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叹

jīng tàn [ jing tan]
繁体 驚歎
注音 ㄐ一ㄥ ㄊㄢ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惊叹 jīngtàn

(1) 惊奇赞叹

exclaim(with admiration)

词语解释

  1. 亦作“ 惊叹 ”。惊讶感叹。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七:“ 惠帝 太安 元年, 丹阳 湖熟县 夏架湖 有大石浮二百步而登岸,百姓惊叹,相告曰:‘石来!’寻而石氷入 建鄴 。” 宋 曾巩 《名教》:“使者亦言 蜀 人有仕於 中州 ,其父家居不能自存者,天子惊嘆。”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变铁器为金》:“惊叹累日,传玩亲友,无不叹赏者。盖是其真气所化也。”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近为余绘十二图,图各有景,见者惊嘆,以为鬚眉毕肖,而神色舒肃,悉与景会。” 杨朔 《蚁山》:“一天一月,一季一年,千千万万蚂蚁抱着那种惊人的毅力,无休止地劳动着,年深日久,终于垒成令人惊叹的蚁山。”

  2. 见“ 惊嘆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惊叹”。惊讶感叹。见“惊嘆”。

晋干宝《搜神记》卷七:“惠帝太安元年, 丹阳湖熟县夏架湖有大石浮二百步而登岸,百姓惊叹,相告曰:‘石来!’寻而石氷入建鄴。”
宋曾巩《名教》:“使者亦言蜀人有仕於中州,其父家居不能自存者,天子惊嘆。”
宋何薳《春渚纪闻·变铁器为金》:“惊叹累日,传玩亲友,无不叹赏者。盖是其真气所化也。”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下》:“近为余绘十二图,图各有景,见者惊嘆,以为鬚眉毕肖,而神色舒肃,悉与景会。”
杨朔《蚁山》:“一天一月,一季一年,千千万万蚂蚁抱着那种惊人的毅力,无休止地劳动着,年深日久,终于垒成令人惊叹的蚁山。”

惊叹的国语词典

惊奇赞叹。唐.白居易〈论严绶状〉:「臣恐制书下后,无不惊叹。」也作「惊叹」。

惊叹的网络释义

惊叹

  • 惊叹,指惊讶感叹。
  • 惊叹造句

    那一排排威武雄壮的兵马俑,令中外游客惊叹不已。
    三十年过去了,他对那件小事却记忆犹新,使人不能不惊叹他的记忆力非同寻常。
    张海迪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的成就令人惊叹。
    当我回顾那些岁月时,安妮的智慧使我惊叹不已。
    她俯视展现在眼前的城市,惊叹不已。
    这样的权力使小王子惊叹不已。
    高耸入云的巨杉令我们惊叹不已。
    相信这会让你惊叹不已。
    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
    日出的美真是令人惊叹不已。
    钱塘江潮,汹涌澎湃,一浪高过一浪,使每个观潮者都惊叹不已。
    她表演的杂技节目,令人惊叹不已。
    他的母亲对此惊叹不已。
    他们见此情景惊叹不已。
    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之快让人惊叹。
    街头走来一群红男绿女,引起全村人的惊叹羡慕。
    勃兰登夫人怎么描绘这位叫人惊叹不已的年轻人呢?
    当海潮奔腾涌来时,有如山崩地裂似的壮观气势叫人惊叹不已。
    北京的新老建筑和谐衬托,相得益彰,令人惊叹。
    外国游客看到布达拉宫时,为它富有特色的建筑惊叹不已。

    汉字详情

    jīng [jing]
    部首: 339
    笔画: 11
    五笔: NYIY
    五行:
    仓颉: PYRF
    四角: 9009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马,敬声。本义:马受惊)

    (2) 同本义

    驚,马骇也。——《说文》

    襄子至桥而马惊。——《战国策·赵策一》

    (3) 又如:惊嘶(马受惊而嘶叫);惊尘(车马疾驶所扬起的尘土);惊镳(惊马)

    (4) 惊动;震惊

    宫庭震惊。——《楚辞·招魂》

    其生若惊。——《吕氏春秋·慎大》

    震惊百里。——《易·震卦》。郑注:“惊之言警戒也。”

    皆惊忙。——《乐府诗集·木兰诗》

    月出惊山鸟。——唐· 王维《鸟鸣涧》

    惊问信之。——明· 魏禧《大铁椎传》

    惊为生人。——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惊唬(惊动,吓唬);惊耍(用惊吓的办法开玩笑;耍笑);惊闺(惊闺叶。货郎为招徕顾客而使用的一种手摇响器)

    (6) 动

    波澜不惊。——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7) 惊慌,恐惧

    秦王惊,自引而起。——《战国策·燕策》

    闻人声亦惊起。——苏轼《石钟山记》

    (8) 又如:惊恍(惊慌,害怕);惊怖(惊慌恐怖,惊吓);惊报(灾祸的先兆);惊疑(惊慌疑惑);惊嘬嘬(非常提心、害怕的样子);惊怖惕息(战战兢兢,恐惧不安的样子)

    (9) 惊讶;惊奇。如:惊厄(惊险;惊困);惊诧(惊讶诧异);惊乍(惊恐不安);惊悼(惊异痛伤)

    (10) 纷乱

    莫敢直言,其生若惊。——《吕氏春秋》

    细尘障路起,惊花乱眼飘。——北周· 庾信《侠客行》

    英文翻译

    frighten, surprise, startle

    方言集汇

    ◎ 粤语:ging1

    宋本广韵

    tàn [tan]
    部首: 319
    笔画: 5
    五笔: KCY
    五行:
    吉凶:
    仓颉: RE
    四角: 670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欠(另一繁体从“口”),“難”省声。欠,打呵欠,与出气有关。本义:叹息)

    (2) 同本义

    叹,吞叹也。一曰太息也。——《说文》

    禽子再拜而叹。——《墨子·备梯》

    戏而不叹。——《礼记·坊记》

    望洋向若而叹。——《庄子·秋水》

    皆叹惋。——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默叹曰。——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婉贞微叹曰。——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叹借者之用。——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叹气嗐声(唉声叹气);叹恨(叹息抱恨);叹憾(叹息遗憾);叹笑(叹息讥笑);叹悔(叹息后悔);叹喟(叹息);叹嗟(叹息);叹想(叹息怀念);叹诧(叹息诧异);长叹;叹一口气

    (4) 赞叹,赞美

    默叹。——《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亟叹其技。——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5) 又如:叹重(赞叹敬重);叹奖(称赞奖励);叹嘻(赞叹);叹骇(赞叹骇异);叹为观止(赞叹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叹异(惊叹)

    (6) 吟诵

    叹,吟也。——《说文》

    智勇盖当代,弛张使我叹。——《文选·卢谌·览古诗》

    一唱而三叹。——《礼记·乐记》

    (7) 又如:叹诵(吟诵)

    英文翻译

    sigh, admire

    方言集汇

    ◎ 粤语:taan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