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

xū yí [ xu yi]
注音 ㄒㄨ 一ˊ

词语释义

盱眙 Xūyí

(1) 县名,在江苏省西部

之盱眙([逃]到盱眙)。——· 黄宗羲《柳敬亭传》
(name of a place)Xuyi

词语解释

  1. 张目上视。

    唐 李邕 《<叶有道碑>序》:“先生盱眙长揖,挥手高谢。” 明 刘基 《拙逸解》:“先生俯而咍,仰而嘆,盱眙却立。”

  2. 县名。在 江苏省 西部。北临 洪泽湖 ,邻接 安徽省 。

    秦 置县。1955年由 安徽省 划归 江苏省 。

引证解释

⒈ 张目上视。

唐李邕《<叶有道碑>序》:“先生盱眙长揖,挥手高谢。”
明刘基《拙逸解》:“先生俯而咍,仰而嘆,盱眙却立。”

⒉ 县名。在江苏省西部。北临洪泽湖,邻接安徽省。秦置县。1955年由安徽省划归江苏省。

盱眙的国语词典

县名。在今江苏省西部,淮河中下游,洪泽湖南岸。战国时属楚国,秦朝始置县。

盱眙的网络释义

盱眙 (汉语词语)

  • 盱眙,张目上视。
  • 盱眙的翻译

    英语: Xuyi county in Huai'an

    盱眙造句

    盱眙龙虾是盱眙人民多年来的不懈努力而创出的著名品牌。
    到了餐饮环节,饭店又打着盱眙小龙虾的旗号赚取更多利润,自然也愿意再进货,如此一来,批发商自然乐此不彼,“洗澡虾”也层出不穷。
    江苏盱眙有一条短短的单黄线,司机还没来得及看清就轧上了,正好头顶有一个摄像头。
    江苏盱眙是国内最大的淡水龙虾养殖基地,实现高效现代化设施农业改造,采用精细化养殖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
    查明盱眙、来安两县交界之古城镇地方并与江苏六合县接壤,该处地僻人稀,向多伏莽,此拿彼窜,最易藏奸。
    都梁,原名梁战,江苏盱眙人,因盱眙古称都梁,遂笔名为都梁。
    昔世祖以回山倒海之威,步骑数十万南临瓜步,诸郡尽降,而盱眙小城,攻而弗克。
    介绍了盱眙电厂复杂环境下大型厂房拆除爆破的设计及施工。
    金人遂分兵自光州犯黄州之麻城,自濠州犯和州之石碛,自盱眙军犯滁州之全椒、来安及扬州之天长、真州之六合。
    盱眙地少滩多位偏,僻处一隅的现状,造就了盱眙人对龙虾的孤注一掷。
    江苏省盱眙县,水资源异常珍贵。
    以盱眙产优质凹凸棒石粘土为研究对象,用变频式行星球磨机对其进行超细粉碎。
    由于盱眙官方早在十多年前便在江苏及华东各地举办龙虾节,大力宣传推广“盱眙龙虾”,因此,“盱眙龙虾”在龙虾界抢尽了风头。
    盱眙古称东阳,在西汉早期曾先后属于刘贾的荆国、刘濞的吴国和刘非刘建父子的江都国,那么大云山汉墓究竟属于哪位诸侯王?出土文物给专家提供了线索。
    地产盱眙龙虾的虾壳含甲壳素较高,是一种制备壳聚糖不可多得的天然资源,值得开发利用。

    汉字详情

    [xu]
    部首: 512
    笔画: 8
    五笔: HGFH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BUMD
    四角: 610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睁大眼睛

    盱,张目也。从目,于声。——《说文》

    乃盱衡而诰曰。——左思《魏都赋》。注:“举眉大视也。”

    盱盱然。——《荀子·非十二子》

    盱衡厉色,振扬武器。——《汉书·王莽传》

    (2) 又如:盱目(张目),盱盱(张目直视);盱视(张目直视)

    (3) 睁开眼睛向上看;仰望

    盱,仰目也。——《龙龛手鉴》

    (4) 又如:盱眙(张目向上看);盱睢(张目仰视)

    (5) 扩大

    又广盱营表,发人冢墓,断截骸骨,暴扬尸柩。——《汉书·谷永传》

    云何其盱。——《诗·小雅·何人斯》

    英文翻译

    wide open eyes; to gaze in astonish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heoi1
    ◎ 客家话:[梅县腔] hi1 [海陆丰腔] hi1 [客英字典] hi1 vu1 [台湾四县腔] h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況于平聲合口三等xĭuhyo/xiu
    yí,chì [yi,chi]
    部首: 512
    笔画: 10
    五笔: HCKG
    五行:
    仓颉: BUIR
    四角: 63060

    详细解释

    ——见“盱眙”( Xūyí):县名。在江苏省

    英文翻译

    to gaze at

    方言集汇

    ◎ 粤语:ci3 ji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i5 ji3 [台湾四县腔] cih5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4 [海陆丰腔] chi5 ri3
    ◎ 潮州话: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與之平聲開口三等bʰiji/j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