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皇

zhāng huáng [zhang huang]
繁体 張皇
注音 ㄓㄤ ㄏㄨㄤˊ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张皇 zhānghuáng

(1) 惊慌;慌张

神色张皇
alarmed; flurred

(2) 夸大;显耀

描写失之张皇
exaggerate

(3) 猖狂;轻狂

extremely frivolous

引证解释

⒈ 张大;壮大。

《书·康王之诰》:“张皇六师,无坏我高祖寡命。”
孔传:“言当张大六师之众。”
唐陆贽《诰赐尚结赞第三书》:“遣使来往,足得商量;张皇师徒,是何道理!”
孙中山《和平统一之通电》:“未有张皇武力,滥行招募,而可纵言和平而餂人者。”

⒉ 显扬;使光大。

唐韩愈《进学解》:“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五:“人有满腔书卷,无处张皇,当为考据之学,自成一家。”
鲁迅《热风·估<学衡>》:“夫文者,即使不能‘载道’,却也应该‘达意’,而不幸诸公虽然张皇国学,笔下却未免欠亨,不能自了,何以‘衡’人。”

⒊ 势盛貌。

唐柳宗元《咏三良》:“霸基弊不振, 晋楚更张皇。”
宋杨万里《霰》诗:“雪花遣霰作前锋,势颇张皇欲暗空。”
明彭时《彭文宪公笔记》:“土达蒲四纠众造反,劫掠四出,势甚张皇。”

⒋ 夸张;炫耀。

唐陆贽《兴元论解萧复状》:“朕比缘李怀光兇狂,权且就此迴避。山南既与京畿接近,指麾兵马,日望收城。今萧復劝朕令幸江陵,表状之中,张皇颇甚。”
《宣和遗事》后集:“王云张皇贼势,动輒以彼强我弱为辞,迫胁亲王,略无君臣之礼。”
明刘元卿《贤奕编·仙释》:“盖犹窶人丐子,偶见富贵家服饰华靡,便为张皇夸詡。”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夏》:“某自念监生卑贱,非车服炫耀,不足震慑曹属。於是益市舆马;又遣鬼役以彩舆迓其美妾……帝君曰:‘区区一郡,何直得如此张皇。’”

⒌ 铺张。

《廿载繁华梦》第四回:“这时周府里,因放着丧事,只怕旁人议论,度岁时却不甚张皇,倒是随便过了。”
沈从文《大小阮》:“小阮平时很会玩花样,要钱用时向家里催款,想得出许多方法。这次用钱未必不是故作张皇把钱骗去作别的用途。”

⒍ 高大;堂皇。

《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义期间的记载和战况报道》:“君不见门墙新第极张皇,贼党旗枪两面防。”

⒎ 惊慌;慌张。

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三:“倘失措急索,则不可復得,徒张皇耳!”
明王鏊《震泽长语·国猷》:“何乃遽自张皇,不敢发一矢,二帝自幸其营,为虏人席卷而去,诚可恨也。”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画壁》:“女大惧,面如死灰,张皇谓朱曰:‘可急匿榻下。’”
沙汀《土饼》:“当人们都沉默下来的时候,她却带点张皇问道:‘真的容易卖么?’”
茅盾《子夜》九:“我还觉得租界当局太张皇,那么严重警戒,反引起了人心恐慌。”

⒏ 即餦鍠。食品名。

《急就篇》卷二:“饊之言散也,熬稻米饭使发散也,古谓之张皇,亦目其开张而大也。”
王应麟补注:“《楚辞》有餦鍠,音张皇。注:餳也,以蘖熬米为之,亦谓之飴。”

张皇的国语词典

扩大、壮大。

张皇的网络释义

张皇

  • 张皇[zhāng huáng]
  • [释义]1.惊慌;慌张 2.夸大;显耀 3.猖狂;轻狂
  • 词语,常见的意思为惊慌失措,同时也有炫耀、轻狂的意思。词目:张皇拼音:zhāng huáng词义:1、张大;壮大。 2、显扬;使光大。 3、气势盛。 4、夸张;炫耀。 5、铺张。 6、高大;堂皇。 7、惊慌;慌张。 8、同“餦锽”,食品名。近义词:惊慌失措,张皇失措,惴惴不安,手足无措,惊惶失措,不知所措。反义词:从容不迫,处之泰然,泰然自若。
  • 张皇造句

