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ㄒ一ㄣ ㄏㄨㄟ 一ˋ ㄌㄥˇ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心灰意冷,心灰意懒 xīnhuī-yìlěng,xīnhuī-yìlǎn

(1) 灰心丧气,意志消沉。形容失望已极,失去了进取之心

况经了这场宦海风波,益发心灰意懒。——· 文康《儿女英雄传》
be down-hearted;lose heart;be disheartened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 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非有坚定之力,则一经挫折,心灰意冷。”

成语用法

心灰意冷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引证解释

⒈ 犹心灰意懒。

清吴樾《与妻书》:“吾知其将死之际,未有不心灰意冷。”
梁启超《湖南时务学堂学约》:“非有坚定之力,则一经挫折,心灰意冷。”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十二章:“陈大头给他老婆骂了几句,骂得他心灰意冷,不去串连了。”

心灰意冷的国语词典

心情失望,意志消沉。如:「你不要遇到一点挫折就心灰意冷,还有很多机会可以把握啊!」也作「心灰意懒」。

心灰意冷的网络释义

心灰意冷

  • 心灰意冷(xīn huī yì lěng)是一个汉语成语,指谓灰心丧气,意志消沉。形容失望至极,失去了进取之心。
  • 出自清 吴樾 《与妻书》:“吾知其将死之际,未有不心灰意冷。” 梁启超 《湖南时务学堂学约》:“非有坚定之力,则一经挫折,心灰意冷。”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十二章:“ 陈大头 给他老婆骂了几句,骂得他心灰意冷,不去串连了。”
  • 心灰意冷的翻译

    英语: discouraged, downhearted
    德语: niedergeschlagen sein
    法语: découragé, abattu
    俄语: приходить в уныние <полная апáтия>

    心灰意冷造句

    在多次失败面前,他没有心灰意冷,而是总结教训,继续努力,终于攻下了这道科研难关。
    她烧掉所有的东西,心灰意冷地离开了。
    他对什么事都心灰意冷,得过且过地度日。
    这次考试失败已让小明对学习心灰意冷了。
    看着他眉飞色舞,得意扬扬的样子,我真是心灰意冷。
    我将商调函递给校长,没想到他竟然一笑置之,真让人心灰意冷。
    老篮制造商心灰意冷地往家走。
    生活的折磨,使他常常感到心灰意冷。
    这使我心灰意冷,我只想说"就给我一次机会"。
    他失败后,一度心灰意冷,不能自拔。
    狼有十腿,逃也无望;心灰意冷,惟有投降。
    纵然成功,也不必得意洋洋;纵然失败,也不必心灰意冷。保持冷静,谨慎的心态,努力的追寻自己的梦想,必会拥有那逐梦路中的无限收获。
    再次经受失败的打击,她心灰意冷的嗷嗷大哭。
    我们不要因为某一科没考好而心灰意冷。
    纵然成功,也不必得意洋洋;纵然失败,也不必心灰意冷。保持冷静,谨慎的心态,努力的开创自己的事业,必会拥有那创业之路中的最大成就。
    倘若过于频繁地测体重,就会让自己心灰意冷。
    很快,他就平生第一次进了班房,但他义无反顾,他忍受了无数非人的折磨,却没有说出一点信息。但是出狱后,谣言和冷眼让他心灰意冷,十九岁那年,他醒悟了,打碎了宗教的枷锁,只身前往南美。
    不要因暂时的挫折心灰意冷,只要不断调整心态,不停下脚步,最终能抵达终点。
    每个人的能力可能会表现在不同方面,发现自己的特长,明确人生目标,不要因为别人早早取得成功而心灰意冷,甚至轻易改变自己方向,相信自己一定会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长期的心灰意冷以及习惯的烦恼,足以使人贫病枯萎。

    汉字详情

    xīn [xin]
    部首: 440
    笔画: 4
    五笔: NYN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P
    四角: 33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英文翻译

    heart; mind, intelligence; soul

    方言集汇

    ◎ 粤语:sam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m1 [东莞腔] sim1 [梅县腔] sim1 [陆丰腔] sim1 [沙头角腔] sim1 [海陆丰腔] sim1 [宝安腔] sim1 [客语拼音字汇] xim1 [台湾四县腔] s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林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sĭĕmsim
    huī [hui]
    部首: 414
    笔画: 6
    五笔: DOU
    五行:
    仓颉: KF
    四角: 40809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手,从火。意思是火已熄灭,可以用手去拿。本义:火灰)

