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机

yōu jī [ you ji]
繁体 幽機
注音 一ㄡ ㄐ一

词语释义

犹玄机。奥妙之理。

词语解释

  1. 犹玄机。奥妙之理。

    唐 杨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序:“获冲用於生知,运幽机於性道。”

引证解释

⒈ 犹玄机。奥妙之理。

唐杨炯《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县学先圣庙堂碑文》序:“获冲用於生知,运幽机於性道。”

汉字详情

yōu [you]
部首: 325
笔画: 9
五笔: XXM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UVII
四角: 2277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本义

幽,隐也。——《说文》。段注:“幽,从山,犹隐从阜,取遮蔽之意。”

昆仑旁薄幽。——《太玄·中》。注:“隐也。”

雍遏不通曰幽。——《周书·谥法》

以致其幽。——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2) 退隐;潜藏

幽居而不淫。——《礼记》

南阳之弊幽。——《战国策》

(3) 又如:幽隐(隐居的贤才);幽士(幽子,幽人。幽隐之人;隐士);幽女(隐居无偶的女子)

(4) 囚禁

公侯失礼则幽。——《荀子·王霸》。杨倞注:“幽,囚也。”

栾书中行偃劫而幽之。——《吕氏春秋·骄恣》

乃幽武。——《汉书·李广苏建传》

(5) 又如:幽困(囚禁);幽杀(拘禁杀害);幽死(囚禁而死);幽劫(遭囚禁,被胁制);幽杀(囚禁处死);幽废(幽禁废黜)

(6) 隐藏 。如:幽潜(隐藏之人;隐士);幽情(深藏于内心的绵长衷情);幽悰(隐藏在内心的感情)

形容词

(1) 昏暗;阴暗

幽,微也。——《尔雅》

幽,冥也。——《小尔雅》

幽明之占。——《史记·五帝纪》

方世俗之幽昏兮。——《楚辞·惜誓》

水府幽深。——唐· 李朝威《柳毅传》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幽晦以多雨。——《楚辞·屈原·涉江》

(2) 又如:幽岩(深暗的岩洞);幽房(深暗的房间);幽室(幽暗或没有光亮的房子);幽隐(幽暗不明);幽国(政治昏暗的国家);幽暮(昏暗的傍晚);幽昧(昏暗不明)

(3) 深邃

幽,深也。——《尔雅》

入于幽谷。——《易·困》

幽幽南山。——《诗·小雅·斯干》。传:“幽幽,深远也。”

出自幽谷,迁于乔木。——《诗·小雅·伐木》

(4) 又如:幽闺弱质(闺阁中的弱女子);幽扃(深锁的门);幽谷(深谷);幽冤(深冤);幽闺(深闺。指旧时女子的卧房);幽情(深远或高雅的情思)

(5) 幽静

幽独处乎山中。——《楚辞·屈原·涉江》

青云动高兴,幽事亦可悦。——杜甫《北征》

(6) 又如:幽轩(幽静有窗的小室);幽真(幽静纯真的情趣);幽娟(幽静美好);幽敞(幽静宽敞);幽偏(静僻之处);幽坞(僻静的山坳);幽隅(僻静处);幽栖(幽僻的栖止之处)

(7) 卑微 。如:幽介(卑微孤介的人);幽仄(微贱;卑陋);幽陋(卑微);幽柔(低微柔弱)

(8) 幽雅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9) 又如:幽妍(清秀);幽秀(幽雅秀丽);幽姿(幽雅的姿态);幽致(幽雅别致)

(10) 通“黝”( yǒu)。黑色

其桑有幽。——《诗·小雅·隰桑》

再命赤靶幽衡。——《礼记·玉藻》。毛传:“幽,黑色也。”

名词

(1) 幽静隐蔽的地方

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管子》

(2) 坟墓 。如:幽宫(坟墓);幽宅(坟墓);幽阡(墓道);幽石(墓石)

(3) 阴间

九幽十八狱,无此黑暗也。——《聊斋志异》

(4) 又如:幽冥界(阴曹地府);幽孽(人死后在阴间所受的苦难);幽神(鬼神);幽阴(阴间)

(5) 幽州

东北曰幽州。——《周礼·职方式》

燕曰幽州。——《尔雅》

幽州在北,幽昧之地也。——《释名·释州国》

(6) 古地名

(7) 在今河北省北部及辽宁等地

(8) 在今北京市及所属通县、房山及河北省武清、永清、安次等县境内

英文翻译

quiet, secluded, tranquil; dark

方言集汇

◎ 粤语:jau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u2 [台湾四县腔] ju2 [梅县腔] ju2 [陆丰腔] jiu3 [客语拼音字汇] yiu1 [东莞腔] jiu1 [宝安腔] ju2 (jiu2) [海陆丰腔] riu2 [沙头角腔] jeu2
◎ 潮州话:hiun1(hiuⁿ) [澄海、饶平]hiu1(hiu) [潮阳]iu1(iu)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虯平聲開口三等ʔiəuqy/yu
[ji]
部首: 420
笔画: 6
五笔: SM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DHN
四角: 47910