    他带着张皇失措的神情回到他们聚集的房间。
    不管风浪多大,他也不会张皇失措的。
    教室里同学们为正燃烧的大火张皇失措。
    不管风浪多大,我们切忌不要张皇失措。
    他跟她说了些什么使她这么张皇失措?
    当同学在操场摔倒时,他大哭大叫,使我张皇失措。
    我军的奇袭使敌人张皇失措。
    小明打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拳影,小华并没有显得张皇失措,反而镇定自若,一闪躲了过去。
    突如其来的事故,让大家有一点张皇失措。
    八路军出其不意的反击,使敌人有些张皇失措。
    不管风浪多大,他永远不会张皇失措的。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课堂上面对何种情况他都会沉着应对,不会张皇失措。
    上课我在玩手机,老师突然看见走了过来,我张皇失措的吧手机递给了同桌。
    而且经常要有危机感,那么一旦遇到倒霉、失意、落魄的情况,就不会张皇失措了。
    你看他胁肩谄笑,趋前退后,张皇失措。
    面对这样的爱,我总是心疼的张皇失措。
    在考试遇到自己不会的题,难免会张皇失措。
    老头子越是张皇失措,船却越是开不动。
    不管风险有多大,他都不会张皇失措的。
    突如其来的事故让大家张皇失措。

    汉字详情

    zhāng [zhang]
    部首: 312
    笔画: 7
    五笔: XTA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PO
    四角: 1223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弓,长声。本义:把弦安在弓上)

    (2) 同本义 。与“弛”相对

    张,施弓弦也。——《说文》

    一张一弛。——《礼记·杂记》

    鲁琴张字子开。——《左传·昭公二十年》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墨子·亲士》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老子》

    既张我弓,既挟我矢。——《诗·小雅·吉日》

    (3) 又如:张满(张弓使满)。又指紧弦,拉紧乐器上的弦

    黄金杆拨紫檀槽,弦索新张调更高。——唐· 张籍《宫词》

    (4) 又如:张瑟(调整瑟上的弦);张弦(安上琴弦;绷紧琴弦)

    (5) 开弓;拉弓弦

    更张空弦。——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6) 又如:张弓设箭(拉弓射箭。比喻使用武力);张弓(拉弓;弦拉紧的弓)

    (7) 张开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荀子·劝学》

    琴瑟张而不均。——《荀子·礼论》

    左右欲刃相如, 相如张目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张口承之。——《后汉书·张衡传》

    (8) 又如:张牙欠口(张开嘴巴);张眼(睁大眼睛);张牙(张口露牙);张唇植髭(唇吻开合。形容滔滔不绝地论列是非的样子);张袂成阴(张开袖子能遮掩天日。形容人多)

    (9) 张挂(展开挂起)

    罗帱张些。——《楚辞·招魂》

    张缇绛帷,女居其中。——《史记·滑稽列传》

    日张屈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张黄盖拥纛。——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10) 又如:张旃(展开、张挂起赤色曲柄的大旗);张卖(张挂出卖)

    (11) 张贴 。如:张示(张贴或张挂起来让大家看);张布(张贴公布)

    (12) 展开

    张尾伸须。——《聊斋志异·促织》

    (13) 又如:张翅膀;张网;张畤(延展耸立);张开双臂;张动(伸展舞动);张眉(舒展眉毛);张眉努眼(指善于作态);张眉努目(喻粗犷浅露)

    (14) 设网捕捉

    原来徱兔李吉,正在那山坡下张兔儿。——《水浒传》

    (15) 又如:张捕(张网捕捉)

    (16) 张设(部署;设置)

    张,施也。——《广雅·释诂三》

    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战国策·秦策一》

    当日杀牛宰马,大张筵席。——《三国演义》

    张筵列鼎。——清· 周容《芋老人传》

    (17) 又如:张设(陈设);张疑(设置疑兵);张筵(设宴);张所(布置朝见之所);张事(张设帷幕之事)

    (18) 看;望

    我张着姐姐哩。——《西厢记》

    (19) 又如:张亲(看望亲戚);张着眼错(趁人不注意);张个眼慢(趁人不注意);张人眼错(趁人不注意);张头望颈(伸长脖子张望);东张西望;张看(张望观看)

    (20) 布满,充满

    火尽燎,烟焰张天。——《金史·乌春传》

    (21) 又如:张天(布满天空)

    (22) 增强,扩大

    臣欲张公室也。——《左传·昭公十四年》

    (23) 又如:张吾军(壮大自己的声势)

    (24) 夸张;夸大

    虚张异类,托有于无。——唐· 皇甫谧《三都赋序》

    (25) 又如:虚张声势

    名词

    (1) 主張

    那婆子聽得叫,失张失志,出去迎接來叫的官人。——《清平山堂話本》

    (2) 又如:张智(主意;主张);张主(主张;主意;做主张;拿主意)

    (3) 商店開张 。如:新张大喜

    (4) 星名 。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雀七宿的第五宿,有星六顆

    (5) 汉代諸侯囯名 。在今河南省任縣西南

    (6) 姓

    张氏藏书。—— 清. 袁枚《黄生借书説》

    量词

    (1) 一种或一类中的一件

    鸟杌千张。——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几张仿古的漂亮的柚木桌;三张报;一张桌子;一张弓

