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怀

wàng huái [ wang huai]
繁体 忘懷
注音 ㄨㄤˋ ㄏㄨㄞ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忘怀 wànghuái

(1) 忘记;不放在心上

忘怀得失
forget

词语解释

  1. 不介意;不放在心上。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题张晋英提举玉峰楼》词:“君看 庄生 达者,犹对山林皋壤,哀乐未忘怀。” 元 张昱 《西山亭留题》诗:“英雄有恨餘湖水,天地忘怀入酒杯。” 李劼人 《天魔舞》第二三章:“ 白知时 在迈过贞女坊,奔上马路时,是这样为他同姓的古女叹息,把自己的命运倒暂时的忘怀了。”

  2. 忘记。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小星》:“我到忘怀了,还有一件事,昨日途中偶逢 佛印 禪师,他説云游去了。有书一纸,寄与老爷。”《说唐》第二四回:“你原来就是 程一郎 哥,我一时忘怀,多多有罪。” 袁鹰 《悲欢·深深的怀念》:“他最不能忘怀的是:那年五月初的一天上午,他把一船红军送过江来。”

  3. 用以形容精神专注而遗忘一切。

    《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 萧颖士 ﹞有时读书到忘怀之处,还认做 杜亮 在傍,抬头不见,便掩卷而泣。”

  4. 无拘无束。

    宋 苏轼 《吴子野将出家赠以扇山枕屏》诗:“浮游云释嶠,燕坐柳生肘,忘怀紫翠间,相与到白首。”《二刻拍案惊奇》卷八:“小童二人频频斟酒,三个客人忘怀大釂。”

引证解释

⒈ 不介意;不放在心上。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题张晋英提举玉峰楼》词:“君看庄生达者,犹对山林皋壤,哀乐未忘怀。”
元张昱《西山亭留题》诗:“英雄有恨餘湖水,天地忘怀入酒杯。”
李劼人《天魔舞》第二三章:“白知时在迈过贞女坊,奔上马路时,是这样为他同姓的古女叹息,把自己的命运倒暂时的忘怀了。”

⒉ 忘记。

明陈汝元《金莲记·小星》:“我到忘怀了,还有一件事,昨日途中偶逢佛印禪师,他説云游去了。有书一纸,寄与老爷。”
《说唐》第二四回:“你原来就是程一郎哥,我一时忘怀,多多有罪。”
袁鹰《悲欢·深深的怀念》:“他最不能忘怀的是:那年五月初的一天上午,他把一船红军送过江来。”

⒊ 用以形容精神专注而遗忘一切。

《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萧颖士﹞有时读书到忘怀之处,还认做杜亮在傍,抬头不见,便掩卷而泣。”

⒋ 无拘无束。

宋苏轼《吴子野将出家赠以扇山枕屏》诗:“浮游云释嶠,燕坐柳生肘,忘怀紫翠间,相与到白首。”
《二刻拍案惊奇》卷八:“小童二人频频斟酒,三个客人忘怀大釂。”

忘怀的国语词典

忘却、不系恋于事物。

忘怀的网络释义

忘怀

  • (动)忘记。多用于书面语。
  • 1、不介意,不放在心上;
  • 2、忘记;
  • 3、用以形容精神专注而遗忘一切;
  • 4、无拘无束。
  • 忘怀造句

    老师辛勤培育我们的恩情,我们永远无法忘怀。
    他对我的救命之恩,我终生难以忘怀。
    童年的幸福生活至今令我难以忘怀。
    那次游行的动人场面使人久久不能忘怀。
    对于要在自己家乡兴办大学这件事,老郑心心念念不能忘怀。
    他的歌声太美了,余音绕梁,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我虽然升入中学,可是怎能忘怀小学的老师和同学?
    登上黄山之巅,但见一派气象万千、云蒸霞蔚的壮丽景象,令人难以忘怀,留连忘返。
    也许你到现在还是无法忘怀,但你一定要记住,爱都是如此脆弱的,放弃一些不属于你的东西。
    故乡的一草一木,都使老人难以忘怀。
    老人家慈祥的面容令人难以忘怀。
    这欢快的舞蹈,动人的鼓乐,让大家心驰神往,忘怀一切。
    那激动人心的情景令人难以忘怀。
    六君子英勇就义的动人场面久久地留在我的脑海里难以忘怀。
    这欢愉的舞蹈,动人的鼓乐,让大家心驰神往,忘怀一切。
    走进故宫大殿,金碧辉煌的布置就映入眼帘,让我难以忘怀。
    那台节目丰富多彩,我看过之后,久久难以忘怀。
    刚才惊心动魄的那一幕,真让人难以忘怀。
    青春里拥有难以忘怀的篇目,也有不堪回首的章节。
    星星璀璨耀眼,美丽动人,似白宝石般残留我心,无法忘怀。

    汉字详情

    wàng [wang]
    部首: 440
    笔画: 7
    五笔: YNNU
    五行:
    仓颉: YVP
    四角: 0033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心,从亡,亡亦声。本义:忘记,不记得)

    (2) 同本义

    忘,不识也。——《说文》

    德音不忘。——《诗·郑风·有女同车》

    中年病忘。——《列子·周穆王》。释文:“不记事也。”

    忘路之远近。——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宠辱偕忘。——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忘身于外。——诸葛亮《出师表》

