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

yán shēn [ yan shen]
注音 一ㄢˊ ㄕㄣ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延伸 yánshēn

(1) 延长;扩大宽度、大小、范围

延伸一条道路
把铁路延伸到另一个城市
elongate;extend;stretch

词语解释

  1. 延长伸展。

    叶圣陶 《游临潼》:“从 华清池 右边上山。土坡缓缓地屈曲地往上延伸。” 魏巍 《挤垮它》:“炮火延伸射击了,前面响起了激烈的手榴弹和机关枪声。”

引证解释

⒈ 延长伸展。

叶圣陶《游临潼》:“从华清池右边上山。土坡缓缓地屈曲地往上延伸。”
魏巍《挤垮它》:“炮火延伸射击了,前面响起了激烈的手榴弹和机关枪声。”

延伸的国语词典

从这一方延长到另一方。

如:「瓜藤不止爬满了这片篱笆,还延伸到邻家的院子里。」

延伸的网络释义

延伸

  • 动词,是指在宽度、大小、范围上向外延长、伸展。这一变化既可用在客观事物上,也可以用于抽象的诸如话题上。
  • 延伸的翻译

    英语: to extend, to spread
    德语: ausdehnen, ausweiten, sich hinziehen (V)​, sich erstrecken (V)​, etw. reicht bis zu
    法语: s'étendre

    延伸造句

    这条铁路一直延伸到我国南部。
    看着眼前的路向远方延伸,我想到自己的未来如这路一般,还很长。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这一瞬间,这条路变得那么宽阔,那么豁亮,而且没有尽头,正在向四面八方伸展,延伸到每个角落,像一条纽带,把人们紧紧地连在一起。
    生命像道路,路在延伸,那醒目的路标是人生对理想的追求。
    路旁的树木像画家的毛笔,一排一排倒插着,枝枝叶叶拘束地向上延伸。
    冬天像蘅芜清藤,霜花清高的,延伸着,思索着。
    这条幽径一直延伸到密林的深处。
    这条铁路穿越草原和沙漠,一直延伸到国境。
    生命在这样的救赎之下以尊严的姿态延伸。
    纯戏剧理论,可以延伸到电影或其它艺术创作。目前应该是没有什么其他的寓意。
    这条宽阔的道路一直笔直的向前延伸,在西部的道路上宛如一把长剑延伸数千里,然而只在一个地方弯下了,一颗高大的橡树拦住前方的剑端,怎能想象仅仅因为一颗树,银色的长龙在离树前的十几米处拐成了马蹄形,成就了西部独一的风景与谜。
    需要课外延伸的,初一数学是挺简单的,可能会让人学的课外延伸没必要,但是到了初二题目会变烦变难,如果考试的话往往一节课会来不及,这就是因为不熟练,而总有一些题目是比较难的,尤其是初二的三角形,平时的练习就非常难,所以做一些课外的很重要,老师也会不断强调的,尤其是如果你想成为尖子生的话
    愿我的散文,成为我心灵的窗口,成为你视力的延伸。让你看到我的面容,也看到我的内心;看到我的过去,也看到我的现在;看到我的欢乐,也看到我的痛苦。让散文成为你我沟通的媒介,理解的桥梁;成为思想的容器,解剖的医室。
    我的时光在静静地延伸。
    你的成长在我们的见证下,我们的生活在围绕你的世界不断延伸。
    延伸至天空,最美好的奢望。
    梦境与现实交叉后,,就延伸为现实。
    在中国关注关于对保护他人尊严的损失,焦虑或者困难的感觉等其他任何个人情感的延伸。
    笔直的公路一直延伸到远方。

    汉字详情

    yán [yan]
    部首: 227
    笔画: 6
    五笔: THP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KHYM
    四角: 124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本义

    延,长行也。——《说文》。按,字亦作“蜒”。

    蝮蛇蜒只。——《楚辞·大招》

    延颈而鸣,舒翼而舞。——《韩非子》

    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书·召诰》

    兹物苟难停,吾寿安得延!——晋· 陆机《长歌行》

    莫不延颈举踵。——《吕氏春秋·顺说》

    (2) 又如:延瞩(引颈瞩目);延望(引颈远望);延算三纪(延长寿命三十六年);延年(延长寿命);延息(延长寿命);延期(延长或推迟日期)

