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田蹊径

tún tián xī jìng [tun tian xi jing]

词语释义

所谓“屯田蹊径”,又称“屯田家法”,指的是柳永在慢词中“善于铺叙”而又“有过前人”之处的“以赋为词”。之后,对于柳永所创制的这一“屯田家法”,周邦彦不仅予以全盘继承,而且还进行了变化与发展,并使之成为清真词的一大艺术法门。蔡嵩云《柯亭词论》在论及清真词与柳永词关系时,曾认为:“周词渊源,全自柳出。其写情用赋笔,纯是屯田家法。

汉字详情

tún,zhūn [tun,zhun]
部首: 302
笔画: 4
五笔: GBN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PU
四角: 50717

详细解释

tún

动词

(1) (会意。从屮贯一。屮( chè),草。一,土地。象草木初生的艰难。①( zhūn)本义:艰难。②引申义:聚集)

(2) 聚集

屯,聚也。——《广雅·释诂三》

胜广皆为屯长。——《汉书·陈胜传》。 师古曰:“人所聚曰屯。”

火与日,吾屯也。——《庄子·寓言》

屯骑罗而星布。——张衡《思玄赋》

(3) 又如:屯聚(会合,聚集);屯屯(聚集);屯合(聚集);屯行(集中行进);屯萃(聚集);屯结(聚集;集结);屯塞(聚拢堵塞);屯师(集结军队);屯居(聚居)

(4) 戍守,驻扎

屯大泽乡。——《史记·陈涉世家》

屯于境上。——《史记·魏公子列传》

屯新野。——《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屯封(屯守之地);屯堡(军队戍守的保垒);屯卫(派兵驻守护卫);屯籍(登载屯兵的名册);屯夫(守卒);屯列(布防,屯驻);屯次(驻扎);屯防(驻兵防御);屯住(屯驻。驻守);屯泊(驻扎)

(6) 屯田 。如:屯政(有关屯田的事务);屯丁(屯田之人);屯田客(募来屯田的农民);屯弁,屯衙(管理屯田的小吏);屯收(屯田的收益);屯利(屯田之利);屯官(掌管屯田事务的官)

(7) 积聚。聚集储存起来

蜂屯蚁杂,不可爬搜。——唐· 韩愈《送郑尚书序》

(8) 又如:屯积(积聚财货);屯粮;屯积居奇(把奇货储存起来,待机高价出售);屯云(积聚的云气)

(9) 阻塞 。如:屯门;屯路;屯咽(阻塞);屯街塞巷

名词

(1) 屯子,村庄 。如:屯落(村庄;村落)

(2) 兵营

请以令发师置屯籍农。——《管子》

(3) 小山

生于陵屯。——《庄子·至乐》

(4) 河港靠船之处

有七十二道深河港屯。——《黄花峪》

(5) ∶年 ,由十八个月、每月二十天构成的三百六十天的周期,并且用作再加五天的三百六十五天的马雅历长年的基础

zhūn

形容词

(1) 艰难;困顿

屯,难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难。从屮,贯一尾曲。一,地也。指事。——《说文》

屯者,物之始生也。——《易·序卦》

屯见而不失其居。——《易·杂卦》

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易》

见僧心暂静,从俗事多屯。——唐· 项斯《落第后归觐喜逢僧再阳》

(2) 又如:屯穷(困顿贫穷);屯邅(困顿不得志);屯蹇(艰难困苦,不顺利);屯謇(艰难,不顺利);屯蹶(艰难困顿)

(3) 迟钝 。如:屯钝(迟钝,笨拙);屯闵(迟钝愚鲁)

动词

(1) 吝惜

屯其膏。——《易·屯》

(2) 又如:屯膏(吝于对下广施德泽)

(3) 另见 tún

英文翻译

village, hamlet; camp; st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tyun4 zeo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un2 [海陆丰腔] tun2 zhun1 [梅县腔] tun2 [宝安腔] zun1 | tun2 [台湾四县腔] tun2 zun1 [东莞腔] tun2 [客语拼音字汇] tun2 zun1
◎ 潮州话:tung5(thûng) dung1(tung) sung5(sû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八諄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陟綸平聲合口三等ţĭuĕntryn/tvin
tián [tian]
部首: 521
笔画: 5
五笔: LLLL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W
四角: 604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象形。小篆认为象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一块块农田。“田”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田”的字多与田猎耕种有关。本义:种田)

(2) 后作“佃”。耕作

田,树谷曰田。——《说文》

田,种禾稼也。——《一切经音义》引《苍颉》

无田甫田,维莠骄骄。——《诗·齐风·甫田》

令民得田之。——《汉书·高帝纪上》

使各居其宅,田其田。——刘向 《说苑》

(3) 又如:田戍(屯田戍守);田作(耕作);田畜(耕种与畜牧);田桑(种田和养蚕);田农(农耕);田种(耕种);田穑(耕作)

(4) 打猎。后作“畋”

不敢盘于游田。——《书·无逸》

田有禽。——《易·师卦》

叔于田。——《诗·郑风·大叔于田》

宣子田于首山。——《左传·宣公二年》

齐侯游于 姑棼,遂田于见丘。——《左传·庄公八年》

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韩非子·难一》

焚林而田,竭泽而渔。——《淮南子·本纪》

(5) 又如:田弋(打猎);田犬(猎狗);田车(打猎用的车子);田事(狩猎之事);田具(狩猎用具);田狩(打猎);田马(打猎所用的马);田备(田猎的用具);田渔(打猎和捕鱼)