    (3) 又如:忘魂(忘怀);忘昏(忘怀);忘反(流连忘归);忘年(忘记年岁);忘味(忘记美食的滋味);忘食(忘了吃饭);忘却(不记得);忘生舍死(忘却性命,不怕牺牲);忘先(忘记祖先)

    (4) 玩忽,怠忽

    夙夜不敢忘怠。——唐· 韩愈《潮州祭神文》

    (5) 通“亡”。逃亡;遗失;灭亡

    乐隤心其如忘。——《文选·陆机·叹逝赋》

    敷前人受命,兹不忘大功。——《书·大诰》

    佩玉将将,寿考不忘。——《诗·秦风·终南》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诗·大雅·假乐》

    今日不为,明日忘贷。——《管子·乘马》

    臣闻子胥尽忠而忘其号。——《汉书·武五子传》

    (6) 舍弃 。如:忘私(不关心自己的得失,无私心);忘身(奋不顾身;置生死于度外);忘命(不怕死;竭尽全力);忘倦(专注于某物或被其吸引而忘却疲倦);忘劳(不感觉劳累;不知疲倦);忘想(不关心,不去想)

    (7) 无,没有 。如:忘翼(谓不飞去);忘机瓮(比喻没有机心)

    英文翻译

    forget; neglect; miss, omit

    方言集汇

    ◎ 粤语:mo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ong2 [沙头角腔] mong5 [梅县腔] wong5 [海陆丰腔] mong2 mong6 [客语拼音字汇] mong2 mong4 [陆丰腔] mong3 [东莞腔] mong3 [台湾四县腔] mong2 mong5 [宝安腔] m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四十一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巫放陽合去聲合口三等myangh/mvanqmĭwaŋ
    huái [huai]
    部首: 339
    笔画: 7
    五笔: NG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PMF
    四角: 9109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2) 同本义

    怀,思念也。——《说文》

    嗟我怀人。——《诗·周南·卷耳》

    维以不永怀。

    有女怀人。——《诗·召南·野有死麕》

    惟佳人之独怀兮。——《楚辞·悲回风》

    怀良辰以孤往。——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久行怀思。——《后汉书·列女传》

    而不怀仁。——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去国怀乡。(国,国都)——范仲淹《岳阳楼记》

    (3) 又如:怀土(怀恋故乡;安于所处);怀香(怀念女色;风流);怀慕(怀念仰慕);怀乡(思念故乡)

    (4) 心里存有;怀藏

    心怆悢以伤怀。——《文选·班彪·北征赋》

    怀瑾握瑜兮。——《楚辞·九章·怀沙》。注:“在衣为怀,在手为握。”

    怀怒未发。——《战国策·魏策》

    怀信佗傺。——《楚词·屈原·涉江》

    怀犹豫之计。——《资治通鉴》

    尚怀狐疑。

    怀其璧。——《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怀瑾握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佩紫怀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汝姊在吾怀。——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5) 又如:怀玉(怀抱美玉。比喻人具有才德);怀慝(心中怀有不良的意念);怀贰(怀有二心);怀袖(拥抱);怀刺(心怀讽刺)

    (6) 包容;包围

    荡荡怀山襄陵。——《书·尧典》。传:“怀,包也。”

    怀万物。——《淮南子·览冥》

    (7) 又如:怀挟(包藏);怀山(包围山陵)

    (8) 孕,怀孕,谓妇女或雌性哺乳动物受精有胎 。如:怀耽(怀担。都指怀胎);怀了六甲(旧时指女怀孕);怀子(怀孕);怀身(怀孕)

    (9) 归向;依恋

    戎狄怀之。——《国语·晋语》

    怀与安,实败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10) 又如:怀向(归向;向往);怀附(归向,归附);怀服(内心顺服);怀化(归服向化)

    (11) 招致;招徕 。如:怀诱(犹招引);怀辑(怀集;招来)

    (12) 安;安抚

    而怀西戎。——《韩非子·五蠹》

    广德行以怀之。—— 汉· 桓宽《盐铁论·本议》

    (13) 又如:怀生(安于生计);怀保(安抚保护;抚养);怀远(安抚边远的人);怀抚(安抚)

    名词

    (1) 胸口;怀抱里

    免于父母之怀。——《论语·然后》

    寘子于怀。——《诗·小雅·谷风》

    出其父母怀衽之中。——《韩非子·初见秦》

    (2) 又如:怀黄(怀里揣着金印);怀金(怀揣金印);怀襟(胸襟)

    (3) 心意;情意

    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感君区区怀。——《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逆以前我怀。

    聊布往怀。——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予怀怆然。——宋· 姜夔《扬州慢》

    (4) 又如:怀恩(感念恩德);怀寄(寄托心志);怀爱(心中喜爱)

    (5) 古地名 ,在今河南省武陟县西南

    卅九年,攻怀。——《睡虎地秦墓竹简·编年纪》

    (6) 姓。如:怀素(公元737—799,唐名僧。长沙钱氏,字藏真。善草书,以狂草出名,继承张旭笔法,世称颠狂素)

    英文翻译

    bosom, breast; carry in bosom

    方言集汇

    ◎ 粤语:waai4
    ◎ 潮州话:huai5

    宋本广韵

    忘怀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