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父

shì fù [shi fu]

词语释义

不言而喻,指子女杀害自己的父亲,有大不孝、凶残等意。是十恶不赦之罪。

弑父造句

由于各种含糊其词的旁证都指向菲利浦,他很快就被拘捕并因弑父罪遭到指控。
虽然他弑父继位,杀人无数,但他却是一位心底善良软弱而爱才如命的君主,也正是因为他对爱臣的心软纵容,为他以后的灭亡留下伏笔。
奥地利的卡洛斯:西班牙王位继承人。其父腓力二世有意任命一新继承人,卡洛斯被判犯有密谋弑父罪后神秘地死亡。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国的男孩子在心理成长方面根本没过“弑父娶母”这一关。“在这个阶段上,男孩是完全与妈妈认同,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是‘男人’而必须和爸爸抢女人。”没过这一关,中国男人的心理后遗症就是一直特别幼稚,特别脆弱。
在封建社会,子弑父、父杀子、兄弟互相残杀的事,史不绝书。
杀兄弑父,荒淫无度那是小儿科,重用小人远离忠良事入门级,叶青誓要打造一个佞臣的国度,我的国家应该战乱四起,征伐不休才能填补那么多神位吧!
师父他老人家眸子亮晶晶地闪着,变出个童音:“可以吗可以吗?”,皆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发誓他若继续用这嗓门说话,我便大义灭亲地弑父。
他在卧室的墙上写了两个大字:“弑父”。
有多少快乐是被强盗、弑父者和暴君享受的啊。
史臣论般以子弑父,千古大变;然景公淫于子妇,自取悖逆,亦不能无罪也。
历代皇帝在这一问题上都非常犯难,弟弑兄,子弑父,勾结大臣,交通宦官,制造假相,可以说皇子争当皇帝是无所不用其极。
人类天生具有“弑父情结”,从一出生,他就注定要和父亲展开斗争,以摆脱被统治、被支配的地位,争取独立自由的权利,进而掌握家庭的主导权和社会的主动权。弗洛伊德。
这个解构过程实际上我们可以把它视为一种“弑父”情结冲动。
张云天二赴泰山,苏成成蓄念弑父。
要知道,整个大汉,可是以孝治国的,虽然只是养父子关系,可只要沾上父子关系,就上下尊卑有序,长幼有别,弑父,在哪朝哪代,可都是被人口诛笔伐的罪行。
在真相大白,弄清到底这人犯了偷窃之罪,还是有弑父之恶,或者仅仅是个违规者之前,他们会说:“可怜的家伙啊!”,再不就是略有些钦羡,“不错,他是个海盗。”。
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旦一夕之故也,其渐久矣。
如何处理弑父或弑母罪案鲜明地证明了中国人的负责理论。
没有亲手弑父的不甘心也缓解了一点吧,绮礼。吉尔伽美什。
伍建章是隋朝开国的九大元勋第一位,因为功高盖世,被大隋开国皇帝杨坚封为忠孝王,后来,杨广弑父篡位。

汉字详情

shì [shi]
部首: 341
笔画: 12
五笔: QSAA
仓颉: KDIPM
四角: 4394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杀,式声。本义:古代统治阶级称子杀父、臣杀君为“弑”)同本义

弑,臣杀君也。——《说文》

凡自虐其君曰弑,自外曰戕。——《左传·宣公十八年》

放弑其君则残之。——《周礼·大司马》

君臣未尝相弑也。——《礼记·明堂位》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弑虐(指弑君);弑君;弑母

英文翻译

to kill one's superior

方言集汇

◎ 粤语:si3
◎ 客家话:[梅县腔] she5 [台湾四县腔] sii5 [客英字典] shi5 [陆丰腔] shi5 [海陆丰腔] shi5 [宝安腔] si5
◎ 潮州话:ci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式吏去聲開口三等ɕĭəsjih/sjioh
fù,fǔ [fu]
部首: 411
笔画: 4
五笔: WQU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CK
四角: 804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多附缀于表字后面

维师尚父,时维鹰扬。——《诗·大雅》

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 眜。——《春秋》

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父知之乎?(父:老先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3) 又如:渔父;田父

(4) 通“甫”。开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老子·四十二章》

(5) 又如:教父(教戒的开始)

(6) 天。古人以为天地生万物,故称天为“父”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呼母。——《易·说卦》

动词

(1) 通“捕”( )。捕捉,捉拿

徒以而富(通福)之,父系而伏之。——《管子·侈靡》

(2) 另见

名词

(1)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右手持棒之形。意思是:手里举着棍棒教子女守规矩的人是家长,即父亲。本义:父亲)

(2) 同本义

(3) 某人直系血统的上一代男性

父,家长举教者。——《说文》

生曰父,死曰考。——《礼记·曲礼》

(4) 又

见父之执。疏:“父执,谓执友与父同志者也。”

父母者,人之本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父至尊也。——《仪礼·丧服传》

(5) 又

父子手足也。

父者子之天也。

乾为父。——《易·说卦》

父者,家之隆也。——《荀子·致仕》

孙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世说新语·言语》

(6) 又如:父执(父亲的朋友);父祖(父亲和祖父);父宗(父亲的继承人);父艰(父丧。同父忧);父任(儿子因父亲任官而得官职);父执(父亲的朋友);父族(父亲的亲族);父业(父亲的事业)

(7) 对某一种大事业的创始者的尊称。如:国父;革命之父;氢弹之父;原子能之父

(8) 指万物化生之本

乾为父。——《易·说卦传》

(9) 又如:父天(以天为父);父母国,父国,父母之邦(祖国)

(10) 对和父亲同辈的男性亲属的称呼。如:伯父;叔父;祖父;父老。后亦以称姻亲中的长辈。如:舅父;姨父;岳父

(11) 古代天子、诸侯对同姓长辈的称呼

以速诸父。——《诗·小雅·伐木》

(12) 亦指与雏、崽有直接血缘关系的禽兽中的雄性 。如:父马(雄马)

(13) 上古对官长的称呼。宋时,羌、西夏等少数民族对汉族官长亦尊称“父” 。如:父师(太师。上古三公之一);父舅(古代天子对诸侯的称呼。同姓诸侯称父,异姓的称舅)

动词

(1) 行为像个父亲 。如:父事(把别人当做父亲一般对待)

(2) 另见

英文翻译

father; KangXi radical 88

方言集汇

◎ 粤语:fu2 fu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fu5 [东莞腔] fu5 [陆丰腔] fu5 [梅县腔] fu5 [台湾四县腔] fu5 [宝安腔] fu3 [海陆丰腔] fu5 [客语拼音字汇] fu4 [客英字典] f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九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方矩上聲合口三等pyox/piuup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