    (2) 同本义

    灰,死火余烬也。——《说文》

    毋烧灰。——《礼记·月令》。注:“火之灭者为灰。”

    火过为灰。——《字汇》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满面尘灰烟火色。——唐· 白居易《卖炭翁》

    纸灰之类。——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灰飞烟灭。——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 又如:灰灭(灰没。像灰烬般地被消灭);灰榇(盛放骨灰的木匣,亦指骨灰);灰罐(灰礶。盛墨的罐子);灰枵(灰烬和腐木。喻消亡);灰火(火灰);灰末(灰粉)

    (4) 灰尘

    民间食盐,杂以灰土。——《宋史·食货志》

    已衄而灰。——《韩非子·说林上》

    素醰灰丝。——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5) 又如:路上都是灰;灰壤(尘埃);灰朴朴(尘垢满身;土头土脑);灰头灰脸(满面风尘的样子)

    (6) 石灰的简称 。如:灰户(烧石灰的窑户);灰酒(下少许石灰澄清的酒);灰钉(石灰和铁钉);灰土(石灰土)

    (7) 灰浆

    和灰

    形容词

    (1) 灰色。白色和黑色的混合色

    面色灰死。——《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灰黪(暗灰色);灰鼠(灰色松鼠;也指灰鼠皮);灰不答(形容颜色陈旧暗淡);灰黑(浅黑色)

    (3) 沮丧 。如:灰颓(灰心颓丧);灰气(丧气)

    (4) 指辈分小 ——常为贬意。如:灰子灰孙;灰孙子(辈份很低的人;比喻低人一等的人)

    (5) 暗淡;懊丧 。如:灰念(心志寂静不动。即灰心);灰哑(阴暗沉寂);灰洞洞(灰雾弥漫而昏暗之貌)

    (6) 肮脏 。如:灰塌塌(肮脏杂乱貌);灰容土貌(形容面容龌龊丑陋);灰烟瘴气(喻污浊)

    动词

    (1) 烧毁;燃烧

    不灰之木。——《抱朴子·释滞》

    (2) 又如:灰焚(焚烧成灰,烧光);灰死(烧死;火灰熄灭)

    (3) 碎裂 。如:灰首(头颅碎裂);灰殒(灰身,灰粉,灰身粉骨,都指粉身碎骨)

    英文翻译

    ashes; dust; lime, mortar

    方言集汇

    ◎ 粤语:fui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oi1 [梅县腔] foe.1 [陆丰腔] foi1 [东莞腔] foi1 [宝安腔] foi1 [客英字典] foi1 [台湾四县腔] foi1 [客语拼音字汇] foi1 [海陆丰腔] fo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五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呼恢平聲合口一等huai/xuoixuɒi
    [yi]
    部首: 907
    笔画: 13
    五笔: UJN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TAP
    四角: 00336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2) 同本义

    意,志也。——《说文》

    心之所谓意。——《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 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通其意。——汉· 贾谊《过秦论》

    中有真意。——晋· 陶渊明《饮酒》

    不快我意。——明· 魏禧《大铁椎传》

    无意则已。——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蔡伦立意造纸。——《齐民要术》

    醉翁之意不在酒。——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其意深长。——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3) 又如:文章大意;词不达意。亦指念头,想法。如:意投道合(心意投合,志向一致);意故(意思,缘故);意定(认定);意头(心意;想法);意马(意念的马。比喻意念像野马般奔驰,难以驾驭)

    (4) 意志;愿望。亦引申为志向

    明君在上,便僻不能食其意。——《管子·君臣下》

    (5) 又如:意缓心劳(冀求不执着;三心二意);意足心满(非常满足);意树(喻意念。佛教认为人的一切善果、恶果都由意念所生);意宪(意志,意思);意望(愿望,希望)

    (6) 胸怀;内心

    除尔贪图,祗慎意业。——《云门颂》

    (7) 又如:意业(佛教语。指内心的贪、淫、痴等心理行为);意气超迈(器宇轩昂,抱负远大);意概(气概,胸怀);意会(内心领会)

