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

yā suō [ ya suo]
繁体 壓縮
注音 一ㄚ ㄙㄨㄛ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压缩 yāsuō

(1) 加以压力,以减小体积、大小、持续时间、密度和浓度等

compress

词语解释

  1. 加上压力,使体积或范围缩小。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四章八:“各兄弟部队紧密地配合起来把敌人从 三岔湾 四面的沙梁上,压缩到 三岔湾 村里。”如:压缩空气。

  2. 减少。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写在前边》:“考虑再四,决定压缩,而别的比较新的材料也无法堆砌上来,只好另订计划。” 赵树理 《实干家潘永福》:“秋收时节,各个水利、基建工地要把劳力压缩一部分回农村去收秋。”

引证解释

⒈ 加上压力,使体积或范围缩小。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四章八:“各兄弟部队紧密地配合起来把敌人从三岔湾四面的沙梁上,压缩到三岔湾村里。”

如:压缩空气。

⒉ 减少。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写在前边》:“考虑再四,决定压缩,而别的比较新的材料也无法堆砌上来,只好另订计划。”
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秋收时节,各个水利、基建工地要把劳力压缩一部分回农村去收秋。”

压缩的国语词典

施加压力,使体积或范围缩小、减少。

压缩的网络释义

压缩 (计算机术语)

  • 压缩是一种通过特定的算法来减小计算机文件大小的机制。这种机制是一种很方便的发明,尤其是对网络用户,因为它可以减小文件的字节总数,使文件能够通过较慢的互联网连接实现更快传输,此外还可以减少文件的磁盘占用空间。
  • 压缩 (汉语词语)

  • 通过对某一物体施加压力导致其产生一定量的形变。
  • 压缩造句

    基建压缩虽与我们这一行没有直接关系,但自此之后,生意一落千丈,真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你将人性的自私压缩到最小。
    政府机关的改革要压缩庞大的机构,精简多余的人员。
    这个单位的人员还需压缩。
    语文课既然主要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
    接下来,我研究的是压缩比。
    我的收藏集”存贮区被损坏压缩主媒体剪辑库目录可能修复该问题。
    我们生产标准的压缩弹簧,锥形弹簧和柱形弹簧,有开放式的,闭合式的,接地的,如有需求,也有特殊的端口。
    大型主舱与钢丝网压缩系统和两个大型拉链网车厢内盖。
    双向斜盘式压缩机是汽车空调系统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压缩机。
    风钻的发明这种工具用压缩空气在岩石中打洞。
    当这颗卫星做螺旋运动逐渐接近土星时,引潮力会不断拉伸和压缩卫星的冰状外壳,将其剥离成块状,形成一个比现在的土星环还要大一千倍的环。
    替代坡莫合金和铁氧体,广泛应用于开关电源磁放大器、尖峰抑制器、饱和电抗器、脉冲压缩器、磁珠等方面。
    转换为多元压缩机转换管理,格式。
    作为图像有损压缩的方法之一,矢量量化的压缩比极大。
    没有辛苦,就不会有收获。我是把别人睡觉和喝水的时间都压缩在工作和学习上,一直跑在时间前面的。
    下载这个文件之后,对其进行解压缩。
    凶恶每"战胜"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压缩了一次,因为它宣告了自己的丑恶。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它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因为它宣扬了自己的光明。
    针对弹载视频图像在战场中的应用背景,分析了在进行弹载图像信源压缩编码时对图像分辨率及帧频的特殊处理要求。
    本文给出了两组一元变截面不定常可压缩完全气体等熵流的解析解。

    汉字详情

    yā,yà [ya]
    部首: 206
    笔画: 6
    五笔: DFYI
    五行:
    仓颉: MGI
    四角: 71213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土,厌声。本义:崩坏)

    (2) 同本义

    压,坏也。——《说文》

    侨将压焉。——《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吾惧压焉。——《国语·鲁语》。注:“笮也。”

    壤压之变。——欧阳修《新唐书》

    (3) 又如:压溺(土崩和水淹)

    (4) 从上往下增加重力,加压

    千朵万朵压枝低。——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

    (5) 又如:压肩叠背(肩靠肩背挨背,形容人群拥挤);压山探海(形容人数众多);压尺(用金属或玉石做成的压纸用的尺状文具);压枝(果实多,把树枝压低)

