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候儿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方言。年头儿;时代。
《相声传统作品选·小神仙》:“我这壶摔了哪儿找去?没有这年候儿,有这年候儿没有这东西。”
引证解释
⒈ 方言。年头儿;时代。
引《相声传统作品选·小神仙》:“我这壶摔了哪儿找去?没有这年候儿,有这年候儿没有这东西。”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2) 同本义
秊,谷熟也。——《说文》
五谷皆熟为有年也。——《谷梁传·桓公三年》
五谷大熟为大有年。——《谷梁传·宣公十六年》
丰年多黍多秊。——《诗·周颂·丰年》
有年。——《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
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书·多士》
(3) 又指一年的收成
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
(4) 又
凶年不免于死亡。
(5) 又如:年登(谷物丰收);年荒(谷物歉收);年丰(年成丰收);年饥(年成荒歉);年灾(自然灾害)
(6) 时间单位。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次所需的约365又1/4太阳日的周期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战国策·齐策》
(7) 又如:今年;去年;年把(一年左右的时间);年根(方言。年底);年复一年(一年又一年);年课(一年征收的税);年谷(一年中种植的谷物);年常(常年,经常)。又指朔数。即我国的农历平年为十二个朔望月,闰年为十三个朔望月。如:年脚下(年尾,年底);年集(阴历年底的集市)
(8) 年节
新年正月,公子回家拜祖父、母亲的年回来。——《儒林外史》
(9) 又如:过年;新年;拜年;年酒(为祝贺新年邀请亲友吃的酒席);年敬(年礼。年敬送的礼物);年开(谓新年开始);年对(春联);年羹(过年时吃的羹汤);年团(过年吃的团子)
(10) 年纪,岁数
年且九十。——《列子·汤问》
时年七岁。——《世说新语·方正》
周处年少。——《世说新语·自新》
彼与彼年相若,道相似也。——唐· 韩愈《师说》
永生五年。——宋· 王安石《伤仲永》
(11) 又如:年计(年纪;岁数);年腊(年纪;岁数);年齿相等(年龄相当);年齿相悬(年龄相差悬殊);年台(对同年的尊称);年朽(年纪衰老);年位(年龄和爵位);年次(年龄的顺序);年侵(年纪渐老);年高望重(年纪大,名望高);年期(年纪的期限);年辈(年龄和行辈);年德(年龄德行)
(12) 寿命;一生的岁数
人固不可以无年。——《世说新语·品藻》
(13) 又如:年寿(人的寿命);年力(年龄与精力);年迫日索(老年逼近,余日不多);年祚(人的寿命;指立国的年教);年衰岁暮(年纪衰老,寿命将尽);年在桑榆(比喻垂暮之年);年运(年寿和气运)
(14) 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 。如:童年;幼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年艾(年老。五十岁叫艾);年耆(年老);年衰(年老);年弱(年轻);年暮(晚年)
(15) 年代 。如:年世(年代;年数);年候儿(方言。年头儿;时代);年湮世远(谓年代久远);年韶(指美好的青春时代);年名(年号名)
(16) 日期,指某一确定时间 。如:年庚(泛指年份和日期);年时(当年,往年时节;去年);年劳(任职的年数和劳绩)
(17) 岁月,泛指时间 。如:年灾月晦(倒霉时运);年年防俭,夜夜防贼(随时要想到意外与不利);年所(年数);年律(年月,年岁);年流(年光流逝);年深(时间久长);年运(谓岁月不停地运行);年赊(年月长久);年数(泛指时间)
(18) 用以指有关年节用的
接袭人家去吃年茶。——《红楼梦》
(19) 又如:年帖(春帖);年物(农历新年用以馈赠亲友之物);年春(新春);年茶(指年节聚会吃的果茶)
(20) 假借为“佞”。奸巧谄庾,花言巧语的人
使王近於民,远于年,啬於时,惠於财,亲贤使能。——《大戴礼·公符》
(21) 姓
形容词
(1) 科举时代同科考中者互称
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儒林外史》
(2) 又如:年家(称同科考中者的家庭);年伯(对与父亲同榜登科而年长者的尊称);年谊(同年登科的关系);年侄(年兄之侄);年叔(对与父辈同榜登科而年岁较小者的尊称)
(3) 每年的 。如:年产量(指一年生产的数量);年年岁岁(每年);年计(年度预算);年租(每年的租税);年芳(指美好的春色);年柳(春柳)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粤语:nin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ngien2 [宝安腔] ngien2 [梅县腔] ngian2 [沙头角腔] ngien2 [客语拼音字汇] ngian2 [东莞腔] ngen2 [台湾四县腔] ngien2 [海陆丰腔] ngien2 [陆丰腔] gnian3
◎ 潮州话:nin5 (nî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秊 | 奴顚 | 泥 | 先開 | 平聲 | 先 | 開口四等 | 先 | 山 | nen | nie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古文作“矦”。从人,侯声。本义:守望;侦察)
(2) 同本义
矦,伺望也。——《说文》
矦,覗也。——《广雅·释诂三》
市有候馆。——《周礼·遗人》。注:“楼可以观望者也。”
(3) 又如:候馆(用以瞭望的高楼);候楼(用以瞭望的楼);侯遮(侦探敌情);候徼(在国境线上巡察警戒);候车(侦察敌情的战车)
