怳悸
词语释义
1.犹惊慌。
词语解释
犹惊慌。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若问以《坟》《索》之微言,鬼神之情状,万物之变化……则怳悸自失。”
引证解释
犹惊慌。
晋葛洪《抱朴子·疾谬》:“若问以《坟》《索》之微言,鬼神之情状,万物之变化……则怳悸自失。”
怳悸的网络释义
怳悸
汉字详情
英文翻译
wild, mad; flurried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2 fong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ong3 [台湾四县腔] fong3 [梅县腔] fong3 [海陆丰腔] fong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ong3 [台湾四县腔] fong3 [梅县腔] fong3 [海陆丰腔] f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怳 | 許昉 | 曉 | 陽合 | 上聲 | 養 | 合口三等 | 宕 | 陽 | hyangx/xvank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季声。本义:害怕,心惊肉跳) 同本义
悸,心动也。——《说文》
惶悸兮失气。——《楚辞·悼乱》。注:“惧也。”
忽魂悸以魄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夙行失道,望尘惊悸。——马中锡《中山狼传》
(2) 又如:心有余悸;悸震(震惊);悸颤(怕得发抖);悸心(心怀恐惧);悸怖(恐惧);悸恐(犹惶恐);悸悚(恐惧);悸罔(惊恐迷乱)
形容词
带下垂的样子 。如:悸悸(下垂的样子)
名词
心悸病
使我至今病悸。——《汉书·田延年传》
太师王舜自 莽篡位后病悸,寝剧,死。——《汉书·王莽传中》
英文翻译
fearful, apprehensive, perturbed
方言集汇
◎ 粤语:gwai3 gwai6
◎ 客家话:[梅县腔] gi5 gwi5 [海陆丰腔] gi5 git8 gui5 [客英字典] gi5 kwui5 [宝安腔] kui3 [客语拼音字汇] gi4 [台湾四县腔] gi5 git8 gui5
◎ 潮州话:哥威3(贵)
◎ 客家话:[梅县腔] gi5 gwi5 [海陆丰腔] gi5 git8 gui5 [客英字典] gi5 kwui5 [宝安腔] kui3 [客语拼音字汇] gi4 [台湾四县腔] gi5 git8 gui5
◎ 潮州话:哥威3(贵)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悸 | 其季 | 羣 | 脂A合 | 去聲 | 寘 | 合口三等 | 脂A | 止 | gjyih/gvih | gʰw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