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愈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康复痊愈。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三国》:“有婴疾病欲祈康愈者,涂香散华,至诚归命,多蒙瘳差。”《宋史·礼志二五》:“太上皇帝虽未康愈,宫中亦行三年之制。”
引证解释
⒈ 康复痊愈。
引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三国》:“有婴疾病欲祈康愈者,涂香散华,至诚归命,多蒙瘳差。”
《宋史·礼志二五》:“太上皇帝虽未康愈,宫中亦行三年之制。”
康愈的网络释义
康愈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康为穅的本字。从禾,康声。本义:谷皮;米糠)
(2) 同本义
康,谷皮也。——《说文》。字亦作穅。
尘垢粃穅。——《庄子·逍遥游》
亦食穅何覈耳。——《汉书·陈平传》
播康迷目。——《庄子·天运》
(3) 五路通达的大路,泛指大路
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尔雅》
公驱及之康内。——《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微服游于康衢。——《列子·仲尼》
(4) 姓
形容词
(1) 安乐,安定
民康乐。——《礼记·乐记》
无己大康,职思其居。——《诗·唐风·蟋蟀》
上下和洽,海内康平。——《汉书·宣帝纪》
日康娱以自忘兮。——《楚辞·离骚》
(2) 又如:康乐(安乐);康阜(安和富足);康娱(欢娱安乐);康福(安乐,富裕)
(3) 健康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康健(安康强健);康胜(康健安泰);康宁(健康平安)
(5) 太平;安宁
海、 沂之康,实赖 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晋书》
(6) 又如:康时(太平盛世);康乂(安治,太平无事。乂:治理);康适(安适,安舒);康日(谓太平岁月)
(7) 丰足;富裕
迄用康年。——《世说新语·周臣臣》
(8) 又如:康年(丰年)
(9) 四通八达的;四面八方的
为开第康庄之路。——《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酌彼大康。——《世产新语·小甫宾》
(10) 又如:康衢(通向四面八方的宽阔大路);康功(平整道路之事);康庄;康逵(康庄大道);康途(康衢,犹坦途,大道。指生死之道);康爵(一说大的酒杯)
(11) 空
酌彼康爵,以奏尔时。——《诗·小雅·宾之初筵》
斡弃周鼎兮宝康瓠。——《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2) 又如:康瓠(空酒器,比喻腹中空空的庸才)
动词
(1) 褒扬;赞美
康周公,故以赐 鲁也。——《礼记》
(2) 使安定
文王康之。——《荀子·王制》
(3) 又如:康护(安定维护);康隆(使安定兴盛)
(4) 安抚 。如:康救(安抚拯救);康惠(安抚惠爱);康济(安抚救济)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ong1 [陆丰腔] kong1 [梅县腔] kong1 [东莞腔] kong1 [客语拼音字汇] kong1 [台湾四县腔] kong1 [宝安腔] kong1 [海陆丰腔] ko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康 | 苦岡 | 溪 | 唐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一等 | 宕 | 唐 | kʰɑŋ | khang/qang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心,俞声。本义:病好了。这个意义后来又写作“瘉”、“癒”) 同本义
瘉,病瘳也。——《说文》
幸上病瘉。——《汉书·卢绾传》
至日中间差瘉。——《汉书·李寻传》
周王病瘉。——《战国策·周策》
武益愈。——《汉书·李广苏建传》
因天气和暖,黛玉之疾渐愈。——《红楼梦》
兼旬愈。——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愈合(伤口长好)
动词
胜过
一暴之功,犹愈于十日之寒也。——清· 顾炎武《与潘次耕札》
副词
(1) 更加;越发
政事愈蹙。——《诗·小雅·小明》
愈束缚牢甚。——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闻而愈悲。——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雪愈甚。——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入之愈深。——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我愈觉得这些孩子可爱了;家乡离我愈近了;愈更(更加);愈扇(更加发扬);愈愈(益甚);愈出愈奇(越来越奇异)
(3) 连用,与“越…越…”义同 。如:风愈刮愈大;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愈残酷,人民的反抗就愈强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5 [东莞腔] ji3 [客英字典] ji5 [陆丰腔] ji3 [客语拼音字汇] yi4 [宝安腔] ji3 [沙头角腔] ji5 [海陆丰腔] ri3 ri5 [台湾四县腔] ji3 ji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庾 | 以主 | 以 | 虞 | 上聲 | 麌 | 合口三等 | 虞 | 遇 | jyox/juu | jĭ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