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

xú xú [ xu xu]
注音 ㄒㄨˊ ㄒㄨˊ
词性 形容词

词语释义

徐徐 xúxú

(1) 速度或节奏缓慢地

红旗徐徐升起
徐徐更谓之。——《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slowly

(2) 以缓慢而尊严的步伐

徐徐而来
with slow and dignified steps

词语解释

  1. 迟缓;缓慢。

    《易·困》:“来徐徐,困於金车。” 高亨 注:“徐徐,迟缓也。” 汉 桓宽 《盐铁论·国疾》:“夫辩国家之政事,论执政之得失,何不徐徐道理相喻,何至切切如此乎?” 前蜀 李珣 《女冠子》词:“对花情脉脉,望月步徐徐。 刘 阮 今何处,絶来书。” 杨朔 《泰山极顶》:“如果说 泰山 是一大幅徐徐展开的青绿山水画,那么这幅画到现在才完全展开,露出画卷最精彩的部分。”

  2. 安稳貌;宽舒貌。

    《庄子·应帝王》:“ 泰 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 陆德明 释文引 司马彪 云:“徐徐,安稳貌。” 成玄英 疏:“徐徐,宽缓之貌。” 唐 萧颖士 《江有枫》诗之五:“君子居焉,惟以宴醑,其乐徐徐。”

引证解释

⒈ 迟缓;缓慢。

《易·困》:“来徐徐,困於金车。”
高亨注:“徐徐,迟缓也。”
汉桓宽《盐铁论·国疾》:“夫辩国家之政事,论执政之得失,何不徐徐道理相喻,何至切切如此乎?”
前蜀李珣《女冠子》词:“对花情脉脉,望月步徐徐。 刘阮今何处,絶来书。”
杨朔《泰山极顶》:“如果说泰山是一大幅徐徐展开的青绿山水画,那么这幅画到现在才完全展开,露出画卷最精彩的部分。”

⒉ 安稳貌;宽舒貌。

《庄子·应帝王》:“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
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云:“徐徐,安稳貌。”
成玄英疏:“徐徐,宽缓之貌。”
唐萧颖士《江有枫》诗之五:“君子居焉,惟以宴醑,其乐徐徐。”

徐徐的国语词典

安稳的样子。

徐徐的网络释义

徐徐 (词语)

  • 徐徐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xú xú,意思是迟缓;缓慢。指速度或节奏缓慢地,也指安稳貌,宽舒貌。近义词是迟缓;缓慢。出自《易·困》:“来徐徐,困於金车。” 高亨注:“徐徐,迟缓也。”《庄子·应帝王》:“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
  • 徐徐的翻译

    英语: slowly, gently
    德语: sanft, sacht, gemächlich
    法语: lentement, doucement

    徐徐造句

    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明月追赶。
    在升旗仪式中,同学们全神贯注地盯着五星红旗徐徐升起。
    春风徐徐吹来,水面荡起无数波纹。
    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徐徐升起。
    仲夏夜,清风徐徐吹来,夹带着茉莉花的清香,令人陶醉。
    昨日,趁着暖风徐徐我来到了住满奇花异草的园林,一览生气勃勃的风采。
    无以计数的生气勃勃的奇花异草,沉浸在暖风徐徐的氛围里,好惬意。
    夏日,暖风徐徐的森林里,随处可见生气勃勃的奇花异草,促我流连忘返。
    一轮红日光芒四射,正徐徐地从东方升起。
    晚风徐徐,送来了一阵阵凉意。
    伴随着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庄严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
    庄严的五星红旗又一次在运动场上空徐徐升起。
    飘扬着中国国旗的远洋货轮徐徐驶入港口。
    热的不是天,是心。心静自然凉,清风徐徐扬。让烦恼蒸发光,把浮躁丢一旁,且将风景细赏,漫随日子徜徉,愿这份思念在炎炎夏日带给你丝丝凉爽!
    风吹过,花儿徐徐飘落,翩翩飞舞,如同一场小雪,微笑着撒下,透着活泼的美。
    接友人书,那辜负了的,岂仅是迟迟的春日,那忘记了的,又岂是你我的容颜,那奔腾着向前涌来的,是尘封的日尘封的夜,是尘封的年华和秋草,那低首敛眉徐徐退去的,是无声的歌,无字的思考。
    墨蓝的沉重的天幕正一点点地向背后徐徐撤去,那美丽的蔚蓝色晨曦刚刚在遥远的东方染着山峦和草原。
    永久不要以貌取人,徐徐地说,但要迅疾的想。
    一片淡黄色的光泽映入眼帘,啊!我从未见过这么多的野菊花,像天上无数的繁星,微风徐徐吹来,好像起伏的波浪晃动着,像是点头欢迎着我的到来。
    寒风徐徐,吹来的不只是寒冷,还有我的思念;腊梅朵朵,绽放的不只是芬芳,还有我的关怀;短信条条,发来的不只是文字,还有我的祝福:大寒快乐!

