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音

xī yīn [ xi yin]
注音 ㄒ一 一ㄣ

词语释义

奇妙的声音。 指玄远高超的言谈。 缺少音乐。

词语解释

  1. 奇妙的声音。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实境》:“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2. 指玄远高超的言谈。

    《艺文类聚》卷七六引 隋 江总 《明庆寺尚禅师碑铭》:“空行已无,希音和寡,不有耆德,谁其继者?”

  3. 缺少音乐。

    明 李贽 《<初潭集>又叙》:“何代无人,特恨无识人者!何世希音,特恨无赏音者!”

引证解释

⒈ 奇妙的声音。

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实境》:“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⒉ 指玄远高超的言谈。

《艺文类聚》卷七六引隋江总《明庆寺尚禅师碑铭》:“空行已无,希音和寡,不有耆德,谁其继者?”

⒊ 缺少音乐。

明李贽《<初潭集>又叙》:“何代无人,特恨无识人者!何世希音,特恨无赏音者!”

希音的网络释义

希音

  • 希音是汉语词汇,拼音是xī yīn,意思是奇妙的声音。
  • 汉字详情

    [xi]
    部首: 318
    笔画: 7
    五笔: QDM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KKLB
    四角: 4022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巾,从爻( yáo),象做针线。“巾”,丝织品,“爻”,象针线交错。本义:刺绣)

    (2) 假借为“稀”。稀少;罕见

    希,罕也。——《尔雅》

    怨是用希。又,十世希不失矣。——《论语·先进》。孔注:“少也”

    祸希不及身。——《吕氏春秋·原乱》。注:“鲜也。”

    鼓瑟希。——《论语·先进》

    知我者希。——《老子》

    朱华未希。——《文选·曹植·朔风诗》

    明星晨未希。——鲍照《咏史诗》

    有志乎古者希矣。——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3) 又如:希姓(罕见的姓);希言(少言);希疏(稀少);希诧(希罕惊奇);希希罕儿(希罕少见的东西);希有之事;物以希为贵;希世之宝

    (4) 稀疏,成员稀少疏落。同“稀”

    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孟子》。注:“希,远也。”

    地广人希。——《史记·货殖列传》

    (5) 又如:希行(稀行。稀客;不常走动)

    (6) 寂静无声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

    (7) 又如:希声(无声);希夷(空虚寂静,无声无色)

    动词

    (1) 观望。后作“睎”

    希主好恶。——《商君书》

    希世用事。——《汉书·董仲舒传》。注:“观相也。”

    (2) 仰慕

    本无意于希颜,岂有心于慕 蔺。——《隋书·隐逸传》

    希望北极中大星。——《周髀算经下》。注:“希,仰。”

    仰高希骥。——《后汉书·赵壹传》

    (3) 又如:希颜(仰慕颜渊。后泛指仰幕贤者);希天(仰慕上天);希古(仰慕古人);希风(仰慕风操);希贤(仰慕贤者)

    (4) 希望

    夫希世而行。——《庄子·让王》。司马注:“望也。”

    希其光。——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少时陈力希公侯。—— 柳宗元《冉溪》

    每日抖擞着精神妆饰打扮,希宠市爱。——《金瓶梅词话》

    (5) 又如:希踪禹迹(向大禹学习,希望得到成功);希遂(希望实践);希准时出席;敬希指正;尚希笑纳;希能为力

    (6) 希图,谋求

    御下者,请谒希爵,一宜禁塞。——《后汉书·卢植传》。注:“希,求也。”

    孰有至孤之迹,敢萌希进之心。——宋· 曾巩《谢解启》

    (7) 又如:希进(希图升官);希恩(希冀恩宠);希荣(企求名门利禄)

    (8) 迎合

    希代来贡,作珍皇家。——晋· 傅玄《走狗赋》

    (9) 又如:希代(迎合世俗);希合(迎合);希旨(迎合尊长的意旨)

    副词

    (1) 表示程度。非常;极

    你有什么过不去,不要寻他,勒死我倒也是希松的。——《红楼梦》

    (2) 又如:希臭膨天(臭气熏天);希辉光号(辉煌闪耀);希脏坌臭(又脏又臭);希嫩(非常嫩);希松(极为轻松平常)

    英文翻译

    rare; hope, expect, strive for

    方言集汇

    ◎ 粤语:hei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hi1 [台湾四县腔] hi1 [梅县腔] hi1 [宝安腔] hi1 [沙头角腔] hi1 [海陆丰腔] hi1 [陆丰腔] hi1 [东莞腔] hi1 [客语拼音字汇] hi1
    ◎ 潮州话:h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八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香衣微開平聲開口三等hioi/xioixĭəi
    yīn [yin]
    部首: 907
    笔画: 9
    五笔: U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YTA
    四角: 006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2) 同本义

    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说文》

    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白虎通·礼乐》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夫音,乐之舆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鸡狗之音相闻。——《庄子》

    北音清越。——宋· 苏轼《石钟山记》

    鸟兽音迹。——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音颡(喉咙);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也叫响度或音势。音的强弱,因发音体振动时之振幅大小而异,振幅大者则音强,振幅小者则音弱);音制(音调高下疾徐的节奏);音频(人类耳朵能产生反应的声音频率范围)

    (4) 音乐

    莫不中音。——《庄子·养生主》

    赵王好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如:音律;音调

    (6) 泛指语言、消息、讯息等 。如:佳音;音讯(言信,消息)

    (7) 字的音读

    乡音无改。——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盖音谬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8) 又如:音韵(指“汉”字字音中的声、韵、调)

    英文翻译

    sound, tone, pitch, pronunci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jam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m1 [陆丰腔] jim1 [沙头角腔] jim1 [客英字典] jim1 [梅县腔] jim1 [东莞腔] jim1 [宝安腔] jim1 [台湾四县腔] jim1 [客语拼音字汇] y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金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ʔĭĕmqim/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