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ài,xì [kai,xi]
部首 忄部(忄部)
笔画 7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忄部(忄部),总笔画7画,姓名学多用男性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4
统一码 5FFE
仓颉 POMN
郑码 UMY
四角号码 98017
电码 1958
区位码 6673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五笔 NRNN
注音 ㄎㄞˋ,ㄒㄧ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多用男性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4423115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姓名学分析

根据姓名学分析,忾字:

多用男性

性别倾向

该字在起名时的性别倾向:

适合用于男孩起名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愤忾、忾敌、同忾、忾愤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动〉

  1. (形声。从心,气声。本义:叹息,感慨)

  2. 同本义

    忾,大息也。——《说文》

    忾我寤叹。——《诗·曹风·下泉》

    忾然心有闻乎其叹息之声。——《礼记·祭义》

    见魏武帝遗令,忾然叹息,伤怀者久之。——《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

  3. 愤恨,愤怒

    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左传·文公四年》

  4. 又如:忾敌(同仇敌忾);忾愤(愤怒,愤恨)

  5. 身以及身,子以及子,妃以及妃,君行此三者,则忾乎天下矣。——《礼记》

详细解释

kài

动词

(1) (形声。从心,气声。 本义:叹息,感慨)

(2) 同本义

忾,大息也。——《说文》

忾我寤叹。——《诗·曹风·下泉》

忾然心有闻乎其叹息之声。——《礼记·祭义》

见魏武帝遗令,忾然叹息,伤怀者久之。——《文选·陆机·吊魏武帝文》

(3) 愤恨,愤怒

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左传·文公四年》

(4) 又如:忾敌(同仇敌忾);忾愤(愤怒,愤恨)

(5) 满

身以及身,子以及子,妃以及妃,君行此三者,则忾乎天下矣。——《礼记》

动词

长声叹息。

《诗经·曹风·下泉》: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英语翻译

anger, wrath, hatred, enmity

方言集汇

◎ 粤语:koi3
◎ 潮州话:kai3 ki3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喜夷脂A開平聲開口三等脂Ahjii/xixi

百度释义

[ kài ]

1. 愤怒,愤恨:同仇敌忾(大家一致痛恨敌人)。

[ xì ]

1. 叹息。

2. 遍及;到:“忾乎天下。”

现代汉语词典

忾kài
见〔敌忾〕。

康熙字典

忾【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喜夷切《集韻》馨夷切,𠀤音咦。《廣雅》喜貌。

《字彙》與忔同。(愾)《唐韻》《集韻》𠀤許旣切,音欷。《說文》太息也。《詩·曹風》愾我寤歎。◎按陸德明音義本作苦愛反。

《廣韻》苦蓋切《集韻》《正韻》丘蓋切,𠀤音磕。《博雅》滿也。《禮·祭義》出戸而聽,愾然必有聞乎其太息之聲。

《集韻》口漑切,音慨。《玉篇》怒也。《左傳·文四年》諸侯敵王所愾,而獻其功。《註》愾,恨怒也。

《集韻》許訖切。與迄同。《爾雅·釋詁》至也。本作迄。或作愾。《禮·哀公問》君行此五者,則愾乎天下矣。〇按《說文》从心从氣,氣亦聲,故許旣切最近。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愾【卷十】【心部】

大息也。从心从氣,氣亦聲。《詩》曰:“愾我寤歎。”許旣切

说文解字注

(愾)大息皃。大各本作太。皃各本作也。皆誤。今正。古無太息連文者。淺人爲之也。口部嘆下曰。大息也。大息者、呼吸之大者也。呼、外息也。吸、内息也。曹風下泉。愾我寤嘆。嘆或作歎者、誤。箋云。愾、嘆息之意。許云大息者謂嘆。云皃者謂愾也。祭義曰入戸而聽、愾然必有聞乎其嘆息之聲是也。若哀公問則愾乎天下矣注云。愾、至也。此叚愾爲訖。从心。氣聲。許旣切。陸引說文火旣反。十五部。詩曰。愾我寤嘆。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