(4) 观测 。如:候风(观测风向);候景(测日影);候簿(天文观测记录簿)
(5) 等候
稚子候门。——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即候苗成。——宋· 沈括《梦溪笔谈》
候春发遣。——清· 方苞《狱中杂记》
移顺天府羁候。
(6) 又如:候时(等候时机);候对(等候帝王召对);候结(等候审判;结案);候补道(等候实缺的候补道员)
(7) 敬候
彼矦人兮。——《诗·曹风·候人》。传:“道路迎送宾客者。”
(8) 又如:候拜(迎候拜见);候人(周礼官名。掌管在路上迎送宾客等事);候驾(迎候帝王)
(9) 看望;问候
遣人候问。——《汉书·李广苏建传》
候太公太母起居。——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0) 又如:候札(问候的信札);候函(问候的信函);候省(探视问候);候敬(问候时敬赠的礼物)
(11) 预测;占验
梦者六候。——《列子·周穆王》
(12) 又如:候天(占验天象,以卜吉凶祸福);候物(占验物候);候星(占验星象);候气(占验节气的变化)
(13) 服侍
性柔顺好礼,每帝视朝退,常具冠帔候接,佐御馔。——《宋史》
(14) 诊察 。如:候脉
(15) 〈方〉∶支付
李三,这儿的茶钱我候啦。—— 老舍《茶馆》
名词
(1) 斥候,军候。军中任侦察之事者 。如:候人(军中侦伺敌情者);候正(候奄。古代军中负责侦察敌情的官员);候者(斥候);候长(斥候之长)
(2) “堠”的古字。边境伺望、侦察敌情的设施,哨所,土堡 。如:候火(烽火);候台(烽火台);候馆(供了望用的小楼)
(3) 官吏
(4) 掌管伺察、稽查等事的小吏。如:候人(古代掌管修路、查盗或迎宾的官员)
(5) 边境守望、报警的官吏。如:候道(古代边郡为侦察敌情,传递军事情报或应急而修的道路)
(6) 负责迎送宾客的官吏。如:候官(迎送宾客的候人,主管斥候的军候,占卜吉凶的官员等)
(7) 驿站,驿馆
旧南海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后汉书》
(8) 又如:候舍(接待过往官员或其他宾客的馆舍);候置(驿站)
(9) 古代计时单位。五天为一候
歧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素问》
(10) 引申为节候,时令
北陆候才变,南枝花已开。——唐· 韩偓《早玩雪梅有怀亲属》
(11) 症候
为人诊候,一年前知其生死。——《北齐书》
(12) 时节 。如:时候;气候;候鸟
(13) 征兆 。如:症候;火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eu5 [海陆丰腔] heu6 [梅县腔] heu5 [陆丰腔] heu6 [客语拼音字汇] heu4 [台湾四县腔] heu5 [客英字典] heu5 [东莞腔] heu3 [宝安腔] hiu3
◎ 潮州话:hau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2) 同本义 儿,孺子也。——《说文》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老子》第九章 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男曰儿,女曰婴。——《苍颉篇》 见两小儿辩斗。——《列子·汤问》 (3) 又如:儿女子(孩童);儿剧(犹儿戏);儿话(孩子话);儿撬(拐棍儿);儿拜(孩童对大人所行的礼拜);儿啼(小孩哭);儿孩(孩童) (4) 儿女,父母所生的子女,第一代后裔 。如:儿孙满堂;小儿;儿女夫妻(结发夫妻,从小的夫妻);儿女之情(指青年男女之间相爱的情感) (5) 长辈对幼辈的称呼。亦用作轻蔑之称 。如:儿郎(将帅对士兵的称呼) (6) 父母对儿子的称呼 儿,子也。——《广雅·释亲》 汤为儿守舍。——《汉书·张汤传》 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汉书·项藉传》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阿爷无大儿。——《乐府诗集·木兰诗》 (7) 又如:儿媳(即儿媳妇);儿子花(儿子的影子);儿曹(儿辈);儿息(子息) (8) 男青年 。如:儿孩儿(男孩子);儿男(男孩,男子) (9) 年轻人;青年 。如:健儿 (10) 我 (11) 子女对父母的自称 兰芝惭阿母:“儿实无罪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12) 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 送儿还故乡。——《乐府诗集·木兰诗》 (13) 又如:儿家(古代年轻女子的自称;你,称女子) (14) 弟对兄的自称 乃以延宗为相国、 并州刺史,总 山西兵事。 谓曰∶“ 并州阿兄取,儿今去也。”——《北史·齐安德王延宗传》 形容词 (1) 雄性——多指牲畜 。如:儿猫(公猫) (2) 自己的 用于古代妇女称自己丈夫 宣和中士女观灯者赐酒。有夫妇并游,不获同进,其妇蒙赐,辄怀酒杯,谢词曰:“归来恐被儿夫怪,愿赐金杯作证盟。”上赐之。——《月令广义》 (1) 儿化。汉语后缀的“儿”不自成音节,而和前面一个音节合在一起构成带卷舌韵母r的音节 (2) 多用作名词后缀 (1)∶表示小。如:盆儿;棍儿;小猫儿;小车儿 (2)∶表示词性变化。动词名词化,如:唱儿;逗笑儿。形容词名词化,如:亮儿;零碎儿 (3)∶表示具体事物抽象化。如:口儿;门儿;根儿 (4)∶表示词义变化。如:白面儿(海洛因);老家儿(对人称自己或别人的父母) (3) 动词的后缀。如:玩儿;火儿 (4) 形容词后缀。如邵雍《首尾吟》:“天听虽高只些子,人情想去没多儿。” 英文翻译son, child; KangXi radical 10
方言集汇◎ 粤语:jan4
◎ 潮州话:ri5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平十七眞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