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贞

zhōng zhēn [ zhong zhen]
繁体 忠貞
注音 ㄓㄨㄥ ㄓㄣ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忠贞 zhōngzhēn

(1) 忠诚坚贞

忠贞不渝
staunch

词语解释

  1. 忠诚坚贞。

    《书·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篤忠贞。”《国语·晋语二》:“昔君问臣事君於我,我对以忠贞,君曰:‘何谓也?’我对曰:‘可以利公室,力有所能,无不为,忠也;葬死者,养生者,死人復生不悔,生人不媿,贞也。’”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颜回 竟短折, 贾谊 徒忠贞。”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五》:“ 王恕 素志忠贞,可任大事。”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四章:“一个人民的战士,对革命事业,要像金子一样忠贞。”

  2. 指忠诚而坚定不移的人。

    《后汉书·皇甫规传》:“﹝陛下﹞摄正之初,拔用忠贞,其餘维纲多所改正。”

引证解释

⒈ 忠诚坚贞。

《书·君牙》:“惟乃祖乃父,世篤忠贞。”
《国语·晋语二》:“昔君问臣事君於我,我对以忠贞,君曰:‘何谓也?’我对曰:‘可以利公室,力有所能,无不为,忠也;葬死者,养生者,死人復生不悔,生人不媿,贞也。’”
唐杜甫《八哀诗·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颜回竟短折, 贾谊徒忠贞。”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五》:“王恕素志忠贞,可任大事。”
魏巍《东方》第六部第四章:“一个人民的战士,对革命事业,要像金子一样忠贞。”

⒉ 指忠诚而坚定不移的人。

《后汉书·皇甫规传》:“﹝陛下﹞摄正之初,拔用忠贞,其餘维纲多所改正。”

忠贞的国语词典

忠诚贞正。

忠贞的网络释义

忠贞 (汉语词语)

  • 忠贞是一种节操,是一种气节。它既是指对君主或对上级的一种忠诚与贞操,也可以是指夫妇之间的一种忠诚与贞操。尤其对后者而言,它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世代相传。
  • 此外,在现代,有以它命名的音乐专辑,也有以它为名的电影。
  • 忠贞造句

    梁山伯与祝英台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被后人广为流传。
    她丈夫被指控犯有诈骗罪,但她仍旧对他忠贞不渝。
    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忠贞不渝。
    那些对共产主义事业忠贞不渝的革命志士,面对敌人的屠刀面不改色,视死如归。
    他对于为之奋斗的事业忠贞不渝,从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
    一个人,一颗心,全部粉碎。你不仅毁了我的人,我的心,还有那份忠贞的情。
    无论境遇好坏她的丈夫对她忠贞不渝。
    他对水文事业忠贞不渝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所放弃的是对情感的桎梏,我所坚持的是对情感的忠贞和热忱,我所选择的是与真爱相守,纵然粉身碎骨,亦为之永恒。
    奸臣当道的情况下,耿介直言、忠贞不二的臣子,又有哪一个不是朝不保夕,危如累卵。
    爱是牛郎织女痴情的等待,漫长的轮回,忠贞的相守。爱是你我绵绵的思念,幸福的拥抱,甜蜜的语言。七夕,爱的纪念日,爱你到永远,亲爱的,七夕快乐。
    他喜欢他们的坚韧不拔和忠贞不二。
    她对他忠贞不渝的保证是他服刑期间的精神支柱。
    我会为你付出一生的忠贞和爱情。
    这个既浪漫,有忠贞,而且显得你有文女的气质,你可以试试。
    令人艳羡的是,他拥有一位忠贞不渝全心全意的妻子。
    剧中某个角色是热情奔放,忠贞不渝的。
    寂寞流泪时闭了眼把脸深埋进去。它的温暖实在敌得过许许多多的人,我可以,用我全部的心来对待它,我可以确信,生活里,没有什么比它更熨帖更忠贞的了。
    一旦慎重投身某项事业,就像对待婚姻一样,忠贞不二。
    一个忠贞的军人,跟狮子那么勇敢,跟婴儿那么驯顺,他只知道执行命令。

    汉字详情

    zhōng [zhong]
    部首: 440
    笔画: 8
    五笔: KH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P
    四角: 50336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心,中声。本义:忠诚无私,尽心竭力)

    (2) 同本义

    不可谓忠。——《墨子·公输》

    忠之属也。(忠,尽力做好本分的事。)——《左传·庄公十年》

    为忠善者。——诸葛亮《出师表》

    (3) 又

    志虑忠纯。

    君子以为忠。——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尽心于人曰忠,不欺于己曰信。——宋· 司马光《四言铭系述》

