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衰岁暮

nián shuāi suì mù [ nian shuai sui mu]
繁体 年衰歲暮
注音 ㄋ一ㄢˊ ㄕㄨㄞ ㄙㄨㄟˋ ㄇㄨ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谓年纪衰老,寿命将尽。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今堪年衰岁暮,恐不得自信,排于异人,将安究之哉?”

成语用法

年衰岁暮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引证解释

⒈ 谓年纪衰老,寿命将尽。

《汉书·刘向传》:“今堪年衰岁暮,恐不得自信,排於异人,将安究之哉?”

年衰岁暮的网络释义

年衰岁暮

  • 年衰岁暮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谓年纪衰老,寿命将尽。
  • 汉字详情

    nián [nian]
    部首: 103
    笔画: 6
    五笔: RHF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Q
    四角: 805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2) 同本义

    秊,谷熟也。——《说文》

    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谷梁传·桓公三年》

    五谷大熟为大有年。——《谷梁传·宣公十六年》

    丰年多黍多秊。——《诗·周颂·丰年》

    有年。——《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

    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书·多士》

    (3) 又指一年的收成

    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

    (4) 又

    凶年不免于死亡。

    (5) 又如:年登(谷物丰收);年荒(谷物歉收);年丰(年成丰收);年饥(年成荒歉);年灾(自然灾害)

    (6) 时间单位。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次所需的约365又1/4太阳日的周期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战国策·齐策》

    (7) 又如:今年;去年;年把(一年左右的时间);年根(方言。年底);年复一年(一年又一年);年课(一年征收的税);年谷(一年中种植的谷物);年常(常年,经常)。又指朔数。即我国的农历平年为十二个朔望月,闰年为十三个朔望月。如:年脚下(年尾,年底);年集(阴历年底的集市)

    (8) 年节

    新年正月,公子回家拜祖父、母亲的年回来。——《儒林外史》

    (9) 又如:过年;新年;拜年;年酒(为祝贺新年邀请亲友吃的酒席);年敬(年礼。年敬送的礼物);年开(谓新年开始);年对(春联);年羹(过年时吃的羹汤);年团(过年吃的团子)

    (10) 年纪,岁数

    年且九十。——《列子·汤问》

    时年七岁。——《世说新语·方正》

    周处年少。——《世说新语·自新》

    彼与彼年相若,道相似也。——唐· 韩愈《师说》

    永生五年。——宋· 王安石《伤仲永》

    (11) 又如:年计(年纪;岁数);年腊(年纪;岁数);年齿相等(年龄相当);年齿相悬(年龄相差悬殊);年台(对同年的尊称);年朽(年纪衰老);年位(年龄和爵位);年次(年龄的顺序);年侵(年纪渐老);年高望重(年纪大,名望高);年期(年纪的期限);年辈(年龄和行辈);年德(年龄德行)

    (12) 寿命;一生的岁数

    人固不可以无年。——《世说新语·品藻》

    (13) 又如:年寿(人的寿命);年力(年龄与精力);年迫日索(老年逼近,余日不多);年祚(人的寿命;指立国的年教);年衰岁暮(年纪衰老,寿命将尽);年在桑榆(比喻垂暮之年);年运(年寿和气运)

    (14) 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 。如: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年艾(年老。五十岁叫艾);年耆(年老);年衰(年老);年弱(年轻);年暮(晚年)

    (15) 年代 。如:年世(年代;年数);年候儿(方言。年头儿;时代);年湮世远(谓年代久远);年韶(指美好的青春时代);年名(年号名)

    (16) 日期,指某一确定时间 。如:年庚(泛指年份和日期);年时(当年,往年时节;去年);年劳(任职的年数和劳绩)

    (17) 岁月,泛指时间 。如:年灾月晦(倒霉时运);年年防俭,夜夜防贼(随时要想到意外与不利);年所(年数);年律(年月,年岁);年流(年光流逝);年深(时间久长);年运(谓岁月不停地运行);年赊(年月长久);年数(泛指时间)

    (18) 用以指有关年节用的

    接袭人家去吃年茶。——《红楼梦》

    (19) 又如:年帖(春帖);年物(农历新年用以馈赠亲友之物);年春(新春);年茶(指年节聚会吃的果茶)

