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摹

páng mó [ pang mo]
注音 ㄆㄤˊ ㄇㄛˊ

词语释义

摹仿。

词语解释

  1. 摹仿。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淳化帖》:“法帖之久,无如《淳化阁帖》。其后《鼎》、《絳》、《汝》诸帖互相彷摹,愈失旧规,近日祖帖收藏家,无过而问者。”

引证解释

⒈ 摹仿。

清昭槤《啸亭杂录·淳化帖》:“法帖之久,无如《淳化阁帖》。其后《鼎》、《絳》、《汝》诸帖互相彷摹,愈失旧规,近日祖帖收藏家,无过而问者。”

彷摹的网络释义

彷摹

  • 摹仿
  • 【示例】清 昭梿 《啸亭杂录·淳化帖》:“法帖之久,无如《淳化阁帖》。其后《鼎》、《绛》、《汝》诸帖互相彷摹,愈失旧规,近日祖帖收藏家,无过而问者。”
  • 汉字详情

    páng,fǎng [pang,fang]
    部首: 303
    笔画: 7
    五笔: TYN
    五行:
    仓颉: HOYHS
    四角: 20227

    详细解释

    fǎng

    动词

    (1) 相当

    夫人太虑过,小生空妄想,郎才女貌合相彷。——《西厢记》

    关将军美形状, 张将军猛势状,再何势得相彷。—— 元· 关汉卿《西蜀梦》

    (2) 见“彷彿”

    (3) 另见 páng

    páng

    动词

    (1) (形声。从彳( chì),方声。彳,小步走。《玉篇》:“彷,彷徨也。”双音词“彷徨”又写作“方皇”、“仿偟”、“旁皇”,意为游移不定、盘旋。“彷”又构成“彷徉”。本义:徘徊、游荡)

    (2) 同本义

    惟彷徨瞻顾,寻所逐者。——《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彷洋(俳徊,遨游)

    (4) 芒然失据的样子

    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庄子·大宗师》

    (5) 另见 fǎng

    英文翻译

    like, resembling; resemble

    方言集汇

    ◎ 粤语:fong2 po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fong3 [海陆丰腔] pong2 fong3 [梅县腔] fong3 [宝安腔] fong3 | pong2 [客语拼音字汇] fong3 [台湾四县腔] pong2 fong3 [陆丰腔] fong3 [东莞腔] fo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步光唐開平聲開口一等bʰɑŋbang
    [mo]
    部首: 432
    笔画: 14
    五笔: AJDR
    五行:
    仓颉: TAKQ
    四角: 445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莫声。本义:临摹,照着样子描画、写字)

    (2) 同本义

    摹,规也。——《说文》。段注:“摹与模义略同。”

    规摹宏远矣。——《汉书·高帝纪下》。邓展曰:“若画工规摹物之摹。”

    摹法以中克。——《太玄法》

    三摹九据。——《汉书·扬雄传》

    余之手摹也。——韩愈《画记》

    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韩愈《毛颖传》

    六朝人尚字学,摹临特盛。——《琅琊代醉编》

    (3) 又如:摹帖(摹字。描摹法帖);摹版(翻刻的版本);摹印(摹拓);摹肖(依样复制);摹勒(依样描字刻石;描摹勾勒)

    (4) 仿效

    若是,三代不摹,圣人未可师也。——范晔《后汉书》

    (5) 又如:摹习(仿效;学习);摹勒(模仿);摹调(模仿调弄);摹袭(模仿沿袭);摹窃(模仿剽窃)

    (6) 描写,描绘

    谁能摹暂离之状,写永诀之情乎?——江淹《恨赋》

    (7) 又如:摹画(描画,描绘);描摹(用语言文字表现人或事物的形象、情状、特性等)

    英文翻译

    trace, copy, duplicate; pattern

    方言集汇

    ◎ 粤语:mou4
    ◎ 客家话:[东莞腔] mo2 [海陆丰腔] mo1 mu2 [梅县腔] mu2 [宝安腔] mu2 mo1 [客英字典] mo2 mu2 [台湾四县腔] mo1 mu2 [客语拼音字汇] mo2
    ◎ 潮州话:m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莫胡平聲開口一等mumo/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