    (6) 压抑,压制;逼迫

    举杰压陛。——《楚辞·大招》

    予以大国压之。——《公羊传·文公十四年》

    克压帝心。——《繁阳令杨君碑》

    陵压百姓。——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压倒(压服;制服);压良为贱(掠买平民子女为奴婢)

    (8) 杀

    且臣闻齐、 卫先君刑马压羊。——《战国策》

    (9) 又如:压羊(杀羊)

    (10) 逼近

    楚晨压 晋军而陈。——《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11) 又如:压黑(临近天黑的时候);压山(方言,谓日将落山)

    (12) 超越;胜于

    声不能压当世。——柳宗元《与萧翰林俛书》

    (13) 又如:压倒元白(指诗文超过著名诗人白居易和元禛);压轴戏(亦称压台戏,压轴子,指一次戏曲演出中的倒数第二个节目(最后的一出戏叫大轴子);现多指一台戏中放在最后的一出,谓其质量最高,表演最精彩,足以压住全台)

    (14) 覆盖,笼罩

    覆压三百余里。——杜牧《阿房宫赋》

    (15) 又如:压纽(覆压在璧纽上);压覆(埋没;困顿);压蔓,压青(把绿肥作物或采集的野草、树叶埋在田地里做肥料)

    (16) 镇住

    就安排筵席,一者与夫人压惊,二者庆贺这玉梳。——《古金杂剧》

    (17) 又如:压物(镇压邪魔之物);压镇(镇服);压车(谓随车保护或坚守)

    (18) 同“押” 。如:压契(做抵押凭证的文契)

    (19) 盖印 。如:压脚图书(压脚章);压脚章(盖在字画下角的印章)

    (20) 预付 。如:压礼(事成之前预付的财礼)

    (21) 下 。如:压宝

    名词

    (1) 压力

    (2) 某物作用于其直接接触的另一物上的力。如:水压

    (3) 一切对相反力的冲力;分布在地面上的一种冲力。如:血压;气压

    (4) 另见

    (2) 另见

    英文翻译

    press; oppress; crush; pressure

    方言集汇

    ◎ 粤语:aat3 ngaat3

    宋本广韵

    suō,sù [suo,su]
    部首: 332
    笔画: 14
    五笔: XPWJ
    姓名学:
    仓颉: VMJOA
    四角: 23162

    详细解释

    suō

    动词

    (1) (形声。从糸( ),宿声。糸,细丝,与绳索有关。本义:捆束)

    (2) 同本义

    其绳则直,缩版以载。——《诗·大雅·緜》

    缩,乱也。——《说文》。朱曰:“ 许书之乱字皆治也,理也。此说解及尔雅之乱,正谓治理。”

    磬阶闲缩霤。——《仪礼·乡饮酒礼》

    十纯则缩而委之。——《仪礼·乡射礼·大射仪》

    绞横三缩一。——《仪礼·士丧礼》

    冠缩缝。——《礼记·檀弓》

    布绞缩者一。——《礼记·丧大纪》

    (3) 收缩

    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慄。——宋· 苏轼《教战守》

    (4) 又如:缩栗(冷缩颤栗);缩气(收敛气焰);缩瑟(瑟缩。畏缩貌);缩首(点头)

    (5) 退缩;退,减

    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6) 又如:缩恧(因羞惭而畏惧瑟缩。恧,惭);缩伏(畏惧屈服);缩退(畏缩退却);缩栗(形容畏惧颤朒;枝叶枯萎)

    (7) 节约,节省 。如:节衣缩食

    (8) 亏欠,不足

    由是以天下公赋为人君私藏,有司不复得窥其多少,校其赢缩。——《资治通鉴·唐·大历十四年》

    (9) 又如:缩囊(日渐贫困);缩腹(忍受饥饿)

    (10) 滤酒去渣

    缩酌用茅,明酌也。——《礼记·郊特牲》

    (11) 又如:缩酒(古代祭祀时,捆束包茅立于前,灌酒于茅束,酒渗而下,视为神饮,名为缩酒,一说为滤酒去掉渣滓)

    (12) 取,采取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出,胡美之焉。——《国语·楚语》

    (13) 又如:缩弗转(方言。收不回);缩屋称贞(称颂人在妇女有危难时,能守礼而不加侵犯凌辱之词。按:缩屋而继之,指薪尽,又拆取屋木以继)

    名词

    (1) 姓

    (2) 另见 (缩砂密)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contract, draw in, reduce

    方言集汇

    ◎ 粤语:suk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