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丁

tún dīng [ tun ding]
注音 ㄊㄨㄣˊ ㄉ一ㄥ

词语释义

屯田之人。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屯田之人。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核其田为屯田,编其人为屯丁。”《清史稿·食货志一》:“三年,定屯田官制……改卫军为屯丁。” 沈从文 《边城》二:“这地方城中只驻扎一营由昔年绿营屯丁改编而成的戍兵。”参见参见“屯田”。

引证解释

⒈ 屯田之人。参见参见“屯田”。

清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策略》:“核其田为屯田,编其人为屯丁。”
《清史稿·食货志一》:“三年,定屯田官制……改卫军为屯丁。”
沈从文《边城》二:“这地方城中只驻扎一营由昔年绿营屯丁改编而成的戍兵。”

屯丁的网络释义

屯丁

  • 屯丁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tún dīng,指屯田之人。
  • 汉字详情

    tún,zhūn [tun,zhun]
    部首: 302
    笔画: 4
    五笔: GBN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PU
    四角: 50717

    详细解释

    tún

    动词

    (1) (会意。从屮贯一。屮( chè),草。一,土地。象草木初生的艰难。①( zhūn)本义:艰难。②引申义:聚集)

    (2) 聚集

    屯,聚也。——《广雅·释诂三》

    胜广皆为屯长。——《汉书·陈胜传》。 师古曰:“人所聚曰屯。”

    火与日,吾屯也。——《庄子·寓言》

    屯骑罗而星布。——张衡《思玄赋》

    (3) 又如:屯聚(会合,聚集);屯屯(聚集);屯合(聚集);屯行(集中行进);屯萃(聚集);屯结(聚集;集结);屯塞(聚拢堵塞);屯师(集结军队);屯居(聚居)

    (4) 戍守,驻扎

    屯大泽乡。——《史记·陈涉世家》

    屯于境上。——《史记·魏公子列传》

    屯新野。——《三国志·诸葛亮传》

    (5) 又如:屯封(屯守之地);屯堡(军队戍守的保垒);屯卫(派兵驻守护卫);屯籍(登载屯兵的名册);屯夫(守卒);屯列(布防,屯驻);屯次(驻扎);屯防(驻兵防御);屯住(屯驻。驻守);屯泊(驻扎)

    (6) 屯田 。如:屯政(有关屯田的事务);屯丁(屯田之人);屯田客(募来屯田的农民);屯弁,屯衙(管理屯田的小吏);屯收(屯田的收益);屯利(屯田之利);屯官(掌管屯田事务的官)

    (7) 积聚。聚集储存起来

    蜂屯蚁杂,不可爬搜。——唐· 韩愈《送郑尚书序》

    (8) 又如:屯积(积聚财货);屯粮;屯积居奇(把奇货储存起来,待机高价出售);屯云(积聚的云气)

    (9) 阻塞 。如:屯门;屯路;屯咽(阻塞);屯街塞巷

    名词

    (1) 屯子,村庄 。如:屯落(村庄;村落)

    (2) 兵营

    请以令发师置屯籍农。——《管子》

    (3) 小山

    生于陵屯。——《庄子·至乐》

    (4) 河港靠船之处

    有七十二道深河港屯。——《黄花峪》

    (5) ∶年 ,由十八个月、每月二十天构成的三百六十天的周期,并且用作再加五天的三百六十五天的马雅历长年的基础

    zhūn

    形容词

    (1) 艰难;困顿

    屯,难也。象草木之初生。屯然而难。从屮,贯一尾曲。一,地也。指事。——《说文》

    屯者,物之始生也。——《易·序卦》

    屯见而不失其居。——《易·杂卦》

    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易》

    见僧心暂静,从俗事多屯。——唐· 项斯《落第后归觐喜逢僧再阳》

    (2) 又如:屯穷(困顿贫穷);屯邅(困顿不得志);屯蹇(艰难困苦,不顺利);屯謇(艰难,不顺利);屯蹶(艰难困顿)

    (3) 迟钝 。如:屯钝(迟钝,笨拙);屯闵(迟钝愚鲁)

    动词

    (1) 吝惜

    屯其膏。——《易·屯》

    (2) 又如:屯膏(吝于对下广施德泽)

    (3) 另见 tún

    英文翻译

    village, hamlet; camp; st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tyun4 zeon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un2 [海陆丰腔] tun2 zhun1 [梅县腔] tun2 [宝安腔] zun1 | tun2 [台湾四县腔] tun2 zun1 [东莞腔] tun2 [客语拼音字汇] tun2 zun1
    ◎ 潮州话:tung5(thûng) dung1(tung) sung5(sû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八諄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陟綸平聲合口三等ţĭuĕntryn/tvin
    dīng,zhēng [ding,zheng]
    部首: 105
    笔画: 2
    五笔: SG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MN
    四角: 10200

    详细解释

    dīng

    名词

    (1) (象形。金文象俯视所见的钉头之形,小篆象侧视的钉形。本义:钉子)

    (2) 同本义。丁为“钉”的古字

    丁,钻也。象形。今俗以钉为之,其质用金或竹,若木。——《说文》

    (3) 又如:丁屐(底有钉齿的木鞋);丁子(蝌蚪。初生头大有尾,如丁字)

    (4) 小的立方体 (如肉、瓜果、蔬菜等割成的小方块)。如:黄瓜丁;炒鸡丁;羊肉丁

    (5) 天干的第四位,与地支相配,用以纪年、月、日

    其日丙丁。——《吕氏春秋·孟夏》

    夏,四月,丁未,公及郑伯盟于越。——《春秋》

    (6) 能担任赋役的成年男子,不同于男孩

    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唐·白居易《新丰折臂翁》

    余丁传餐。——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7) 又如:丁粮(对男丁征收的粮食);丁力(一男之力。引申为劳力);丁女(能担任力役的成年女子;道家语指火神);丁奴(二十岁以上的成年奴仆) ;成丁;壮丁

    (8) 家庭人口 。如:添丁;丁税(按人丁所课的税);丁赋(按人丁所课的赋税)

    (9) 指从事某种劳动的人 。如 :园丁;家丁;庖丁

    形容词

    (1) 壮盛;强壮

    齿落复生,身气丁强。——汉·王充《论衡·无形》

    (2) 又如:丁丁(壮健的样子);丁人(壮健的男子);丁夫(壮健的男子)

    (3) 序数第四 。如:丁等;丁级;丁方(四方);丁夜四更夜(凌晨1—3时)

    动词

    (1) 当;遭逢

    丁,当也。——《尔雅》。注:“相当值。”

    宁丁我躬?——《诗·大雅·云汉》

    丁时逢殃。——汉·刘向《九叹·惜贤》

    我喜我生,独丁斯时。——《后汉书·岑彭传》

    丁时逢殃,孰可夸何兮。——汉·刘向《九叹·惜贤》

    (2) 如:丁辰(适逢其时);丁仔(遇上,碰巧);丁夫忧(遇父丧);丁了母忧(遭了母丧)

    (3) 另见 zhèng

    zhēng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male adult; robust, vigorous; 4th heavenly stem

    方言集汇

    ◎ 粤语:ding1 zaang1 zang1
    ◎ 客家话:[梅县腔] den1 [宝安腔] den1 [客英字典] den1 [陆丰腔] den1 [海陆丰腔] den1 [客语拼音字汇] den1 din1 [沙头角腔] dien1 [台湾四县腔] den1
    ◎ 潮州话:dêng1 zêng1(teng che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三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中莖耕開平聲開口二等ţæŋtreng/ta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