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首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裹头之巾。
唐 韩愈 《送郑尚书序》:“大府帅或道过其府,府帅必戎服,左握刀,右属弓矢,帕首袴鞾,迎郊。” 宋 刘直庄 《贺制置李尚书》:“緑沉金锁,帐环百万之精兵;帕首腰刀,庭列诸屯之大将。”《宋史·后妃传上·章献明肃刘皇后》:“ 柴氏 、 李氏 二公主入见,犹服髲鬀。太后曰:‘姑老矣。’命左右赐以珠璣帕首。” 明 王逢 《天门行》:“烹羊椎牛醉以酒,腰缠白带红帕首。”
裹头。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以锦缠股,以红帕首。”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禽 蜚 、 志葵 ,进围 松江 ,冒 蜚 军帕首入其城,陷之。” 胡人凤 《法华乡志》:“众勇丁转炮向堂上,一时红巾皆出腰间,纷纷然互相帕首。”
引证解释
⒈ 裹头之巾。
引唐韩愈《送郑尚书序》:“大府帅或道过其府,府帅必戎服,左握刀,右属弓矢,帕首袴鞾,迎郊。”
宋刘直庄《贺制置李尚书》:“緑沉金锁,帐环百万之精兵;帕首腰刀,庭列诸屯之大将。”
《宋史·后妃传上·章献明肃刘皇后》:“柴氏、李氏二公主入见,犹服髲鬀。太后曰:‘姑老矣。’命左右赐以珠璣帕首。”
明王逢《天门行》:“烹羊椎牛醉以酒,腰缠白带红帕首。”
⒉ 裹头。
引唐韩愈《元和圣德诗》:“以锦缠股,以红帕首。”
清魏源《圣武记》卷一:“禽蜚、志葵,进围松江,冒蜚军帕首入其城,陷之。”
胡人凤《法华乡志》:“众勇丁转炮向堂上,一时红巾皆出腰间,纷纷然互相帕首。”
帕首的国语词典
旧时裹在额前用以束发的头巾。唐.韩愈〈送郑尚书序〉:「左握刀,右属弓矢,帕首裤靴,迎郊。」宋.刘克庄〈贺制置李尚书启〉:「帕首腰刀,庭列诸屯之大将。」也作「帕头」。
帕首的网络释义
帕首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束额巾 。如:帕头(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帕额(裹头巾);帕首(同“帕头”)
(2) 佩巾。通“帊” 。如:帕腹(兜肚)
(3) 帷帐
绿树垂垂护宝栏,床头翠帕幂双环。——陈旅《题春宫倦绣图诗》
(4) 俗称小方巾为帕 。如:手帕
(5) 压强单位。帕斯卡的简称 ,即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
动词
缠绕,包裹
以锦缠股,以红帕首。——韩愈《元和圣德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pa5 [宝安腔] pa5 [梅县腔] pa5 [陆丰腔] pa5 [客语拼音字汇] pa4 [沙头角腔] pa5 [台湾四县腔] pa5 [东莞腔] pa5 [海陆丰腔] pa5
◎ 潮州话:pê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2) 同本义 首,阳也。——《汉书·天文志》 首身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诗·卫风·伯兮》 搔首踟蹰。——《诗·邶风·静女》 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战国策·燕策》 以刀劈狼首。——《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昂首;叩首;搔首;首功(以获敌首论功);首虏(指斩获敌人的首级);首枕其股(让死者的头枕在自己的腿上。这是古代臣下对横遭杀害的君主表示哀痛之礼);首丘(归葬故乡;亦指怀念故乡);首身分离(被杀,判处斩刑) (4) 首领,团体的领导人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 又如:元首;酋首;群龙无首 (6) 开端;开头;前端 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韩非子·心度》 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资治通鉴》 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7) 又如:首事(开始);首春(孟春。指农历正月);首秋(孟秋。指农历七月);首祚(一年的开头);首夏(夏季之始。即“孟夏”。指农历四月);首岁(正月。一年的开始) (8) 要领 予誓告汝群言之首。——《书·秦誓》 (9) 剑柄上的环 进剑者左首。——《礼记》 (10) 位次。方;面 史进下首坐了。——《水浒传》 (11) 又如:左首;上首;外首;东首;门首 形容词 (1) 第一 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汉书·儒林传序》 (2) 又如:首公(以公务为首要。即“奉公”);首功(第一等功劳);首选(当选为第一。科举时代考试名列第一);首妻;首位;首名;首恶;首犯;首僧(当家和尚);首县(县城和府城在一处的县,也指知县);首事(地方上领头管事的绅士);首事(首要的事);首从(主犯与从犯) (3) 形容迟疑不决 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彊,每与 羌战,常以少制多。虽首施两端, 汉亦收其用。——《后汉书·邓训传》 (4) 又如:首施(迟疑进退不定。同首鼠);首鼠(迟疑不决。也作“首施”) 动词 (1) 告发 苟不欲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可以得富贵也。——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2) 又如:首诉(出首;控告);首人(出面告状的人) (3) 自首,犯人自己到有关部门去交代罪行 (贼役赃官)一半都来睦县自行投首,拜参 张招讨并众官,尽皆准首,复为良民。——《水浒传》 (4) 又如:首官(向官府自首或告发);自首;首状(自首或告发的状词);首免(指自首而得以从轻发落);首罪(自首) (5) 头向着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楚辞·九章·哀郢》 (6) 向着…出发 北首燕路。——《史记·淮阴侯列传》 (7) 如:首路(出发);首涂(启程;上路) (8) 屈服;服罪 虽有降首,曾莫惩革,自此浸以疏慢矣。——《后汉书》 (9) 标明;显示 所以首其内,而见诸外也。——《礼记》 副词 (1) 最早;首先 陈涉首难,豪杰蜂起。——《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首唱(首先倡导、发起。也作“首倡”);首创(创始) 量词 一篇 。如:唐诗三百首 英文翻译head; first; leader, chief; a poem
方言集汇◎ 粤语:sa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u3 [陆丰腔] shiu3 [沙头角腔] su3 [东莞腔] siu3 [客英字典] shiu3 [台湾四县腔] sii3 [梅县腔] shu3 shiu3 [宝安腔] su3 siu3 [客语拼音字汇] su3 ◎ 潮州话:siu2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四十四有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