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陷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屠杀攻陷。
《三国志·魏志·李傕传》“尽收乘舆服御物置其家” 裴松之 注引《献帝起居注》:“公前託为 董公 报讐,然实屠陷王城,杀戮大臣,天下不可家见而户释也。”
谓罗织罪名,加以杀害。
《北史·隋房陵王勇传》:“臣性识愚下,常守平生昆弟之意,不知何罪,失爱东宫,恒蓄盛怒,欲加屠陷。”
引证解释
⒈ 屠杀攻陷。
引《三国志·魏志·李傕传》“尽收乘舆服御物置其家” 裴松之注引《献帝起居注》:“公前託为董公报讐,然实屠陷王城,杀戮大臣,天下不可家见而户释也。”
⒉ 谓罗织罪名,加以杀害。
引《北史·隋房陵王勇传》:“臣性识愚下,常守平生昆弟之意,不知何罪,失爱东宫,恒蓄盛怒,欲加屠陷。”
屠陷的网络释义
屠陷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尸,者声。“尸”,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与人有关。本义:宰杀牲畜)
(2) 同本义
屠,刳也。——《说文》
屠,刳剥畜牲也。——《六书故》
舞阳侯樊哙者, 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史记·樊哙列传》
进自屠羊。——《后汉书·何进传》
屠者朱亥。——《史记·魏公子列传》
鼓刀屠者。
(3) 又如:屠沽(杀猪卖酒);屠狗(杀狗;称操贱业的人);屠杀(屠宰杀戮);屠肆(肉铺,宰杀牲畜的地方);屠工(屠子,屠夫。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人);屠牛(以宰牛为职业的人)
(4) 大屠杀,残杀
何勤子屠母。——《楚辞·天问》。注:“裂剥也。”
今屠沛。——《汉书·高帝纪》。注:“谓破取城邑,诛杀其人,如屠六畜然。”
(5) 又如:屠灭(残杀灭绝);屠烂(杀戳碎烂);屠剔(杀戮);屠尽(杀尽;摧毁);屠剿(诛杀剿灭);屠绝(灭绝);屠人(杀人);屠噬(残杀吞并);屠刘(屠杀);屠溃(因畏诛杀而溃逃);屠馘(屠杀);屠破(屠杀破坏);屠毒(杀害;毒害)
(6) 分裂
屠裂天下。——《后汉书·仲长统传》
国孤国屠。——《逸周书》
名词
(1) 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人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聊斋志异·狼》
(2) 又如:屠沽小辈(屠夫和卖酒者一类的小人物);屠钓(屠夫与钓者);屠贩(屠夫与商贩);屠沽(屠夫与卖酒的人);屠牧(屠夫和牧人);屠儿(对屠户的蔑称)
(3) 古地名 。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
韩侯出祖,出宿于 屠。——《诗·大雅·韩奕》
(4)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tu2 [东莞腔] tu2 [客语拼音字汇] tu2 [海陆丰腔] tu2 [客英字典] tu2 [陆丰腔] tu3 [沙头角腔] tu2 [台湾四县腔] tu2 [宝安腔] tu2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除 | 直魚 | 澄 | 魚 | 平聲 | 魚 | 開口三等 | 魚 | 遇 | drio/div | ɖʰĭo |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阜(
);从臽,臽( )亦声。据金文,象人掉进陷阱形。本义:坠入,掉进)(2) 同本义
陷,高下也。一曰陊也。——《说文》
不可陷也。——《论语》。孔注:“下也。”
上陷而不振。——《国语·鲁语》。注:“坠也。”
一拥而入,人马俱陷。——《三国志通俗演义》
(3) 又如:陷狱(入狱);沉陷(地面陷下去)
(4) 陷溺,淹没
陷没而死。——宋· 文天祥《 后序》
(5) 又如:陷溺
(6) 陷害
三长史皆害汤( 张汤),欲陷之。——《史记》
(7) 又如:诬陷(诬告陷害);陷灭(陷害诛灭)
(8) 攻破
战常陷坚。——《史记》
(9) 又如:陷敌(陷队。冲入敌阵);陷坚(攻破敌军坚强的阵地。同陷锐)
(10) 陷入,落在不利的境地
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于汉。——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11) 又如:陷败(遭到失败);陷误(陷入误区);陷身(身陷泥坑、火坑)
名词
(1) 陷阱 。诱捕猎物或诱杀动物用的坑
鱼可使之吞钩,虎可使之入陷。——《齐丘子》
(2) 又如:陷车(古时押解犯人的囚车)
(3) 缺点;过失
陷而入于恭。——《国语》
(4) 又如:缺陷(欠缺或不够完善的地方)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ham3 [客英字典] ham3 [海陆丰腔] ham5 [客语拼音字汇] ham4 [宝安腔] ham3 [东莞腔] ham3 [台湾四县腔] ham5 [梅县腔] ham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陷 | 戸韽 | 匣 | 咸 | 去聲 | 陷 | 開口二等 | 咸 | 咸 | ɣɐm | ghremh/hae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