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亦作“惨廩”。亦作“惨凛”。寒冷;阴寒危惧。
《文选·扬雄<甘泉赋>》:“下阴潜而惨廪兮,上洪纷而相错。” 李善 注:“惨廪,寒貌也。”《汉书·扬雄传》作“惨懔”。 唐 柳宗元 《与萧翰林俛书》:“晨起,薄寒中体,则肌革惨懔,毛髮萧条。” 宋 陆游 《绍熙辛亥九月四日雨后》诗:“髮毛惨凛谁復支,性命么微不禁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跳神》:“赫气惨凛,尤能畏怖人。” 冯德英 《苦菜花》第二章:“一声惨懔的猫头鹰嚎声,骤然传来。”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惨廩”。亦作“惨凛”。寒冷;阴寒危惧。
引《文选·扬雄<甘泉赋>》:“下阴潜而惨廪兮,上洪纷而相错。”
李善注:“惨廪,寒貌也。”
《汉书·扬雄传》作“惨懔”。 唐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晨起,薄寒中体,则肌革惨懔,毛髮萧条。”
宋陆游《绍熙辛亥九月四日雨后》诗:“髮毛惨凛谁復支,性命么微不禁赫。”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跳神》:“赫气惨凛,尤能畏怖人。”
冯德英《苦菜花》第二章:“一声惨懔的猫头鹰嚎声,骤然传来。”
惨懔的网络释义
惨懔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参声。本义:残酷,狠毒)
(2) 同本义
惨,毒也。——《说文》
惨毒行于民。——《汉书·陈汤传》
苛惨失中。——《后汉书·周纺传》。注:“虐也。”
惨如蜂虿。——《荀子·议兵》
(3) 又如:惨虐(残酷暴虐);惨无人理(惨无人道)
(4) 悲痛;伤心
惨于腹。——《列子·杨朱》。释文:“惨,痛也。”
惨怛于心。——《汉书·元帝纪》。师古曰:“惨,痛也。”
醉不成欢惨将别。——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凄惨(凄凉悲惨);悲惨(处境或遭遇极其痛苦,令人伤心);惨不忍言(不忍心把悲惨情形说出口)
(6) 厉害;程度严重
冰霜惨烈。——张衡《西京赋》
下阴潜以惨禀兮。——扬雄《甘泉赋》
(7) 又如:惨阳(阳气盛极而炎热)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am3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禀(
)声。本义:危惧,恐惧)(2) 同本义
懔懔焉若恃腐索之扞馬。——《孔子家语·致思》。注:“戒惧之貌。”
心懔懔以怀霜。——陆机《文赋》。注:“危惧貌。”
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书·五子之歌》
(3) 又如:懔然(危惧的样子;戒惧的样子);懔厉(惶恐);懔忧(忧惧);懔懔(危惧的样子;戒惧的样子)
(4) 严肃;令人敬畏
懔,敬也。——《广雅》
廉颇蔺相如虽千载上死人,懔懔恒如有生气。——《世说新语·品藻》
(5) 又如:懔惧(畏惧);懔畏(畏惧)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娜音2、[饶平]罗音2(凛),nim2 [潮州、饶平]lim2 [澄海]nin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