    汉字详情

    [xu]
    部首: 303
    笔画: 10
    五笔: TW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OOMD
    四角: 2829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彳( chì),余声。双人旁与行走有关。本义:慢步走)

    (2) 同本义

    徐,安行也。——《说文》

    乃徐有说。——《易·困》。虞注:“坤为徐。”

    徐其攻而留其日。——《战国策·宋策》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孙子·军争》

    摄提运衡,徐至于射宫。——《文选·张衡·东京赋》

    (3) 散开

    執徐之岁,岁早旱,晚水。——《淮南子》

    形容词

    (1) 缓慢

    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庄子·天道》

    入而徐趋。——《战国策·赵策》

    此事当徐议之。——《宋史》

    徐有得也。——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徐而察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余韵徐歇。

    徐以杓酌油沥之。——宋· 欧阳修《归田录》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前赤壁赋》

    (2) 又如:徐议(从容商议);清风徐来;徐回(缓慢地回旋运转);徐行(缓慢前行);徐步(缓慢步行);徐呼(发声舒缓的弱音);徐疾(或慢或快)

    (3) 安闲的样子

    宜为人主,安徐而重固。——《国语》

    (4) 又如:徐言(缓言;低声细语);徐婉(舒缓委婉);徐详(舒缓安详)

    (5) 全,都。通“俱”

    鲁人徐伤 归父之无后也。——《公羊传·成公十五年》

    英文翻译

    slowly, quietly, calmly; composed, dignified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qi2 [客英字典] ci2 [台湾四县腔] ci2 [梅县腔] ci2 [陆丰腔] ci3 [沙头角腔] ci2 [东莞腔] ci2 [海陆丰腔] ci2 [宝安腔] ci2
    ◎ 潮州话:cu5(tshû) 〈姓〉ce5(tshûr)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似魚平聲開口三等zsio/szivzĭo
    [xu]
    部首: 303
    笔画: 10
    五笔: TWT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HOOMD
    四角: 2829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彳( chì),余声。双人旁与行走有关。本义:慢步走)

    (2) 同本义

    徐,安行也。——《说文》

    乃徐有说。——《易·困》。虞注:“坤为徐。”

    徐其攻而留其日。——《战国策·宋策》

    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孙子·军争》

    摄提运衡,徐至于射宫。——《文选·张衡·东京赋》

    (3) 散开

    執徐之岁,岁早旱,晚水。——《淮南子》

    形容词

    (1) 缓慢

    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庄子·天道》

    入而徐趋。——《战国策·赵策》

    此事当徐议之。——《宋史》

    徐有得也。——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徐而察之。——宋· 苏轼《石钟山记》

    余韵徐歇。

    徐以杓酌油沥之。——宋· 欧阳修《归田录》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前赤壁赋》

    (2) 又如:徐议(从容商议);清风徐来;徐回(缓慢地回旋运转);徐行(缓慢前行);徐步(缓慢步行);徐呼(发声舒缓的弱音);徐疾(或慢或快)

    (3) 安闲的样子

    宜为人主,安徐而重固。——《国语》

    (4) 又如:徐言(缓言;低声细语);徐婉(舒缓委婉);徐详(舒缓安详)

    (5) 全,都。通“俱”

    鲁人徐伤 归父之无后也。——《公羊传·成公十五年》

    英文翻译

    slowly, quietly, calmly; composed, dignified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4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qi2 [客英字典] ci2 [台湾四县腔] ci2 [梅县腔] ci2 [陆丰腔] ci3 [沙头角腔] ci2 [东莞腔] ci2 [海陆丰腔] ci2 [宝安腔] ci2
    ◎ 潮州话:cu5(tshû) 〈姓〉ce5(tshûr)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似魚平聲開口三等zsio/szivzĭ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