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迹

xīn jì [xin ji]
繁体 心跡
注音 ㄒ一ㄣ ㄐ一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心迹 xīnjì

(1) 思想与行为;犹心事;心情

the true state of one's mind;true motives or feelings

词语解释

  1. 见“ 心迹 ”。

  2. 亦作“ 心跡 ”。思想与行为。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矧乃归山川,心跡双寂漠。” 唐 韩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诗:“西城员外丞,心跡两屈奇。” 宋 苏轼 《应诏论四事状》:“思有以少补圣政,助成应天之实,使 尧 舜 之仁,名言皆行,心迹相应,庶几天下感通。”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十九:“心跡不相从,我思难具陈。”

  3. 犹心事;心情。

    《宋书·傅亮传》:“考旧闻於前史,访心跡於污隆。”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此畴曩心跡,安敢不尽於君侯哉?”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哄丁》:“我正为暴白心跡,故来与祭。” 沙汀 《酒后》:“而且一再发誓要把五亩绝业捐给善堂,以明心迹。”

引证解释

⒈ 见“心迹”。亦作“心跡”。

⒉ 思想与行为。

南朝宋谢灵运《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矧乃归山川,心跡双寂漠。”
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西城员外丞,心跡两屈奇。”
宋苏轼《应诏论四事状》:“思有以少补圣政,助成应天之实,使尧舜之仁,名言皆行,心迹相应,庶几天下感通。”
清陈梦雷《西郊杂咏》之十九:“心跡不相从,我思难具陈。”

⒊ 犹心事;心情。

《宋书·傅亮传》:“考旧闻於前史,访心跡於污隆。”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此畴曩心跡,安敢不尽於君侯哉?”
清孔尚任《桃花扇·哄丁》:“我正为暴白心跡,故来与祭。”
沙汀《酒后》:“而且一再发誓要把五亩绝业捐给善堂,以明心迹。”

心迹的国语词典

心意、想法。

心迹的网络释义

心迹 (《心迹》(王恭著))

  • 《心迹》是王恭先生编著的文学诗歌作品集。本书收录了王恭先生近年来创作的自由诗和古体诗,150余首(篇)。反映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人民的炽热情感。也反映了王恭先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草根情怀。更反映了作者向往和追求真、善、美的心路历程。该书集于2014年2月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
  • 心迹 (汉语词语)