    (20) 假借为“佞”。奸巧谄庾,花言巧语的人

    使王近於民,远于年,啬於时,惠於财,亲贤使能。——《大戴礼·公符》

    (21) 姓

    形容词

    (1) 科举时代同科考中者互称

    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儒林外史》

    (2) 又如:年家(称同科考中者的家庭);年伯(对与父亲同榜登科而年长者的尊称);年谊(同年登科的关系);年侄(年兄之侄);年叔(对与父辈同榜登科而年岁较小者的尊称)

    (3) 每年的 。如:年产量(指一年生产的数量);年年岁岁(每年);年计(年度预算);年租(每年的租税);年芳(指美好的春色);年柳(春柳)

    英文翻译

    year; new-years; person's age

    方言集汇

    ◎ 粤语:nin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en2 [宝安腔] ngien2 [梅县腔] ngian2 [沙头角腔] ngie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an2 [东莞腔] ngen2 [台湾四县腔] ngien2 [海陆丰腔] ngien2 [陆丰腔] gnian3
    ◎ 潮州话:nin5 (nî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奴顚先開平聲開口四等nennien
    shuāi,cuī [shuai,cui]
    部首: 623
    笔画: 10
    五笔: YKGE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YWMV
    四角: 00732

    详细解释

    cuī

    名词

    (1) 古代用粗麻布制成的毛边丧服

    共丧衰亦如之。——《周礼·天官·内司服》

    无衰麻之服。——《荀子·礼论》

    子墨衰緻, 梁弘御戎, 莱驹为右。——《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 又如:衰衣(衰服。古代的丧服);衰杖(居丧用的麻緻与哭丧棒);衰冠(丧服,衰衣丧冠)

    (3) 下,从上到下的次序 。如:衰杀(等差);衰构(分门别类构拟文辞)

    动词

    (1) 由大到小依照一定的标准递减 。如:衰分(古代数学名词。谓从大渐差而小);衰序(衰次。按一定比数递减的次序);衰征(衰政。视土地之差等以征税)

    (2) 减少 。如:衰少(减少);衰乏(减少缺乏)

    (3) 另见 shuāi

    shuāi

    动词

    (1) (会意。从衣,从冄( rǎn)。“冄”象草毛茸茸的样子。是“蓑衣”的“蓑”的本字。( suǒ)本义:蓑衣。)

    (2) 力量减退,衰落,没落。与“盛”相对

    衰则气复反入。——《素问·疟论》。注:“谓病衰退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 又如:衰末(衰落微末);衰旺(衰落与旺盛);衰季(衰微末世);衰废(衰败颓废);衰宗(殁落残败的宗族);衰门(寒门);衰薄(颓废浇薄。多指道德风尚)

    (4) 减少;削弱

    其周德之衰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注:“小也。”

    昔周道衰微。——《谷梁传序》。疏:“谓衰弱陵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楚辞·屈原·涉江》

    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赵策》

    (5) 又如:风势渐衰;衰颓(衰败);衰止(衰减而止息);衰乏(衰退疲乏);衰色(指姿色衰减的女子)

    (6) 枯萎;凋谢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唐· 白居易《惜牡丹花》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宋· 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雨洒江天》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乐府诗辞·长歌行》

    (7) 又如:衰红(凋谢的花);衰条(枯枝);衰黄(枯黄)

    形容词

    (1) 衰老

    年衰志悯。——《淮南子·主术》。注:“老也。”

    人之老也形盖衰。——《吕氏春秋·去宥》。注:“肌肤消也。”

    而臣衰,窃爱怜之。——《战国策·战策》

    其无宿根者,即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宋· 沈括《梦溪笔谈》

    (2) 又如:衰颜(衰老的容颜);衰暮(老年;晚年);衰冗(衰老冗废);衰年(衰老之年);衰枯(衰老干枯);衰耄(衰老;年老糊涂)

    (3) 人老时鬓发疏落变白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剑南诗稿》

    (4) 又如:衰白(人老时鬓发疏落变白);衰鬓(年老而疏白的鬓发。多指暮年)

    (5) 衰弱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唐· 杜甫《石壕吏》

    (6) 又如:衰癃(衰弱多病);衰迈(衰弱老迈);衰困(衰弱困顿);衰窿(衰弱抱病)

    (7) 懈怠

    年既老而不衰。——《楚辞·涉江》。注:“懈也。”

    (8) 又如:衰葸(懈怠畏惧);衰惰(怠惰);衰堕(懈怠)

