崦嵫

yān zī [ yan zi]
注音 一ㄢ ㄗ

词语释义

崦嵫 Yānzī

(1) 山名。在甘肃省天水县西。古代常用来指日落的地方

Yanzi

词语解释

  1. 山名。在 甘肃 天水县 西境。传说以为日落的地方。

    《楚辞·离骚》:“吾令 羲和 弭节兮,望 崦嵫 而勿迫。” 王逸 注:“ 崦嵫 ,日所入山也。” 唐 裴迪 《南垞》诗:“落日下 崦嵫 ,清波殊淼漫。” 宋 王安石 《江亭晚眺》诗:“日下 崦嵫 外,秋生沆碭间。” 苏曼殊 《与刘三书》:“今日谨保我佛餘光如 崦嵫 落日者,惟 仁老 一人而已。”

  2. 喻指人的暮年。

    南朝 陈 徐陵 《报尹义尚书》:“余崦嵫既暮,容鬢皤然,风气弥留,砭药无补。” 明 徐渭 《答嘉则》诗:“百年忽已崦嵫暮,一齿时崩苜蓿盘。”

引证解释

⒈ 山名。在甘肃天水县西境。传说以为日落的地方。

《楚辞·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
王逸注:“崦嵫,日所入山也。”
唐裴迪《南垞》诗:“落日下崦嵫,清波殊淼漫。”
宋王安石《江亭晚眺》诗:“日下崦嵫外,秋生沆碭间。”
苏曼殊《与刘三书》:“今日谨保我佛餘光如崦嵫落日者,惟仁老一人而已。”

⒉ 喻指人的暮年。

南朝陈徐陵《报尹义尚书》:“余崦嵫既暮,容鬢皤然,风气弥留,砭药无补。”
明徐渭《答嘉则》诗:“百年忽已崦嵫暮,一齿时崩苜蓿盘。”

崦嵫的国语词典

山名。位于甘肃省天水县西。传说中为每日太阳落入的山。

崦嵫的网络释义

崦嵫

  • 崦嵫,汉语词汇。
  • 拼音:yān zī,
  • 释义:1、是指山名。2、喻指人的暮年。
  • 崦嵫的翻译

    英语: (old)​ name of a mountain in Gansu, where the setting sun was supposed to enter the earth

    崦嵫造句

    回天讵有鲁阳戈,日薄崦嵫可奈何。
    青春已经苏醒,梦想已经起航。把握今天,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就一定能成就属于自己的梦想。“吾令羲和弭节而,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此老忧患之余,生气已尽,又以日薄崦嵫,纵情娱乐;来往过客,攀挽流连,余等复迭为宾主,几於无日不花天酒地。
    日薄崦嵫,红霞漫天,房前的小院子被夕阳金色的余晖照耀得一片光明。
    自流井、贡井、大安、沿滩四区,崦嵫、富顺二县,你在哪里的啊?
    花川和叔夷在崦嵫山等到其他参加试炼的人之后,就一同回无魔地去了。
    崦嵫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是马的身子而鸟的翅膀,人的面孔而蛇的尾巴,很喜欢把人。
    日薄崦嵫,小院的上空红霞遍布,可爱的云朵随风而逝。
    的合体,被风信子藏于崦嵫山一线涧中。
    崦嵫之山,其上多丹木,其叶如谷,其实大如瓜,赤符而黑理,食之已瘅,可以御火。
    日薄崦嵫,七彩晚霞,透过云雾漏了出来,笼罩了楼阁。
    怀百岁忧者,常有故国文物,日薄崦嵫之感。
    自从郑克塽归降康熙,领了海澄公爵位之后,天地会势力日薄崦嵫,长江以北的地盘早不复见。

    汉字详情

    yān [yan]
    部首: 325
    笔画: 11
    五笔: MDJN
    五行:
    仓颉: UKLU
    四角: 24716

    详细解释

    名词

    泛指山

    一川虚月魄,万崦自芝苗。——李商隐《送从翁从东川弘农尚书幕》

    英文翻译

    a mountain in Kansu, where there is a cave into which the sun is said to sink at n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jim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jam1 [海陆丰腔] ram1 [梅县腔] jam3 [台湾四县腔] ja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四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央炎鹽B平聲開口三等鹽Bqiem/yemʔĭɛm
    [zi]
    部首: 325
    笔画: 12
    五笔: MUXX
    五行:
    仓颉: UTVI
    四角: 28732

    详细解释

    (1) ——见“崦嵫”( yānzī):

    (2) 山名,在甘肃

    (3) 古代指太阳落山的地方

    英文翻译

    a hill in Shantung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宝安腔] zu1 [客英字典] zih1 [台湾四县腔] zih1 [梅县腔] zii1 [海陆丰腔] zih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罗马字
    子之平聲開口三等ci/z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