忾惜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感叹惋惜。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吴侍郎行状》:“今 吴中 遭乱,先生遗书当已不保,可愾惜也。”
引证解释
⒈ 感叹惋惜。
引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吴侍郎行状》:“今吴中遭乱,先生遗书当已不保,可愾惜也。”
忾惜的网络释义
忾惜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kài
动词
(1) (形声。从心,气声。 本义:叹息,感慨)
(2) 同本义
忾,大息也。——《说文》
忾我寤叹。——《诗·曹风·下泉》
忾然心有闻乎其叹息之声。——《礼记·祭义》
见魏武帝遗令,忾然叹息,伤怀者久之。——《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
(3) 愤恨,愤怒
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左传·文公四年》
(4) 又如:忾敌(同仇敌忾);忾愤(愤怒,愤恨)
(5) 满
身以及身,子以及子,妃以及妃,君行此三者,则忾乎天下矣。——《礼记》
xì
动词
长声叹息。
《诗经·曹风·下泉》: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kai3 ki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咦 | 喜夷 | 曉 | 脂A開 | 平聲 | 支 | 開口三等 | 脂A | 止 | hjii/xi | xi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昔声。本义:哀痛,哀伤)
(2) 同本义
惜,痛也。——《说文》
惜者,哀也。——《楚辞·惜誓序》
为陛下惜之。——汉· 贾谊《论积贮疏》
惜其用武不终。——宋· 苏洵《六国论》
岁月为可惜。——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又如:可惜(值得惋惜);痛惜(沉痛地惋惜);惜伤(哀伤)
(4) 珍惜,爱惜,重视而不糟蹋耗费
为天下惜死。——《吕氏春秋·长利》
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晋书·陶侃传》
视之不甚惜。——宋· 苏洵《六国论》
臣辈惜程艺。——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汝辈所惜。
朕不自谨惜。——清· 张廷玉《明史》
(5) 又如:吝惜(过分爱惜);怜惜(同情爱惜);珍惜(珍重爱惜);惜玉(对女子的温情爱护);惜体面(爱面子);惜福(富有而不肯过分享受);惜护(十分爱护);惜名(爱惜名声)
(6) 惋惜
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司马迁《报任安书》
(7) 又如:爱惜(惋惜、同情)
(8) 哀怜、哀悯
惜余年老而日衰兮,岁忽忽而不反。——《楚辞·惜誓》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滕王阁序》
(9) 贪婪,贪求
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抒情。——《楚辞·惜诵》
(10) 吝惜;舍不得
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 李陵《答苏武书》
驱将惜不得。——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不惜牺牲生命。——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1) 又如:惜吝(吝惜;舍不得);不惜工本;不惜金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iak7 sit7 [宝安腔] sit7 [客语拼音字汇] xiag5 xid5 [沙头角腔] sit7 [客英字典] sit7 siak7 [台湾四县腔] siak7 sit7 [陆丰腔] sit7 [海陆丰腔] siak7 si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昔 | 思積 | 心 | 昔開 | 入聲 | 陌 | 開口三等 | 清 | 梗 | siek | sĭɛ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