    (9) 另见 cuī

    英文翻译

    decline, falter, decrease; weaken

    方言集汇

    ◎ 粤语:ceoi1 seoi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oi1 sui1 [沙头角腔] soi1 [陆丰腔] soi1 [台湾四县腔] soi1 sui1 [梅县腔] soi1 sui1 [海陆丰腔] soi1 sui1 [东莞腔] soi1 so1 [客语拼音字汇] soi1 [宝安腔] so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楚危支B合平聲合口三等支Bchrye/chweʧʰĭwe
    suì [sui]
    部首: 325
    笔画: 6
    五笔: MQ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UNI
    四角: 222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小篆字形。从步,戌( )声。“步”有经历的意思。古音“岁、戌”迭韵。本义:岁星。即木星)

    (2) 同本义

    岁,木星也。——《说文》

    岁在星纪。——《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3) 又如:岁君(太岁。古人称木星为太岁,认为冲犯它不吉利);岁次(每年岁星所值的星次与其干支称为岁次)

    (4) 年的别称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豳风·七月》

    武留 匈奴,凡十九岁。——《汉书·李广苏建传》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魏风·硕鼠》

    叔向曰:“与其死亡若何?《诗》曰:‘优哉游哉,聊以卒岁。’知也。”——《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5) 又如:岁祲(一年到头妖气弥漫);岁腊(年终祭祀祖先);岁考(年度考试);岁事(诸侯每年秋季朝见天子之事);岁晏(岁暮,年尾);岁华(年华,岁月)

    (6) 年龄

    年十二岁,庄襄王死,政代为 秦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林觉民《与妻书》

    是儿少秦武阳二岁。——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7) 又如:三岁小孩;八十岁的老奶奶;两岁的牛儿正当年

    (8) 岁月;时光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阳货》

    那堪正漂泊, 来日岁华新。——唐· 孟浩然《除夜》

    (9) 又如:岁光(岁月,光阴);岁华(时光)

    (10) 年景,一年的农事收成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孟子·梁惠王上》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闵闵焉如农夫之望岁。——《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战国策·齐策》

    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汉· 贾谊《论积贮疏》

    (11) 又如:岁恶(岁凶。收成不好);岁登(年谷丰登);丰岁;歉岁;岁熟;岁稔(年成丰熟);岁丰(年谷丰收)

    (12) 新年,一年之始 。如:岁旦(正月初一日);岁朝(一年之始,即元旦);岁旦酒(新年所饮的酒);岁夕(除夕);岁仗(每年元旦朝会时所用的仪仗)

    英文翻译

    year; age; harvest

    方言集汇

    ◎ 粤语:seoi3
    ◎ 潮州话:思锅3 何锅3 ,suê3(suè) huê3(huè)

    宋本广韵

    [mu]
    部首: 429
    笔画: 14
    五笔: AJDJ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TAKA
    四角: 44608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日,莫声。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本义:日落时,傍晚)

    (2) 同本义

    暮者,晚也。——《论衡·明雩》

    朝三而暮四。——《庄子·齐物论》

    恐美人之迟暮。——《楚辞·离骚》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乐府诗集·木兰诗》

    今朝至,暮变。——《韩非子·难一》

    至莫夜月光明。——宋· 苏轼《石钟山记》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唐· 杜甫《石壕吏》

    (3) 又如:暮天(傍晚的天空);暮雨(傍晚的雨);暮途(傍晚的路程);暮烟(傍晚的烟霭);暮暮(每天傍晚);暮鼓(鼓楼晚间报时的鼓声);暮暗(日落天暗)

    (4) 夜晚

    枝封暮雪。——沈约《桐赋》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论语》

    (5) 又如:暮月(一季的末月);暮末(犹末世);暮冬(冬末)

    形容词

    (1) 喻指年老,衰老

    藐是流离,至于暮齿。——庾信《哀江南赋序》

    (2) 又如:暮老(指年老);暮古(年老糊涂);暮志(晚年的志向);暮耋(指年老);暮齿(晚年);暮景(比喻垂老之年)

    (3) 迟;晚

    夫自念斯,学德未暮。——《吕氏春秋》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

    (4) 又如:暮迟(犹言不及时);暮生(父亲死后才出生)

    英文翻译

    evening, dusk, sunset; ending

    方言集汇

    ◎ 粤语:mou6
    ◎ 客家话:[梅县腔] mu5 [海陆丰腔] mu5 [客英字典] mu5 [沙头角腔] mu5 [客语拼音字汇] mu4 [台湾四县腔] mu5 [东莞腔] mu5 [宝安腔] mu5 [陆丰腔] mu5
    ◎ 潮州话:mo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一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故去聲開口一等moh/muh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