详细解释

名词

(1) 木名。桤木树

机,机木。从木,几声。——《说文》

单狐之山多机木。——《山海经·北山经》。注:“似榆,可烧,以粪稻田。”

春机杨柳。——左思《蜀都赋》

(2) 通“几”。几案,小桌子

奔其机。——《易·涣》。注:“承物者也。”

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庄子·秋水》

围巾几(机)筵。——《左传·昭公元年》

(3) 又如:机杖(几案与手杖);机案(泛指案桌);机筵(几案和坐席);机榻(几案与床榻)

名词

(1) (形声。从木,幾( )声。本义:弓弩上的发射机关。按:“机”与“機”古代是两个字。“机”本木名,即桤( )木树。现在“机”是“機”的简化字)

(2) 同本义

主发谓之機。——《说文》

耳目,心之枢机也。——《国语·周语》。注:“枢机,发动也。”

施关发机。——《后汉书·张衡传》

一龙发机。

一龙机发。

机发吐丸。(机关发动吐出铜丸。)——南朝宋·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

(3) 又如:机牙(机互。弩上发箭的含矢处和钩弦制动的机件);机括(机栝。弩上发矢的机件;可开关的机械装置;圈套,计谋;机密,关键);机郭(弩上机牙的外壳);机发(谓弩机发射)

(4) 指机械,器械

在璇机玉衡。——《虞书》。马注:“机,浑天仪可旋转,故曰机。”

公输班为 楚设机。——《战国策·宋策》

(5) 又如:工作母机;电动机;起重机;柴油机;机石(古代用机械引发的石头)

(6) 捕鸟兽的机关

机,捕兽机槛也。——《后汉书·赵壹传》注

(7) 又如:机弋(泛指猎取禽兽的器械);机阱(圈套;设有机关的捕兽陷阱);机网;机槛(设机具捕鸟兽的陷阱)

(8) 指织机

验机杼始出握机矩法。——《易·通卦》

多于机上之工女。——唐· 杜牧《阿房宫赋》

(9) 又如:机绝(织锦的绝巧);机房仔(方言。清代纺织工人的俗称);机神(织机之神);机素(织机上的白绢);机梭(即机杼。指织机);机轴(织机上卷布帛的部件)

(10) 事物的关键;枢纽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资治通鉴》

(11) 又如:机门(关键,机密所在);枢机(事物的关键);机缄(原指造成事物变化的造化力量,后用以指运气);机密房(机要部门办事处所);机柄(权柄;掌握事物关键的重要手段)

(12) 事物变化之所由

皆出于机。——《列子·天问》。注:“机者,群有之始。”

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至乐》

(13) 又如:机由(契机,原由);机理(事物变化的道理)

(14) 先兆,征兆

知机其神乎。——《易·至乐》

睹其机兆。——《三国志·蜀书·吴主传》

(15) 又如:机兆(先兆);机道(事物变化的迹象、征兆);机微(事物变化的最初征兆);机先(事机萌动未发之时)

(16) 时机,机会

因机变化。——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17) 又如:机不容发(比喻时机紧迫);机不旋踵(比喻时机短暂);机便(机会;机宜)

(18) 计策,计谋 。如:机见(计策,谋略,智谋);机勇(机谋与勇气);机略(谋略,韬略);机钤(犹机智机谋);机画(谋略)

(19) 心计;心意

吾机先被孔明识破。——《三国演义》

(20) 又如:机括(计谋,心思);机轴(比喻诗文的构思、词采、风格)

(21) 星名。北斗七星中的第三星,大熊座γ星,,又称玑或天玑 。如:机衡(北斗七星中第三星天玑(天机)与第五星玉衡的并称。也代指北斗)

(22) 指飞机 。如:机群;机声(飞机声)

(23) 机密,机要。多指军国大事

助理万机。——《汉书·百官公卿表》

(24) 又如:机臣(机要近臣);机廷(掌握军国机杼大事的官署);机任(机要重任);机近(机密近要的地位)

形容词

(1) 机巧;机灵灵巧

大夫不闻齐、 鲁之多机乎?——《列子·仲尼》

(2) 又如:机急(机智敏捷);机悟(反应快理解力强);机捷(机警敏捷);机巧心术(机诈权变的心计);机带双敲(用心深沉或语言模棱两口。双敲:双关)

(3) 通“异”。殊异 。如:机服(异服。奇异的服装)

(4) 危险

处高而不机。——《淮南子·原道》

英文翻译

desk; machine; mo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gei1 gei2
◎ 潮州话:g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六脂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夷脂A開平聲開口三等脂Akjii/k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