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怖

pà bù [ pa bu]
注音 ㄆㄚˋ ㄅㄨˋ

词语释义

1.恐惧。

词语解释

  1. 恐惧。

    《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面带惊惶,心在怕怖。”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是须休怕怖,请夫人放心无虑。”《武王伐纣平话》卷上:“ 妲己 不见此剑万事俱休,既见此剑,大叫一声,奔走如风,约行一二十步,心上怕怖。”

引证解释

⒈ 恐惧。

《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面带惊惶,心在怕怖。”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是须休怕怖,请夫人放心无虑。”
《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妲己不见此剑万事俱休,既见此剑,大叫一声,奔走如风,约行一二十步,心上怕怖。”

怕怖的国语词典

惧怕、畏怯。《董西厢.卷三》:「是须休怕怖,请夫人放心无虑。」元.无名氏《来生债.第二折》:「我则道是谁人向这槽畔低低叙,听沉了著我惨惨的怕怖。」也作「怕恐」、「怕却」。

怕怖的网络释义

怕怖

  • 怕怖
  • 恐惧。《敦煌变文集·妙法莲华经讲经文》:“面带惊惶,心在怕怖。”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是须休怕怖,请夫人放心无虑。”《武王伐纣平话》卷上:“ 妲己 不见此剑万事俱休,既见此剑,大叫一声,奔走如风,约行一二十步,心上怕怖。”
  • 汉字详情

    [pa]
    部首: 339
    笔画: 8
    五笔: NRG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PHA
    四角: 960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白声。怕就是怖,“怕”是中古的新字。本义:畏惧)同本义

    怕,怕惧。——《广韵》

    鬼神怕嘲咏。——韩愈《双鸟诗》

    粉骨碎身浑不怕。——明· 于谦《石灰吟》

    (2) 又如:惧怕(害怕);害怕(遇到困难、危险等而心中不安或发慌);怕怯(害怕)

    语气词

    (1) 用在谓语前面或句首,对某一情况进行估计、猜测,表示疑惑或商榷,相当于“恐怕”、“也许”、“或许”;在现代汉语里,句尾常带有“吧” 。如:怕是有什么意外,平时他总是准时来的;怕不(恐怕,也许);怕敢(恐怕也许)

    (2) 岂,难道 。如:怕不待(岂不,难道不)

    (3) 如其,倘

    您昆仲各东西,俺子母两分离,怕哥哥不嫌相辱呵?权为个妹!——《古今杂剧·关汉卿·拜月亭》

    英文翻译

    to fear, be afraid of; apprehensive

    方言集汇

    ◎ 粤语:paa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pa5 [海陆丰腔] pa5 [梅县腔] pa5 [陆丰腔] pa5 [客语拼音字汇] pa4 [东莞腔] pa5 [宝安腔] pa5 [台湾四县腔] pa5 [沙头角腔] pa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普駕麻二開去聲開口二等pʰaphrah/pheah
    [bu]
    部首: 339
    笔画: 8
    五笔: NDMH
    五行:
    仓颉: PKLB
    四角: 940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布声。《说文》“作‘悑’”。本义:惶恐,惊惧)

    (2) 同本义

    昔者纣为象箸而 箕子怖。——《韩非子·喻老》

    吾畏其卒,故怖其始。

    焦心怖肝。——《淮南子·脩务》

    神心怖覆。——《文选·宋玉·神女赋》

    (3) 又如: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引起的恐惧);怖畏(恐惧);怖怯(胆小害怕;恐惧);怖覆(恐怖而反复);怖肝(戒惧);怖沮(恐惧沮丧)

    (4) 恐吓

    依托鬼神,诈怖愚民。——《后汉书》

    英文翻译

    terror, fear; frighten; terrified

    方言集汇

    ◎ 粤语:bou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bu5 [海陆丰腔] bu5 [梅县腔] bu5 [宝安腔] bu5 [客语拼音字汇] bu4 [东莞腔] bu5 [台湾四县腔] b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普故去聲開口一等phoh/phuhpʰu

    怕怖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