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斯卡
词语释义
帕斯卡的国语词典
量词。计算压力的单位。为英语pascal的音译。每平方公尺受力一牛顿为一帕斯卡。
帕斯卡的翻译
帕斯卡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束额巾 。如:帕头(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帕额(裹头巾);帕首(同“帕头”)
(2) 佩巾。通“帊” 。如:帕腹(兜肚)
(3) 帷帐
绿树垂垂护宝栏,床头翠帕幂双环。——陈旅《题春宫倦绣图诗》
(4) 俗称小方巾为帕 。如:手帕
(5) 压强单位。帕斯卡的简称 ,即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
动词
缠绕,包裹
以锦缠股,以红帕首。——韩愈《元和圣德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pa5 [宝安腔] pa5 [梅县腔] pa5 [陆丰腔] pa5 [客语拼音字汇] pa4 [沙头角腔] pa5 [台湾四县腔] pa5 [东莞腔] pa5 [海陆丰腔] pa5
◎ 潮州话:pê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
详细解释动词 (1) (会意。从斤,其声。其所以盛木柿。斤,斧子。本义:劈;砍) (2) 同本义 斯,析也。——《说文》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诗·陈风·墓门》 有斯明享。——《书·酒诰》。郑注:“析也。” 厮(斯)舆之卒。——《汉书·严助传》。注:“析薪者也。” (3) 扯裂 斯,裂也。——《广雅》。王念孙疏证:“今俗语犹呼手裂为斯。” (4) 分开 斯而析之,精至于无伦,大至于不可围。——《庄子》 (5) 距离;离开 华胥氏之国…不知斯 齐国几千万里。——《列子·黄帝》 代词 (1) “斯”假借为“此”,这,这个 斯,此也。——《尔雅·释诂》 斯言之玷。——《诗·大雅·抑》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痛哉斯言。—— 清· 黄宗羲《原君》 (2) 又如:斯世(此世,今世);斯人(此人);生于斯,长于斯 则。就 ——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 人之性,心有忧丧则悲,悲则哀,哀斯愤,愤斯怒,怒斯动,动则手足不静。——《淮南子》 形容词 (1) 通“厮”。古时干粗杂活的奴隶或仆役。引申为卑贱 旅琐琐,斯其所取灾。——《易·旅》 乡官部吏,职斯禄薄。——《后汉书·左雄传》上疏 (2) 又如:斯役(厮役。指干杂事的劳役);斯养(即厮养。奴仆) (3) 白色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诗·小雅·瓠叶》 助词 (1) 表示结构,相当于“之”、“的”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诗·小雅·斯干》 (2) 用在倒装宾语和动词之间,以确指行为的对象,相当于“是” 笃公刘,于京斯依。——《诗·大雅·公刘》 (3) 用在形容词之后,相当于“然” 王赫斯怒,爰整其旅。——《诗·大雅》 英文翻译this, thus, such; to lop off; emphatic particle
方言集汇◎ 粤语:si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ii1 [客英字典] sii1 [宝安腔] su1 [客语拼音字汇] si1 [陆丰腔] sii1 [梅县腔] se1 [东莞腔] su1 [海陆丰腔] sii1 宋本广韵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详细解释kǎ名词 (1) 适用于写或印刷的小纸片 。如:通行卡;记分卡 (2) 卡路里的简称 (3) 卡车的省称 。如:十轮卡 (4) 译音用字。如:卡宾枪;卡介苗;卡车;卡片;卡通 象词 (1) 象声词 。如:机器卡卡响 (2) 另见 qiǎ名词 设在边境或道路上的检查车辆和旅行者的检查站;边境收关税的岗哨 。如:关卡;卡房(在交通要道或险隘路口设置的检查所);卡口(有防守和检查设施的出入口);卡伦(卡路。清代在东北、西北等边疆设的关卡);卡座(清代设在边防要地的岗哨) 动词 (1) 夹住或被夹住,不能活动 。如:一根鱼刺卡在喉咙里;卡鐄(刀剑的鞘口都有鐄,刀剑入鞘,就在护手处卡住) (2) 用手的虎口紧紧按住 。如:卡脖子 (3) 另见 英文翻译card, punch card; calorie
方言集汇◎ 粤语:kaa1 kaa2 kaat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a2 ka3 ka5 cap8 [台湾四县腔] ka2 ka3 ka5 cap8 [梅县腔] ka2 [宝安腔] ka5 ka1 [客英字典] ka2 cap7 [客语拼音字汇] ka1 ka2 [陆丰腔] ka6 ◎ 潮州话:zah8 (tsâh) ka2 (khá) 宋本广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