名词

(1) 农田

已耕者曰田。——《释名·释地》

倬彼甫田。——《诗·小雅·甫田》

大田多稼。——《诗·大雅·大田》

田畴荒芜。——《国语·周语下》

引河水灌民田。——褚少孙《西门豹治邺》

(2) 又如:田塍(田间的土埂子);田舍翁(老农;乡巴佬);田夫(农民);田中(田地之中;田野之中);田宅(田地和房屋);田阱(田间洼地);田邑(田野与都邑);田陂(坡田);田坪(田野中平坦的场地)

(3) 一块蕴藏、出产或生产一种自然资源的土地 。

(4) 如:油田;气田;煤田

(5) 大鼓

应田县(悬)鼓。——《诗·周颂·有瞽》

(6) 人体部位,俗称丹田

寸田尺宅可治生。——张君房《云笈七签》

(7) 古代统治者赏赐给亲属臣仆的封地

乃宦卿之适子,而为之田,以为公族。——《左传》

(8) 古代管理农事的官

后稷为田。——《管子》

英文翻译

field, arable land, cultivated

方言集汇

◎ 粤语:tin4
◎ 客家话:[陆丰腔] tian3 [客英字典] tien2 [沙头角腔] tien2 [宝安腔] ten2 [海陆丰腔] tien2 [梅县腔] tien2 [台湾四县腔] tien2 [东莞腔] ten2 [客语拼音字汇] tia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年先開平聲開口四等dendʰien
qī,xī [qi,xi]
部首: 717
笔画: 17
五笔: KHED
五行:
仓颉: RMBVK
四角: 62184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足,奚声。本作徯。本义:等待)

(2) 小路。亦泛指路

蹊,道也。——《广雅》

步所由道曰蹊。——《释名》

是以间介无蹊。——马融《长笛赋》

不识蹊之所由。——张衡《思玄赋》

罾缴充蹊,坑阱塞路。——《三国演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李将军列传》

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孟子》

黄四娘家花满蹊。——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都邑蹊道居仟一。——《商君书·算地》

(3) 又如:蹊磴(山路上的石级);蹊路(小路,狭路)

(4) 路线;途径 。如:蹊径;蹊隧(门径,门路)

动词

(1) 践踏

牵牛以蹊人之田。——《左传·宣公十一年》

(2) 又如:蹊践(践踏);蹊田(践踏田禾);蹊田夺牛(喻指罪轻罚重,从中谋利)

(3) 另见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footpath, trail; track

方言集汇

◎ 粤语:hai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1 [客英字典] hi1 kai1 [台湾四县腔] hi1 [梅县腔] hi2 [宝安腔] hi1 [客语拼音字汇] hi1 hi1
◎ 潮州话:hi5 k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雞齊開平聲開口四等ghe/heiɣiei
jìng [jing]
部首: 303
笔画: 8
五笔: TCA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HONOM
四角: 27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彳( chì),表示与道路有关,巠声。本义:步行小路)

(2) 同本义

径,步道也。——《说文》

径,小道也。——《字林》

艮为径路。——《易·说卦》

审端径术。——《礼记·月令》

送丧不由径。——《礼记·曲礼》

行不由径。——《论语》

夫逃虚空者,藜藿柱乎鼪鼬之径。——《庄子·徐无鬼》

夫惟捷径以窘步。——《离骚》

三径就荒。——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野径云俱黑。——唐· 杜甫《春夜喜雨》

(3) 又如:径术(径路与沟洫);径路(小路);径逾(本意是逾越堤渠而走。引申为不走正道);径行(小路与大道);径界(小路);径畛(田间道路)

(4) 泛指道路

塞徯径。——《礼记·月令》。注:“徯径,禽兽之道也。”

皋兰被径兮路斯渐。——《楚辞·招魂》

(5) 又如:径要(必经之要道;要领,精义)

(6) 途径;门路 。如:径路(比喻处世行事的途径);径途(途径;门径)

(7) 直径

员径八尺。——《后汉书·张衡传》

径寸之木。——明· 魏学洢《核舟记》

(8) 又如:径中(指中径,内经);径寸(圆的直径为一寸);径轮(南北的长度,直径);径寸心(寸心。心在胸中占径寸之地,故称)

(9) 在赛跑道上进行的运动(如赛跑或跨栏的比赛项目) 。如:径赛

副词

(1) 径直;直接

肃径迎之。——《资治通鉴》

一狼径去。——《聊斋志异·狼三则》

径造袁所。——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径造庐。(一直上门来。径,一直,径直。造,到,往。)——《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径捷(直接,便当);径启(直接了当地陈述、启禀);径取(直接出兵夺取);径行(直行,任性而行)

(3) 特地,特意

径差潘美…前来聘请赴京授职。—— 罗贯中《风云会》

(4) 通“竟”。即,就

不过一斗,径醉矣。——《史记·滑稽列传》

动词

(1) 取道

夜径泽中。——《史记·高祖本纪》

(2) 经过

昔赵衰以壶飱从,径,馁而弗食。——《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 郦道元《水经注》

英文翻译

narrow path; diameter; direct

方言集汇

◎ 粤语:ging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