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孽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妃妾所生之子。犹树有孽生,故称。
《公羊传·襄公二十七年》:“执鈇鑕,从君东西南北,则是臣僕庶孽之事也。” 何休 注:“庶孽,众贱子,犹树之有孽生。”《史记·商君列传》:“ 商君 者, 衞 之诸庶孽公子也。”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二书》:“譬犹父有重病,庶孽知医,虽不得汤药亲尝,亦欲将验方呈进。”
引证解释
⒈ 妃妾所生之子。犹树有孽生,故称。
引《公羊传·襄公二十七年》:“执鈇鑕,从君东西南北,则是臣僕庶孽之事也。”
何休注:“庶孽,众贱子,犹树之有孽生。”
《史记·商君列传》:“商君者, 衞之诸庶孽公子也。”
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譬犹父有重病,庶孽知医,虽不得汤药亲尝,亦欲将验方呈进。”
庶孽的国语词典
庶,长男以外的儿子。孽,妾所生的儿子。庶孽指众子。
庶孽的网络释义
庶孽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众多
庶,屋下众也。——《说文》
既庶且多。——《诗·大雅·卷阿》
明庶风至。——《春秋考异郵》
庶众也。——《尔雅》
庶明厉翼。——《书·皋谟》
制义庶乎以行之。——《国语·周语》
寒暑不时,以伤庶物。——《庄子·渔夫》
且地学之家,历验各种僵石,知动植庶品,率皆递有变迁。——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2) 又如:庶常(众多有养德的官员);庶类(众多物类);庶官(百官,众官);庶士(众士,多士;军士);庶事(诸事,众事);庶草(百草众草);庶征(许多迹象);庶尹(百官之长。同“庶正”);庶卉(众草);庶兄弟(众兄弟);庶邦(诸侯众国)
(3) 各种
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 欧阳修《祭石曼卿文》
(4) 又如:庶羞(各种佳肴);庶政(一切政务,各种政务);庶僚(朝中百官);庶吉士(官名。翰林院的庶常馆,选擅长文学书法之新进士,入院学习,称之);庶绩(各种功绩,众多的功业)
(5) 几乎,将近,差不多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孟子·梁惠王下》
(6) 又如:庶可(差不多可以)
名词
(1) 百姓;平民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唐· 杜甫《丹青引》
三后之姓,于今为庶,王所知也。(三后:夏、商、周三代帝王。)——《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2) 又如:庶黎(平民,百姓);庶女(平民的女儿);庶萌(众民,百姓)
(3) 庶子,非嫡配所生的孩子;宗族的旁支
分势不贰,庶適(同嫡)不争。——《韩非子·八经·起礼》
天乎,仲为不道,杀嫡立庶。——《左传·文公十八年》
(4) 又如:庶孙(庶出的孙子);庶孽(妾媵之子;庶生之子);庶长(庶出的长者);庶弟(庶出之弟);庶兄(庶出之兄);庶叔(庶出之叔父)
(5) 姓
副词
(1) 也许;或许
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左传·桓公六年》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宋史·文天祥传》
(2) 又如:庶或(或许);庶报(也许可以报答);庶或(也许;或许);庶易为力(或许容易办到)
(3) 幸而,幸得
庶几哉!桔逾淮弗为枳矣。——明· 徐光启《甘薯疏序》
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班固《汉书·公孙宏传》
(4) 又如:遮定(幸得安定)
(5) 但愿,希冀
(伍举)惧而奔 郑,引领南望曰:“庶几赦余。”——《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6) 又如:庶竭驽钝(希望竭尽自己的微薄才力)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u5 [宝安腔] su5 [梅县腔] shu5 [客语拼音字汇] su4 [沙头角腔] su5 za5 [台湾四县腔] su5 [海陆丰腔] shu5 [陆丰腔] shu6
◎ 潮州话:思污3(恕)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恕 | 商署 | 書 | 魚 | 去聲 | 御 | 開口三等 | 魚 | 遇 | sjoh/sjvh | ɕĭo |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子,薛声。从子,与子孙有关。本义:庶出的,宗法制度下指家庭的旁支)
(2) 同本义
孽,庶子也。——《说文》。段注:“凡木萌旁出皆曰蘖,人之支子曰孽,其义略同。”
商君者,魏之庶孽公子也。——《史记·商君书》
独孤臣孽子(孤立之臣,庶出之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通达事理)。——《孟子·尽心上》
(3) 又如:孽长子,孽子(庶子,非正妻所生之子);孽出(庶出);孽孙(庶出之孙);孽庶(即孽子)
(4) 地位低贱的 。如:孽妾(地位低下的妾)
(5) 恶; 邪恶 。如: 孽风(恶风,妖风);孽党(邪党,奸党);孽类(丑类);孽竖(邪恶的坏人)
名词
(1) 庶子,妾所生的儿子
从君东西南北,则是臣仆庶孽之事也。——《公羊传》
(2) 罪,罪恶,罪行,严重的罪过
衅孽外乘。——清· 周容《芋老人传》
天作孽,犹可违。(违:逃避。)——《孟子》
(3) 又如:罪孽;余孽;冤孽;孽愆(罪过)
(4) 妖孽;灾害
下民之孽,匪降自天。——《诗·小雅·十月之交》
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为妖为孽。——《庄子·人间世》
蕴利生孽。——《左传·昭公十年》
(5) 又如:孽牙(孽芽。祸端,灾祸的苗头);造孽;妖孽;孽畜(造孽的畜生);孽债(造孽的罪责)
(6) 后代。多含贬义 。如:孽裔(后代)
动词
(1) 忤逆,不孝顺
子爱利亲谓之孝,反孝为孽。——《新书·道术》
(2) 危害,害
圣贤之后,反而孽民。——《吕氏春秋·遇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nget7 [东莞腔] jet7 [客语拼音字汇] ngiad5 [台湾四县腔] ngiet7 ngiap7 [客英字典] ngiet7 [宝安腔] ngiet7 [海陆丰腔] ngiet7 ngiap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罗马字 |
孼 | 魚列 | 疑 | 薛B開 | 入聲 | 屑 | 開口三等 | 山 | 仙B | ngiet/ngy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