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恍

chàng huǎng [ chang huang]
繁体 悵恍
注音 ㄔㄤˋ ㄏㄨㄤˇ

词语释义

恍惚。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恍惚。

汉字详情

chàng [chang]
部首: 339
笔画: 7
五笔: NTAY
五行:
仓颉: PPO
四角: 9203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长声。本义:因失意而不痛快) 同本义

恨,望恨也。——《说文》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 又如:惆怅(伤感;失意);怅况(恍惚);怅触(惆怅感触)

英文翻译

disappointed, dissatisfied

方言集汇

◎ 粤语:coeng3
◎ 潮州话:之央3(奖)

宋本广韵

huǎng [huang]
部首: 339
笔画: 9
五笔: NIQN
五行:
仓颉: PFMU
四角: 990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況省声。字本作怳,亦作慌.本义:狂的样子)

(2) 同本义

怳,狂之貌。——《说文》

怳,狂也。——《广雅·释诂四》

临风怳兮浩歌。——《楚辞·少司命》

(3) 又如:恍恍(狂的样子)

(4) 昏瞆不明的样子

追怳忽于地底兮。——《后汉书·张衡传》

精神怳惚。——《神女赋序》。注:“不自觉知之意。”

(5) 又如:恍恍(模模糊糊);恍忽(形貌模糊不清的样子;神智迷乱不定的样子);恍惑(迷惑)

(6) 心神不安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怳若有望而不来。——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注:“失意貌。”

(7) 又如:恍恍(心神不宁的样子);恍惝(失意怅惘);恍怆(失意怅惘的样子);恍然(失意的样子,惆怅的样子)

副词

猛然;忽然

恍惊起而长嗟。——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领者,然后乃敢会众说而折其衷。——朱熹《中庸章句序》

动词

(1) 仿佛;好像 。如:恍若(仿佛;好像);恍如(仿佛);恍疑(犹仿佛);恍然(仿佛);恍若(仿佛)

(2) 一闪而过

方转过山子,只见迎面有一个人影儿一恍。——《红楼梦》

英文翻译

seemingly; absent-minded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ong3 [宝安腔] fong3 [梅县腔] fong3 [海陆丰腔] fong3 [客语拼音字汇] fong3 [台湾四县腔] fong3
◎ 潮州话:何汪2(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黃唐合平聲合口一等kuɑŋk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