  • 心迹是汉语词汇,拼音xīn jì,意思是心里的真实想法。
  • 心迹造句

    南宋抗金英雄岳飞背刺“尽忠报国”四字,昭示爱国心迹,历来为人称道。
    茫茫人海中,为你怦然心动,你好似不在意的表情,却让我隐隐作痛,你的漠然让我不敢表白心迹,可我不能自拔,现在我要你明白……你踩着我脚啦!
    就在曹德磊即将表明心迹的关键时刻,唐雨萌的突然折回让他把事先背了无数遍的台词忘了个干干净净。
    今日寒露,我把心迹表露:对你的真心,即使暴露也依旧温暖;对你的热情,即使天寒也依旧如火。愿我的双手,可以温暖你的心房。有我,你就没有寒露。
    茫茫人海中,为你怦然心动,你好像不在意的表情,却让我隐隐作痛,你的漠然让我不敢表明心迹,可我却不能自拔,现在我要你明白…你踩着我的脚啦!
    在接受采访时,马拉拉不断表明心迹,坚定表示为了追求受教育的权利,她不畏惧死亡。
    走进去,夏天不仅仅是一种景致,眼睛的感觉无法填满蠢蠢欲动的心迹。夏日里阳光炙热,世界被暴晒出各种气息,它们来自树叶、水、泥土的体内,还混杂着烈焰的味道。夏天也在这些气息中获得真实。
    多数企业表明心迹,不会在薪酬设定上对海归有所偏爱。
    偏偏这公知王重阳不解风情,说什么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最后逼得林朝英只能用化石粉刻字表明心迹。
    心迹未予外人阅,花枝一束故人香。
    童年是缺席的亲情让他们都成为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永远躲在安全的范围内,不轻易表明心迹,只被动地接受来自他人的温暖。微酸袅袅。
    而王金平选择这时候出招,一方面是因洪秀柱民调开始攀升,王再不表明心迹,等到洪秀柱的民调过三成,要再等党启动征召机制,可能也没理由了。
    劳动创造了文明,文明产生了科技,科技发明了手机,手机承载了信息,信息传递了词语,词语表达了心迹,心迹肯定了问候:五一快乐。
    据透露,某行贿人找到赵某表明心迹,一开始,赵某认为是普通的上海房产,表示不要。
    今夜月圆,心中所有的怨恨、疲倦,都会屈服这圣洁的月光,我盼望梦中与你心迹的相会,期盼你微凉的指尖抚摸我干涩的面庞,让我再一次相信爱情的真谛。
    今我家君上跋山涉水,奔赴绛都,吊丧晋公,假道西河,方得有机缘拜访汝墨家学馆,躬身晋谒圣师,诚望圣师綦切体察我家君上之心迹曲衷也。
    又是一年光棍节,单身人儿想寻伴;寂寞夜里空难眠,想你想得心慌乱;好想对你表心迹,又恐被拒真纠结;短信传递问一问,找个伴儿你可愿?
    书上留下的红蓝铅笔圈画的印迹让我触摸到二哥的心迹,激发我对文学的向往和崇敬。
    不过,要是你听听他这封信里所说的话,那你就会心肠软一些,因为他这番表明心迹还算不错。
    纵观我的性格,我是,或可说“我以前是”一个秉性温和、能自制、开朗、喜欢社交、性情愉快的人,能心怀友谊,但几乎不受敌意的影响,一切激情都节制有度。

    汉字详情

    xīn [xin]
    部首: 440
    笔画: 4
    五笔: NYN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P
    四角: 33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英文翻译

    heart; mind, intelligence; soul

    方言集汇

    ◎ 粤语:sam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m1 [东莞腔] sim1 [梅县腔] sim1 [陆丰腔] sim1 [沙头角腔] sim1 [海陆丰腔] sim1 [宝安腔] sim1 [客语拼音字汇] xim1 [台湾四县腔] s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林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sĭĕmsim
    [ji]
    部首: 306
    笔画: 9
    五笔: YOPI
    五行:
    仓颉: YYLC
    四角: 303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同本义

    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 播吾(山名),刻疏人迹其上。——《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2) 又如:浪迹天涯;人迹(人的足迹);人迹罕至;迹蹈(重复走过的路);迹状(行迹);迹响(踪迹和声响)

    (3) 留下的印子

    蟆入草间,蹑迹披求。——《聊斋志异·促织》

    (4) 又如:痕迹;血迹;笔迹;墨迹

    (5) 前人留下的事物(主要指建筑或器物)

    故平公之迹不可明也。——《韩非子·难一》

    (6) 又如:古迹;胜迹;古城墙的遗迹;史迹;迹相(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可借以推断过去或将来)

    (7) 通“绩”。功劳

    如是则其迹长矣。——《荀子·正名》

    动词

    (1) 追踪;追寻

    逻者见之,知非其国人也,迹其所憩执之。——岳珂《桯史》

    (2) 又如:迹察(寻迹察访);迹盗(跟踪查捕盗贼);迹访(寻访)

    (3) 遵循 。如:迹附(追随)

    英文翻译

    traces, impressions, footprints

    方言集汇

    ◎ 粤语:zik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ziak7 [客英字典] ziak7 [海陆丰腔] ziak7 [陆丰腔] ziak7 [宝安腔] ziak7 zit7 [东莞腔] ziak7 [梅县腔] ziak7 zit7
    ◎ 潮州话:zi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資昔昔開入聲開口三等tsĭɛkciek/ziek

    心迹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