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科

zhuāng kē [ zhuang ke]
繁体 莊科
注音 ㄓㄨㄤ ㄎㄜ

词语释义

亦作'庄科'。 庄园;田产。

词语解释

  1. 见“ 庄窠 ”。

引证解释

⒈ 见“庄窠”。

汉字详情

zhuāng [zhuang]
部首: 314
笔画: 6
五笔: YF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IG
四角: 0021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兼形声。从艸,从壮,壮亦声。本义:草大)

(2) 同本义

莊,草芽之壮也。——《六书正伪》

莊,草盛貌。——《唐韵》

汉明帝名 莊, 汉世多以严字为之。《左传》、《楚莊王国》、《莊子》、《论语》、《卞莊子》,古今人表皆作严,此字从草,壮声,许不著说解,其义失传。——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3) 谨严持重

临之以庄,则敬。——《论语·为政》

师之以庄贤于丘也。——《列子·仲尼》

则季孙终身庄而遇贼。——《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4) 又如:庄论(庄重严肃的议论或说教);庄语(庄重正直的言论);庄士(端正之士;正人君子);庄色(严肃的神色)

(5) 四面八方的,四通八达的

为开第康庄之衢。——《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6) 恭敬

非礼不诚不庄。——《礼记·曲礼》。注:“敬也。”

居处不庄,非孝也。——《吕氏春秋》

(7) 又如:庄椿(祝人长寿之词)

名词

(1) 村庄,也指建在山林田野间的住宅,别墅

邻富鸡长住,庄贫客渐稀。——唐· 姚合《原上新居》

(2) 又如:王家庄;台儿庄;庄子(村庄);庄屯(清初,政府圈拨土地给各旗官兵而形成的村庄。又称屯庄)

(3) 六路通达的大路

得庆氏之木百车于庄。——《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康庄驰逐,穷巷蹋鞠。——《盐铁论·国疾》

(4) 又如康庄(康,五路通达的大路;庄:六路通达的大路。合称通达的大路);庄馗(四通八达的道路。馗,同“逵”)

(5) 庄园,皇室、官僚、地主等在乡下占据的大片土地及其建筑物

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杜工部草堂诗笺》

(6) 又如:庄吏(为地主管理田庄及收税租的人);庄奴(佃户,佃农);庄宾(指佃客、佃农);庄地(庄田)

(7) 规模较大的或做批发生意的商店 。如:庄款(在钱庄的存款);庄折(钱庄的存折);布庄;茶庄;钱庄;饭庄

(8) 庄口(专销某地货物的地方)的简称 。如:京庄、广庄即是为专销京货、广货的庄口

(9) 庄家 。如:轮流坐庄

(10) 姓。如:庄子(即庄周,约前369—前295,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的代表之一的简称)

量词

(1) 件。后作“桩”

此一庄事不敢隐讳。——关汉卿《王闰香夜月四春园》

(2) 古代云南交易用贝单位

交易用贝,一枚曰庄,四庄曰手,四手曰苗,五苗曰索。——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动词

通“妆”。打扮,修饰

靓庄刻饰。——《汉书·司马相如传》

靓庄藻野。——颜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沐浴靓庄。——《北史·隋宗室诸王传》

英文翻译

village, hamlet; villa, manor

方言集汇

◎ 粤语:zo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ong1 [梅县腔] zong1 [陆丰腔] zong1 [客英字典] zong1 [台湾四县腔] zong1 [沙头角腔] zong1 [客语拼音字汇] zong1 [宝安腔] zong1 [东莞腔] zong1
◎ 潮州话:之秧1 之安1 ,zeng1(tsurng) zang1(tsa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三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薄萌耕開平聲開口二等breng/baengbʰæŋ
[ke]
部首: 505
笔画: 9
五笔: TUF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DYJ
四角: 249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禾,从斗。“斗”的意思是“量”。合起来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本义:品类,等级)

(2) 同本义

科,程也。——《说文》

为力不同科。——《论语·八佾》

与此同科。——《论衡·幸偶》

君歌且休听我歌,我歌今与君殊科。——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巧曹》

(3) 又如:科品(种类;等级);科荣(科第荣华);科爵(指封建王朝官员的品级爵位)

(4) 法令;刑律

三仪同科。——《太玄·玄离》。注:“法也。”

从水之科满。——《太玄·从》。注:“法也。”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科防互设(条律禁令交相设置);科文(法令条文);科令(法令;律条);科戒(修道的戒律、法规)

(6) 科举考试的科目或等第

设程试之科,重金爵之赏。——韦昭《博奕论》

(7) 又如:科分(科举中式之年份);科甲出身(由科举及第而取得入仕的资格);科法(科举取士之法);科贡(泛指科举)

(8) 条款;段落

科条既备。——《战国策·秦策》

(9) 又如:科段(指文章的段落或部分);科条(科目,项目;条例;谓分类整理成条款、纲目)

(10) 法式;规制 。如:科式(法式。指宗教仪式);科制(制度;程式)

(11) 课程或业务的分类 。如:文科;工科;理科;科本(课本,教科书)

(12) 官署或机关中按工作性质分设的部门 。如:科研所(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科业(指行业中的某一部门);科道(指科道两衙门)

(13) 指科斗文字。我国古代字体之一。以其笔划头圆大、尾细长、状似蝌蚪而得名 。如:科斗文(科斗文字);科斗字(科斗文字);科斗书(科斗文字);科斗籍(古文经籍)

(14) 传统戏剧角色的动作

鼓三通,锣三下科。——《窦娥冤》

(15) 又如:打科;笑科

(16) 草丛 。如:科生(丛生);科藤(藤的一种。可以作杖、编席、制绳索)

(17) 通“窠”。坎;坑

其于木也,为科上槁。——《易·说卦》

盈科而后进。——《孟子·离娄下》

(18) 又如:科子(坑子);科臼(窠臼);科雉(刚出窠之雉;幼雉)

动词

(1) 审理狱讼;判刑 。如:科罪(判处罪刑,依律断罪);科半(指依刑律减半判罪);科决(审理判决);科案(审理查究案件)

(2) 考较;查核 。如:科计(估量;计算);科校(稽核);科问(查问)

(3) 课税,征税

假此科敛丁口。——《聊斋志异》

(4) 又如:科派(摊派);科差(向官府缴纳的捐税和承担的差役);科敛(聚敛,收取财物)

(5) 谓参加科举考试 。如:科甲(旧时指科举);科进(通过科考取得进士出身);科诏(指关于科举的诏令)

(6) 修剪枝蔓;芟除芜秽 。如:科柏(修剪柏树。祭扫灵墓);科斧(蚕桑工具之一种。用以砍除桑树繁枝)

形容词

空虚

其于木也,为科上槁。——《易·说卦》。孔颖达疏:“科,空也。阴在内为空。木即空中者,上必枯槁。”

英文翻译

section, department, science

方言集汇

◎ 粤语:fo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o1 [陆丰腔] ko1 [梅县腔] ko1 [沙头角腔] ko1 [东莞腔] ko1 [台湾四县腔] ko1 [客语拼音字汇] ko1 [海陆丰腔] ko1 [宝安腔] k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禾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kʰuɑkhua/q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