诗一首》
(2) 又如:惴怯(胆怯,恐惧);惴畏(畏惧);惴恐(恐惧);惴息(害怕得不敢喘息);惴惕(恐惧,忧戚);惴悸(惊惧)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ui3 cui5 chui5 [海陆丰腔] cui3 chui3 [梅县腔] zhui5 nion1 [宝安腔] zui3 cui3 [客语拼音字汇] zui4 [台湾四县腔] cui3 zui3
◎ 潮州话:徐威2(脆)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惴 | 之睡 | 章 | 支A合 | 去聲 | 寘 | 合口三等 | 支A | 止 | cjyeh/tjveh | tɕĭwe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耑(
)声。本义:忧愁恐惧) 同本义惴,忧惧也。——《说文》
惴,忧也。——《广雅》
人皆惴恐。——《汉书·宁成传》
惴惴其栗。——《诗·秦风·黄鸟》
惴惴,惧也。——《尔雅》
小恐惴惴。——《庄子·齐物论》
自返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孟子·公孙丑》
屯田数十万,堤防常慴惴。——杜牧《感怀诗一首》
(2) 又如:惴怯(胆怯,恐惧);惴畏(畏惧);惴恐(恐惧);惴息(害怕得不敢喘息);惴惕(恐惧,忧戚);惴悸(惊惧)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ui3 cui5 chui5 [海陆丰腔] cui3 chui3 [梅县腔] zhui5 nion1 [宝安腔] zui3 cui3 [客语拼音字汇] zui4 [台湾四县腔] cui3 zui3
◎ 潮州话:徐威2(脆)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惴 | 之睡 | 章 | 支A合 | 去聲 | 寘 | 合口三等 | 支A | 止 | cjyeh/tjveh | tɕĭw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