    (4) 又如:忠贞廉士(忠诚坚贞廉洁的人);忠孝带(清代官员系的一种短而阔的带子,用于保驾或皇帝赐死时自尽);忠敬(忠诚恭敬)

    (5) 忠厚

    交不忠兮怨长。——《楚辞·九歌·湘君》

    (6) 又如:忠嘉(忠厚善良);忠笃(忠厚笃实)

    动词

    (1) 尽忠。特指事上忠诚

    忠陛下之职分。——诸葛亮《出师表》

    (2) 又

    忠而被谤。

    (3) 又

    求忠以自为。

    忠孝如古人某。——清· 周容《芋老人传》

    (4) 又如:忠功(尽忠建功);忠效(尽忠效力);忠益(尽忠报效的益处);忠孝(忠于君国,孝于父母);忠略(忠于君国的谋略);忠情(忠于君国的感情)

    名词

    (1) 忠臣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屈原列传》

    (2) 通“中”。中间,适中

    忠人之和。——《管子·禁藏》

    则有仇讐之忠。——《韩非子·五蠹》。高亨云:“忠,借为中。”

    (3) 姓

    英文翻译

    loyalty, devotion, fidelity

    方言集汇

    ◎ 粤语:zung1
    ◎ 客家话:[陆丰腔] zhung1 [客语拼音字汇] zung1 [宝安腔] zung1 [客英字典] zhung1 [东莞腔] zung1 [梅县腔] zhung1 [台湾四县腔] zung1 [海陆丰腔] zh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陟弓東三平聲開口三等triung/tiungţĭuŋ
    zhēn [zhen]
    部首: 401
    笔画: 6
    五笔: HM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女性
    仓颉: YBO
    四角: 218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卜,从贝(甲骨文作“鼎”,后省改为“贝”)。鼎本是食器,这里表火具,即用火具而卜。本义:占卜) 同本义

    貞,卜问也。从卜,贝以为贽。会意。京房说,鼎省声。——《说文》

    季冬,陈玉,以贞来岁之恶。——《周礼·春官·天府》。郑玄注:“问事之正曰贞。”

    凡国大贞,卜立君,卜大封。——《周礼》

    (2) 又如:贞龟(占卜。古人灼龟甲以卜);贞吝(卜问不吉,其事难行);贞卜(占卜;卜问)

    形容词

    (1) 假借为“正”、为“定”。端方正直

    元、亨、利、贞。——《易·乾》

    厥赋贞。——《书·禹贡》。传:“正也。”

    求永贞。——《周礼·大祝》

    万国以贞。——《礼记·文王世子》

    一人元良,万邦以贞。——《书·太甲下》

    君子贞而不谅。——《论语》

    (2) 又如:贞白(正直清白);贞曜(正光);贞一(心正专一);贞期(政治清明的太平盛世);贞明(正大光明);贞确(贞正坚固)

    (3) 坚定不移。多指意志或操守

    言行抱一谓之贞。——《贾子道术》

    贞良死节之臣。——诸葛亮《出师表》

    (4) 又如:贞亮死节(坚贞忠诚,能够以死殉节);贞亮(坚贞亮节);贞固(能固守正道,坚贞不变,始终如一);贞人(志节坚定不移、能守正道的人);贞毅(坚贞刚毅)

    (5) 坚硬;坚劲

    严霜识贞木。——房玄龄《晋书》

    (6) 又如:贞木(坚劲耐寒,经严冬而不凋的树木);贞珉(坚美可做碑铭石刻的石块);贞悦(坚挺劲直);贞柯(坚挺耐塞的枝柯);贞玉(坚美的玉石)

    (7) 忠;真诚

    慕古人之贞节。——张衡《思玄赋》。注:“诚也。”

    不贰者,则是贞于君也。——《韩非子·难三》

    (8) 又如:忠贞(忠诚而坚定不移);贞臣(廉正有操守的臣子);贞夫(忠直有守的正人君子。也作“真夫”);贞实(忠信诚实)

    名词

    (1) 贞操,节操。旧称女子“贞节”

    清白守节曰贞。——《周书·谥法》

    贞女不更二夫。——《史记·甲单列传》

    一念之贞。——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贞妇(夫死不再改嫁的女子);贞心(坚贞不移的心地);贞艳(有坚贞之节的美女)

    (3) 碑石 。如:贞碣(碑石的美称);贞碑(碑石的美称);贞琬(碑石的美称);贞珉(石刻碑铭的美称);贞刻(石刻碑铭)

    (4) 正轨,正道 。如:贞度(符合正道的法度);贞则(符合正道的准则)

    英文翻译

    virtuous, chaste, pure; loyal

    方言集汇

    ◎ 粤语:zing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