    英文翻译

    stretch, extend, expand; sheet

    方言集汇

    ◎ 粤语:zoeng1
    ◎ 潮州话:ziang1(chiang) diên1/dion1(tieⁿ) ,<姓>(tieⁿ)

    宋本广韵

    huáng [huang]
    部首: 501
    笔画: 9
    五笔: RG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AMG
    四角: 261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金文,象灯火辉煌形。上面的三点,象灯光参差上出之形;中间的部分象灯缸;下面的“土”是灯柱。“皇”即“煌”的古字。本义:灯火辉煌)

    (2) 同本义

    服其命服,朱芾斯皇。——《诗·小雅·采芑》

    騐皇者,煌煌也。——《书·帝命》

    (3) 大

    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王者,三皇大君也。——《说文》

    建用皇极。——《书·洪范》

    上帝是皇。——《诗·周颂·执竞》

    (4) 又如:皇祜(大福);皇业(大业;帝王的事业);皇道(大道);皇竹(大竹名)

    (5) 美好

    皇,美也。——《广雅·释诂一》

    继序其皇之。——《诗·周颂·烈文》。传:“美也。”

    皇以间之。——《诗·周颂·桓》

    (6) 又如:皇土(美土);皇直(美好忠直);皇想(美好的怀念)

    (7) 通“遑”。空闲的;有闲暇的

    不皇出矣。——《诗·小雅·渐渐之石》

    不皇朝矣。

    不僭不滥,不敢怠皇,命以多福。——《左传·哀公五年》

    孤与其二三臣悼心失图社稷之不皇。——《左传·昭公七年》

    (8) 又如:皇宁(闲适;安闲);皇暇(空闲;闲暇)

    (9) 通“惶”

    大臣皆皇惧而退。——宋·佚名《新编五代史平话》

    (10) 又如:皇惧(恐慌害怕);皇遽(惊恐);皇骇(惊慌;恐惧);皇乱(惊慌失措)

    (11) 黄白色

    皇驳其马。——《诗·豳风·东山》

    (12) 又如:皇驳(黄白色与赤白色)

    名词

    (1) 指天

    思皇多士。——《诗·大雅·文王》。传:“天也。”

    皇霸。皇者天也。——《风俗通》

    (2) 又如:皇命(天命);皇穹(犹皇天);皇门(天门);皇皇天帝(天)

    (3) 指天神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楚辞·九歌·东皇太一》

    (4) 又如:皇天上帝(天帝,上帝);皇公(天帝);皇穹(指天帝);皇祗(天神与地神的并称)

    (5) 君主,天子,皇帝

    皇丈受天子之富贵。——元·佚名《武王伐纣平话》

    (6) 又如:皇统(历代帝王相传的世系);皇丈(皇帝的岳父);皇极(帝王治世的准则);皇太孙(太子死,以太子的儿子为皇储,称为皇太孙)

    (7) 旧时对封建王朝的尊称 。如:皇图(封建王朝的版图。亦指封建王朝);皇廷(朝廷);皇纲(朝廷的纲纪);皇维(朝廷的纲纪;王法)

    (8) 对已去世的父母或祖父母的尊称 。如:皇考(对亡父的尊称);皇姑(对丈夫亡母的尊称);皇祖(远祖,称高祖以上的祖先);皇舅(女子称丈夫的亡父);皇妣;皇祖考;皇祖妣

    (9) 鸟名。凰的古字。传说中的雌凤 。如;皇鸟(传说中的雌凤);皇翼(凤凰的羽翼。借指笙管)

    (10) 冠名 。如:皇冠

    (11) 对神明的敬称

    伏羲、 女娲、 神农为三皇。——《春秋·元命苞》

    (12) 又如:皇祗(地神);皇娲(指女娲氏);皇羲(指伏羲氏);皇娥(传说中古帝少昊的母亲)

    (13) 姓

    动词

    (1) 匡正

    皇,正也。——《释言》

    四国是皇。——《诗·豳风·破斧》

    皇我万民。——《穆天子传》

    (2) 通“迋”。往

    先祖是皇。——《诗·小雅·信南山》

    英文翻译

    royal, imperial; ruler, superior

    方言集汇

    ◎ 粤语:wo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ong2 [客英字典] fong2 [沙头角腔] wong2 fong2 [梅县腔] fong2 wong2 [海陆丰腔] fong2 [宝安腔] fong2 [陆丰腔] fong3 [东莞腔] wong2 [客语拼音字汇] f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光唐合平聲合口一等ɣuɑŋghuang/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