    (3) 假借为“引”。引入;引见;迎接

    摈者,延之日升。——《礼记·玉藻》

    主人延客祭。——《礼记·曲礼》

    出延射。——《礼记·射义》

    (4) 又如:延接(引进接待);延入(引入);延登(引入而登殿)

    (5) 拖延

    延至七年(拖延到民国七年,即公元1918年)。——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6) 又如:延挨(拖延);延俄(延迟一会儿)

    (7) 绵延 。如:延袤(绵延;连绵);延昌(绵延昌盛)

    (8) 延续

    延及孝文王、 庄襄王…国家无事。—— 汉· 贾谊《过秦论》

    (9) 又如:延寿文疏(祝寿的颂辞);延誉(称扬优点,使其名声远扬)延玩(迟延玩忽)

    (10) 蔓延

    延,遍也。——《方言十三》

    延及于平民。——《书·吕刑》

    前后邃延。——《礼记·玉藻》

    (11) 又如:延地(到处);延灼(蔓延燃烧)

    (12) 邀请;请

    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饮宴既毕,谦延 玄德于上座。——《三国演义》

    (13) 又如:延师(聘请教师);延款(延请,款待);延医(请医生)

    (14) 迎击

    秦人开关延敌。—— 汉· 贾谊《过秦论》

    形容词

    长,久

    延,长也。——《尔雅》

    延延,长也。——《广雅》

    延颈秀项。——曹植《洛神赋》

    延,年长也。凡施于年者谓之延。——《方言一》

    君亦悔祸之延。——《左传·成公十三年》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楚辞·离骚》

    英文翻译

    delay, postpone, defer

    方言集汇

    ◎ 粤语:jin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en2 [东莞腔] jen2 [梅县腔] jan2 [台湾四县腔] jen2 [客语拼音字汇] yan2 [沙头角腔] jen2 [陆丰腔] jan3 [宝安腔] jen2 [海陆丰腔] ren2
    ◎ 潮州话:iang6(ĩang) [潮州]iêng6 [潮阳]iang5 ,iang5(îa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以然仙A開平聲開口三等仙Ajenjĭɛn
    shēn [shen]
    部首: 221
    笔画: 7
    五笔: WJH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OLWL
    四角: 252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本作“申”。形声。从人,申声。本义:伸直,伸展)

    (2) 同本义

    伸,不屈也。——《说文》

    伸,展也。——《广雅》

    引而伸之。——《易·系辞上》

    君子欠伸。——《仪礼·士相见礼》。注:“志倦则见,体倦则伸。”

    熊经鸟伸。——《淮南子·精神》。注:“频伸也。”

    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手指不可屈伸。——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3) 又如:伸吭(伸长脖子);伸舒(伸展;舒展);伸不得手(插不上手;施展不开手段);伸长倘脚(方言。伸脚舒腿躺着);伸卷(将卷轴卷起和展开);伸屈(伸直与屈曲);伸歇(舒展肢体休息)

    (4) 申理;洗雪

    小事尚不伸,况大事乎?——《宋史·韩绛传》

    (5) 又如:伸雪(诉说冤情以求昭雪);伸诉(向上级官员说明情由)

    (6) 陈述,表白

    第为上者不能察,使匹夫攘袂群起以伸其愤。——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7) 又如:伸问(亦作“申问”。查问,询问);伸诉(详细说明);伸覆(陈说禀告)

    英文翻译

    extend, stretch out, open up; trust

    方言集汇

    ◎ 粤语:san1
    ◎ 客家话:[陆丰腔] shin1 [梅县腔] shin1 chun1 [宝安腔] sin1 [客英字典] shin1 [台湾四县腔] siin1 cun1 [客语拼音字汇] cun1 sin1 [东莞腔] sin1 [沙头角腔] sin1 [海陆丰腔] shin1 chun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失人眞A平聲開口三等眞Asjinɕĭĕ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