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涉

tú shè [ tu she]
注音 ㄊㄨˊ ㄕㄜˋ

词语释义

徒涉 túshè

(1) 从河水中走过去

水浅可徒涉
wade across;wade through;ford

词语解释

  1. 涉水过河。

    《诗·小雅·小旻》“不敢冯河” 毛 传:“徒涉曰冯河。” 孔颖达 疏:“《释训》云:‘冯河,徒涉也。’ 李巡 曰:‘无舟而渡水曰徒涉。’” 唐 白居易 《新丰折臂翁》诗:“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宋史·河渠志五》:“深不可以舟行,浅不可以徒涉。”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四:“水浅川狭,本可徒涉,然有船渡。”

引证解释

⒈ 涉水过河。

《诗·小雅·小旻》“不敢冯河” 毛传:“徒涉曰冯河。”
孔颖达疏:“《释训》云:‘冯河,徒涉也。’ 李巡曰:‘无舟而渡水曰徒涉。’”
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诗:“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
《宋史·河渠志五》:“深不可以舟行,浅不可以徒涉。”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章四:“水浅川狭,本可徒涉,然有船渡。”

徒涉的网络释义

徒涉

  • 徒涉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ú shè,是指涉水过河。
  • 徒涉造句

    强悍士兵无视寒冷,经常在夜间以多路纵队徒涉或泅渡河流。速度和保密为其关注之最。
    如果你想参与丛林冒险,可以考虑泰北的徒涉险之旅。
    头痛得很厉害,肚子胀得满满,但他还记得和李常奇拿着火枪去打猎,在徒涉山中一条急流时,他失足被冲倒,随着湍急的溪涧直漂到了一个深潭。
    过去没有人知道淮河是能够徒涉的。

    汉字详情

    [tu]
    部首: 303
    笔画: 10
    五笔: TFH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OGYO
    四角: 2428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土声。本义:步行) 同本义

    徒,步行也。——《说文》

    我徒我御。——《诗·小雅·黍苗》

    君子耆老不徒行。——《礼记·王制》

    徒递来告。——《国语·吴语》

    无徒骥于锱坛之宫。——《庄子·徐无鬼》

    败其徒兵于洧上。——《左传·襄公元年》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

    贲其趾,舍车而徒。——《易·贲》

    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顾炎武《复庵记》

    (2) 又如:徒徙(无舟船乘载而徒步过水);徒跣(赤足步行);徒践(赤足步行);徒杠(供徒步行走的小桥);徒负(徒步负荷);徒行(步行;无事闲行)

    名词

    (1) 步兵,兵卒(周代盛行车战,车上的兵称“甲士”,车后跟着步行的兵叫“徒”)

    帅徒以往。——《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2) 又如:徒骥(步兵与骑兵);徒兵,徒卒(步兵);徒士(步兵。没有兵器、铠甲装备的战士);徒甲(徒卒和甲士);徒卫(卫兵);徒侯(徒卒侯吏);徒师(步卒,步军)

    (3) 徒党,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

    原屏咎之徒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岂为我徒。——《左传·襄公三十年》

    圣人之徒也。——《孟子·滕文公下》

    外之有徒,祸乃始牙。——《管子·版法》

    郯子之徒。—— 唐· 韩愈《师说》

    佞誉诬谀之徒。——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得志之徒。——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与其徒置酒酣歌。——清· 方苞《狱中杂记》

    (4) 又如:党徒;僧徒;教徒;徒属(随从人员);徒侣(徒伴,朋辈;同伴)

    (5) 服徭役的人

    迁徙之徒。——汉· 贾谊《过秦论》

    (6) 又如:徒御(拉车和驾车的人);徒役(服劳役的人);徒奴(服劳役的罪犯和奴隶);徒夫(服劳役的罪人);徒士(服役的人);徒隶(服劳役的犯人);徒孥(泛指罪犯,犯人)

    (7) 门徒,弟子

    仲尼之徒。——《孟子·梁惠王上》

    传诸其徒。——唐· 韩愈《朱文昌校昌黎先生集》

    (8) 又如:徒侣(门徒;学生);徒友(门徒和朋友);徒羽(门徒;党羽);徒党(门徒;党羽);徒属(门徒;部属);门徒

    (9) 地位低的人 。多指坏人。如:奸徒(奸险的人);无耻之徒;匪徒

    (10) 奴仆

    时望甚崇,家徒甚殷。——白行简《李娃传》

    (11) 徒刑,古代刑法名。即拘禁使服劳役 。如:徒罪(徒刑之罪);徒系(囚犯);徒流(徒刑与流刑)

