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音

xī yīn [ xi yin]
注音 ㄒ一 一ㄣ

词语释义

吸音 xīyīn

(1) 转变(辐射能)为不同的形式,通常造成温度的升高(如地球接受太阳能)

absorb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absorb] 转变(辐射能)为不同的形式,通常造成温度的升高(如地球接受太阳能) 声音进入多孔材料或引起可弯曲变形的板振动后,声能转化为热能的效应。声波在空气中传播与空气质点因振动摩擦使声能转化为热能,引起的声波随传播距离增加逐渐衰减的现象,称为空气吸收;当声波入射多孔吸声材料时,由于空气的粘滞阻力,空气与孔壁的振动摩擦,使相当一部分声能转化成热能而被吸收,称为材料吸声。

吸音的网络释义

吸音

  • 声音进入多孔材料或引起可弯曲变形的板振动后,声能转化为热能的效应。声波在空气中传播与空气质点因振动摩擦使声能转化为热能,引起的声波随传播距离增加逐渐衰减的现象,称为空气吸收;当声波入射多孔吸声材料时,由于空气的粘滞阻力,空气与孔壁的振动摩擦,使相当一部分声能转化成热能而被吸收,称为材料吸声。
  • 吸音造句

    厚厚的吸音棉和双重的隔音门,也没能帮助“瘾君子”们躲过公安机关的查处。
    对临街一面的墙壁,建议增加一层纸面石膏板,中间用吸音棉填充,然后再在石膏板上黏贴墙纸或涂刷墙面涂料。
    屋面系统由主檩条、底板、次檩条、吸音层、保温层和面板组成。
    鲸皮面:表面呈绒毛状,整体效果高档,华丽,有优异的吸音性能,能营造出温馨的室内效果。
    还可以用家庭墙体隔音毡、聚酯纤维吸音棉、吸音板等材料装修,增强家装隔音效果。
    龙骨和隔音板中间加上吸音棉。
    另外,墙壁、吊顶可选用隔音材料,如矿棉吸音板等。
    高效阻隔噪声和热量穿透;博亚吸音隔热垫让你尽享宁静清凉的舒适!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音、隔音材料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麻纤维吸音棉。
    另外,高性能保温、吸音棉质量轻、易操作,无毒,不含甲醛,是玻璃棉、岩棉等传统保温、降噪材料的理想替代品。
    尽管发音困难的病因学是多因素的,呼吸音机能紊乱可能是最主要的一个因素。
    墙面装修的时候可以进行隔音处理,可以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用吸音棉和石膏板做一层隔音墙,或者使用专业的隔声材料,当然造价会比较高。
    对于吊顶的家庭,业主可以采用吊顶减震器,吊顶内铺波峰吸音棉,来防止楼上住户带来的噪音。
    地毯或吸音棉可以减弱室内振动摩擦产生的中低音。
    孔型吸音板是一种在密度板的正面、背面都开圆孔的结构吸声材料。
    岩棉保温板具有优良的防火、保温和吸音性能。
    建筑用岩棉板具有优良的防火、保温和吸音性能。
    容易加工和成型,在建筑装潢中使用,具有保温、吸音、装饰作用。
    一般来说最好的隔音条是由皮料包裹吸音棉,韧性好又不容易老化,保证窗框的密封和隔音。
    页岩陶砂保温抹面砂浆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吸音等性能。

    汉字详情

    [xi]
    部首: 319
    笔画: 6
    五笔: KEYY
    五行:
    仓颉: RNHE
    四角: 6704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口,及声。本义:吸气入体内)

    (2) 同本义

    吹呴呼吸,吐故纳新。——《庄子·刻意》

    不食五谷,吸风引露。——《庄子·逍遥游》

    (3) 又如:吸呼(呼吸);吸留(變滓喘吸的样子);吸风(吸气。道家辟谷养生之术。谓吸食天地之精气;亦作吸西北风。比喻挨饿);吸新吐故(吸进新气,吐出浊气)

    (4) 张开口吸,急饮

    吸湛露之浮凉兮,漱凝霜之?雰雰。——《楚辞·九章·悲回风》

    左相嵧瘤鶹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唐· 杜甫《饮中八仙歌》

    (5) 又如:吸食(用嘴吸进);吸霞(吸食朝霞。道家用以修炼养生);吸露(吸饮露水。喻高洁)

    (6) 吸取;吸收;摄取

    久之,则吸纳他族互相同化,则不同血统而同一民族者有之。——梁启超《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

    (7) 又如:吸纳(吸收容纳);吸集(吸收汇集);吸利(搜括钱财)

    (8) 引;吸引

    寿峰手上就像有吸铁石一样,完全都吸到手上。—— 张恨水《啼笑姻缘》

    (9) 又如:异性相吸;吸毒石(相传能治毒的药石)

    (10) 通“翕”。聚合

    风尘吸张。——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11) 又如:吸逮(气聚集而不绝);吸聚(翕聚,汇聚)

    (12) 亲近 。如:吸习(翕习。附和亲近,习以为常)

    (13) 动 。如:吸吸(摇动或移动的样子);吸淋淋(摇动的样子)

    英文翻译

    inhale, suck in; absorb; attract

    方言集汇

    ◎ 粤语:kap1 ngap1
    ◎ 客家话:[梅县腔] kip7 [沙头角腔] kip7 [客英字典] kip7 [海陆丰腔] kip7 sip7 [客语拼音字汇] kib5 [东莞腔] kip7 [宝安腔] kip7 [台湾四县腔] kip7 sip7 [陆丰腔] gip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許及緝B入聲開口三等侵Bhip/xypxĭĕp
    yīn [yin]
    部首: 907
    笔画: 9
    五笔: UJ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YTA
    四角: 006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指事。从言含一。甲骨文“言、音”互用,金文、小篆在“言中加一横,表示所发之音。本义:声音)

    (2) 同本义

    音,声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说文》

    八音。一说笙、祝、鼓、箫、琴、埙、钟、磬也。——《白虎通·礼乐》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夫音,乐之舆也。——《左传·昭公二十一年》

    鸡狗之音相闻。——《庄子》

    北音清越。——宋· 苏轼《石钟山记》

    鸟兽音迹。——清· 姚鼐《登泰山记》

    (3) 又如:音颡(喉咙);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也叫响度或音势。音的强弱,因发音体振动时之振幅大小而异,振幅大者则音强,振幅小者则音弱);音制(音调高下疾徐的节奏);音频(人类耳朵能产生反应的声音频率范围)

    (4) 音乐

    莫不中音。——《庄子·养生主》

    赵王好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 如:音律;音调

    (6) 泛指语言、消息、讯息等 。如:佳音;音讯(言信,消息)

    (7) 字的音读

    乡音无改。——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盖音谬也。——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8) 又如:音韵(指“汉”字字音中的声、韵、调)

    英文翻译

    sound, tone, pitch, pronunci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jam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rim1 [陆丰腔] jim1 [沙头角腔] jim1 [客英字典] jim1 [梅县腔] jim1 [东莞腔] jim1 [宝安腔] jim1 [台湾四县腔] jim1 [客语拼音字汇] y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於金侵B平聲開口三等侵Bʔĭĕmqim/y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