    (8) 情意;感情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聊斋志异》

    (9) 又如:意蕊横飞(非常高兴);意得过(过意得去);意孜孜(情意缠绵);意不过(情意上过不去);意分(交情,情分);意好(感情);意孜孜(情意缠绵貌);意性(情态);意情(情意)

    (10) 意气; 气势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世说新语·雅量》

    (11) 又如:意大(傲慢);意小(小气,气量小);意局(气度);意脉(气质;情态);意量(气度);意貌(神色);意调(意境);意界(意境,境界)

    (12) 意图

    用君之心,行君之意。——《楚辞》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聊斋志异·狼三则》

    (13) 神情、态度

    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聊斋志异·狼三则》

    意少舒。——《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动词

    (1) 思念;放在心上 。如:意悬悬(忐忑不安;提心吊胆);意悬(挂念);意顾(挂念)

    (2) 意料;猜测

    而小人善意。臣意之也。——《管子·小问》

    何意致不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意北亦尚可以。——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聊斋志异·促织》

    不意作缘。——清· 周容《芋老人传》

    多以意构。——蔡元培《图画》

    (3) 又如:意定(猜定);意度(揣测;设想)

    (4) 怀疑

    于是天子意梁。——《汉书·梁孝王武传》

    (5) 又如:意意似似(意意思思。犹犹豫豫;吞吞吐吐);意疑(怀疑);意忌(疑忌)

    英文翻译

    thought, idea, opinion; think

    方言集汇

    ◎ 粤语:ji3
    ◎ 客家话:[沙头角腔] ji5 [梅县腔] j5 [宝安腔] ji5 [客英字典] ji5 [海陆丰腔] ri5 [客语拼音字汇] yi4 [东莞腔] ji5 [陆丰腔] ji5 [台湾四县腔] ji5
    ◎ 潮州话: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記去聲開口三等ʔĭəqih/ioh
    lěng [leng]
    部首: 204
    笔画: 7
    五笔: UWYC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MOII
    四角: 3813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仌( bīng),冰,令声。本义:凉)

    (2) 同本义

    冷,寒也。——《说文》

    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白居易《乌夜啼》

    (3) 又如:冷香(清雅的香气);冷泉(清凉的泉水);冷翠(给人以清凉感的翠绿色)

    (4) 寒冷

    布衾多年冷似铁。——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5) 又如:冰冷(很冷);干冷(干燥而寒冷);冷丁丁(亦作“冷化化”。形容天气寒冷。也形容身体冰凉;表情冷淡、严肃的样子);冷噤(冷禁。冷战;寒颤);冷铺(乞丐居住。也指驿亭);冷节遗芳(寒冷时节开的花)

    (6) 冷清;冷落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白居易《琵琶行》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杜甫《醉时歌赠广文馆学士郑虔》

    (7) 又如:冷巷(僻静的小巷);冷闷(冷落;冷冰冰);冷曹(清冷的官署);冷局(冷落的衙门);冷寂(冷落寂寞)

    (8) 冷遇;对人冷淡 。如:冷鼻凹(冷淡无情的面孔);冷脸(冷淡无表情的面孔);冷二郎(柳湘莲的绰号);冷肠(不热心于世事);冷心冷面(态度冷淡,对人没有感情)

    (9) 生僻;冷僻;少见 。如:冷字(生僻 不常见的字);冷着(冷招,意想不到的招数、法子);冷业(冷僻的行当);冷眼(别人看不见的时机)

    (10) 突然,乘人不备 。如:冷箭

    (11) 不畅销

    这《千家诗》还算一半是冷货,一年不过百把部。——《老残游记》

    (12) 又如:冷书(不热门的书)

    动词

    (1) 冷却;温度变低 。如:冷冻;制冷(用人工方法取得低温);太烫了,冷一下再吃;冷藏

    (2) 遭到冷落 。如:冷视(轻视;冷待);冷语(冷话、冷句。讥笑讽刺的话);冷面孔(冷脸子)

    英文翻译

    cold, cool; lonely

    方言集汇

    ◎ 粤语:laang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ang1 lang3 [客英字典] lang1 lang3 len1 [陆丰腔] lang1 [梅县腔] lang1 [东莞腔] lang3 [客语拼音字汇] lang1 lang3 [海陆丰腔] lang1 lang3 [沙头角腔] lang1 [宝安腔] lang1
    ◎ 潮州话:nên2 (né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郎丁青開平聲開口四等lieŋl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