    (12) 众,很多的人 。如:徒舆(众人);徒众(属下群众;门徒,弟子);徒附(依附于豪门、权势人家的人众);徒庶(民众)

    (13) 姓

    副词

    (1) 独,仅仅

    徒以喏。——《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徒以吾两人在。

    徒慕君之高义。

    徒见操书。——《资治通鉴》

    (2) 又如:不徒无益,反而有害;徒有其表

    (3) 徒然,枉然

    徒留无所施。——《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长歌行》

    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徒糜弹药。——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4) 又如:徒苦(徒然受苦;白吃苦);徒恨(徒然抱恨);徒食(空坐以食而无所事事);徒善(空有善心);徒尔;徒说(白说;空说);徒语(徒言,白说);徒处(无所为);徒设(虚设)

    形容词

    (1) 光,裸 。如:徒裼(赤足露体);徒倮(光身);徒首(空首。身无甲胄)

    (2) 空 。如:徒手(空手);徒话(空话);徒法(空有法制)

    (3) 单纯 。如:徒奏(单纯的器乐合奏);徒马(备用而不施鞍辔的马)

    英文翻译

    disciple, follower; go on foot

    方言集汇

    ◎ 粤语:tou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u2 [东莞腔] tu2 [梅县腔] tu2 [陆丰腔] tu3 [客语拼音字汇] tu2 [宝安腔] tu2 [海陆丰腔] tu2 [沙头角腔] tu2 [台湾四县腔] t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同都平聲開口一等do/dudʰu
    shè [she]
    部首: 331
    笔画: 10
    五笔: IHIT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EYLH
    四角: 3112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水步。甲骨文字形。中间是水,两边两只脚,象涉水之形。本义:趟水过河)

    (2) 同本义

    涉,徒行濿水也。——《说文》

    冯河,徒涉也。——《尔雅》。注:“无舟而渡水曰徒涉。”

    繇膝以上为涉。——《释水》

    过度谓之涉济。——《方言七》

    送子涉淇。——《诗·卫风·氓》

    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吕氏春秋·察今》

    (3) 又如:涉水登山(涉渡溪水并攀登山岭);涉浅(徒步趟过浅水);涉厉(涉水。厉,连衣涉水);跋山涉水

    (4) 泛指渡水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吕氏春秋·察今》

    晋师己亥涉河也。——《察传》

    (5) 又如:涉人(船夫);涉江(渡河,过河)

    (6) 经历,经过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涉寒暑不溃。—— 明· 刘基《卖柑者言》

    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涉险而不伤。——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涉难(经历艰难);涉旬(经过十天);涉手(经手);涉月(经月);涉朔(经月);涉阅(经历)

    (8) 牵涉,涉及,关连

    不相参涉,皆悉赡举。——《宋书·刘穆之传》

    (9) 又如:涉疑(有跟某件事情发生牵连的嫌疑);涉虚(假话;空话)

    (10) 跋涉

    吾闻负重涉远,不择地而休。——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11) 行走

    故乡路遥远,川陆不可涉。——南朝宋· 谢灵运《登上戎石鼓山》

    (12) 至,到

    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资治通鉴》

    (13) 游玩,游览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

    (14) 上路,登程 。如:涉道(登程);涉远(走远路);涉履(踩踏,行走)

    (15) 入,进入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左传·僖公四年》

    (16) 又如:涉秋(进入秋天);涉足

    (17) 涉猎。指阅读学习

    博涉书记。——《后汉书·仲长统传》

    (18) 又如:涉目(过目,看过);涉意(留意;在意);涉略(涉猎,浏览)

    (19) 处置;处理 。如:涉事(接物处事);涉儿(伎艺人中专替人帮闲干杂事者);涉俗(处理世俗事务)

    (20) 通“喋”。便语,喋喋

    朱鲔涉血于 友于。—— 丘迟《与陈伯之书》

    名词

    (1) 渡口

    匏有苦叶,济有深涉。——《诗·邶风·氓》

    (2) 姓

    英文翻译

    ford stream, wade across

    方言集汇

    ◎ 粤语:sip3
    ◎ 客家话:[东莞腔] hiap8 [海陆丰腔] shap8 siap8 hiap8 [梅县腔] shap8 hiap8 [台湾四县腔] sap8 siap8 hiap8 [客英字典] hiap8 siap8 shap8 [沙头角腔] siap8 [宝安腔] hiap8 [陆丰腔] shap7 [客语拼音字汇] sab6 xiab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九葉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時攝葉A入聲開口三等鹽Aʑĭɛpzj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