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酤

tú gū [ tu gu]
注音 ㄊㄨˊ ㄍㄨ

词语释义

1.亦作"屠沽"。 2.宰牲和卖酒。亦泛指职业微贱的人。

词语解释

  1. 亦作“ 屠沽 ”。宰牲和卖酒。亦泛指职业微贱的人。

    《墨子·迎敌祠》:“举屠酤者置厨给事,弟之。”《后汉书·郭太传》:“ 召公子 、 许伟康 并出屠酤。” 明 唐寅 《与文徵明书》:“计僕少年居身屠酤,鼓刀涤血,获奉吾卿周旋,頡頏婆娑,皆欲以功名命世。” 清 龚自珍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得》诗之五:“朝从屠沽游,夕拉騶卒饮。”《鲁迅》坟·论“他妈的!”:“ 唐 以后,自夸族望的风气渐渐消除;到了 金 元 ,已奉夷狄为帝王,自不妨拜屠沽作卿士。”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屠沽”。宰牲和卖酒。亦泛指职业微贱的人。

《墨子·迎敌祠》:“举屠酤者置厨给事,弟之。”
《后汉书·郭太传》:“召公子、许伟康并出屠酤。”
明唐寅《与文徵明书》:“计僕少年居身屠酤,鼓刀涤血,获奉吾卿周旋,頡頏婆娑,皆欲以功名命世。”
清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触得》诗之五:“朝从屠沽游,夕拉騶卒饮。”
《鲁迅》坟·论“他妈的!”:“唐以后,自夸族望的风气渐渐消除;到了金元,已奉夷狄为帝王,自不妨拜屠沽作卿士。”

屠酤的网络释义

屠酤

  • 解释:屠宰牲畜和买卖酒浆。也指以屠牲沽酒为业者。亦作“ 屠酤儿 ”,用为对出身微贱者的蔑称。
  • 汉字详情

    [tu]
    部首: 327
    笔画: 11
    五笔: NFTJ
    五行:
    仓颉: SJKA
    四角: 7726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尸,者声。“尸”,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活人,与人有关。本义:宰杀牲畜)

    (2) 同本义

    屠,刳也。——《说文》

    屠,刳剥畜牲也。——《六书故》

    舞阳侯樊哙者, 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史记·樊哙列传》

    进自屠羊。——《后汉书·何进传》

    屠者朱亥。——《史记·魏公子列传》

    鼓刀屠者。

    (3) 又如:屠沽(杀猪卖酒);屠狗(杀狗;称操贱业的人);屠杀(屠宰杀戮);屠肆(肉铺,宰杀牲畜的地方);屠工(屠子,屠夫。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人);屠牛(以宰牛为职业的人)

    (4) 大屠杀,残杀

    何勤子屠母。——《楚辞·天问》。注:“裂剥也。”

    今屠沛。——《汉书·高帝纪》。注:“谓破取城邑,诛杀其人,如屠六畜然。”

    (5) 又如:屠灭(残杀灭绝);屠烂(杀戳碎烂);屠剔(杀戮);屠尽(杀尽;摧毁);屠剿(诛杀剿灭);屠绝(灭绝);屠人(杀人);屠噬(残杀吞并);屠刘(屠杀);屠溃(因畏诛杀而溃逃);屠馘(屠杀);屠破(屠杀破坏);屠毒(杀害;毒害)

    (6) 分裂

    屠裂天下。——《后汉书·仲长统传》

    国孤国屠。——《逸周书》

    名词

    (1) 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人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聊斋志异·狼》

    (2) 又如:屠沽小辈(屠夫和卖酒者一类的小人物);屠钓(屠夫与钓者);屠贩(屠夫与商贩);屠沽(屠夫与卖酒的人);屠牧(屠夫和牧人);屠儿(对屠户的蔑称)

    (3) 古地名 。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

    韩侯出祖,出宿于 屠。——《诗·大雅·韩奕》

    (4) 姓

    英文翻译

    butcher, slaughter, massacre

    方言集汇

    ◎ 粤语:tou4
    ◎ 客家话:[梅县腔] tu2 [东莞腔] tu2 [客语拼音字汇] tu2 [海陆丰腔] tu2 [客英字典] tu2 [陆丰腔] tu3 [沙头角腔] tu2 [台湾四县腔] tu2 [宝安腔] t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九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直魚平聲開口三等drio/divɖʰĭo
    [gu]
    部首: 714
    笔画: 12
    五笔: SGDG
    五行:
    仓颉: MWJR
    四角: 1466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酉( yǒu),古声。从“酉”,表示与酒有关。本义:一夜酿成的酒)

    (2) 同本义

    酤,一宿酒也。——《说文》

    (3) 又如:清酤(一夜酿成的美酒);酤酿(酿酒出售)

    (4) 泛指酒

    既载清酤。——《诗·商颂·烈祖》

    (5) 又如:清酤(薄酒)

    动词

    (1) 买,买酒

    无酒酤我。——《诗·小雅·伐木》。注:“酤,一说,一宿酒,即速熟之酒。

    高祖每酤留饮,酒讐数倍。——《史记·高祖纪》

    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2) 又如:酤榷(官府专卖酒类。酤:通“沽”。买酒或卖酒);酤酒(买酒或卖酒);酤买(买酒)

    (3) 引申为谋取 。如:酤名(谋取名誉)

    (4) 卖酒

    出于屠酤之肆。——《淮南子·泛论》

    周丘者, 下邳人也,亡命 吴,酤酒无行。——《史记·吴王濞传》

    宋人有酤酒者,为器甚洁清,置表甚长,而酒酸不售。——《晏子春秋·问上》

    (5) 又如:酤坊(酒店);酤家(酒家,酒店);酤肆(酒肆;酒店);酤卖(出卖酒类等)

    英文翻译

    to deal in spirits

    方言集汇

    ◎ 粤语:g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u1 [客英字典] gu1 [台湾四县腔] gu1 [宝安腔] gu1 [梅县腔] gu1 [陆丰腔] gu1 [客语拼音字汇] g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胡平聲開口一等ko/ku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