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怳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5
统一码
6033
仓颉
PRHU
郑码
UJRD
四角号码
96012
电码
1849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NKQN
注音
ㄏㄨㄤˇ,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怳
huǎng
古同“恍”。
笔画数:8;
部首:忄;
笔顺编号:44225135
huǎng
古同“恍”。
笔画数:8;
部首:忄;
笔顺编号:44225135
英语翻译
wild, mad; flurried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2 fong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ong3 [台湾四县腔] fong3 [梅县腔] fong3 [海陆丰腔] fong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ong3 [台湾四县腔] fong3 [梅县腔] fong3 [海陆丰腔] fong3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怳 | 許昉 | 曉 | 陽合 | 上聲 | 養 | 合口三等 | 宕 | 陽 | hyangx/xvank |
百度释义
-
古同“恍”。
康熙字典
怳【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許方切《集韻》《韻會》《正韻》詡往切,音
。《說文》狂之貌。
又怳然,自失也。《楚辭·九歌》臨風怳兮浩歌。《朱註》怳,失意貌。
又《集韻》虎晃切。與恍通。《老子·道德經》道之爲物,惟怳惟忽。亦書作恍。言沖漠難狀也。
又《集韻》吁請切。《博雅》狂也。《說文》長箋》況與怳同。諧兄聲。《說文》謂況省聲,贅矣。楚辭,怳忽兮遙望。改作恍、慌,俗。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怳【卷十】【心部】
狂之皃。从心,況省聲。許往切
说文解字注
(怳)狂之皃。廣韵曰。怳。从心。兄聲。各本作況省聲。乃不知古音者所改。今正。許往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