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序

xiǎo xù [ xiao xu]
注音 ㄒ一ㄠˇ ㄒㄨˋ

词语释义

指《毛诗》中冠于各篇之首解释主题的简短序言。《毛诗》有大序﹑小序﹐合称《毛诗序》。 作者或他人在单篇诗文或集前的序言。

词语解释

  1. 指《毛诗》中冠于各篇之首解释主题的简短序言。

    《毛诗》有大序、小序,合称《毛诗序》。 唐 陆德明 《经典释文·毛诗音义上》“之德也”下引旧说云:“起此至‘用之邦国焉’,名‘关雎序’,谓之小序;自‘风,风也’迄末为大序。”参见“ 大序 ”。

  2. 作者或他人在单篇诗文或集前的序言。

    宋 朱熹 《跋黄山谷诗》:“ 杜子美 诗小序有言虎搪突 夔 人藩蘺者, 夔 人正谓 夔州 人耳。”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辩·小序》:“小序者,序其篇章之所由作,对大序而名之也。” 明 汤显祖 《答徐然明书》:“小序媿不文,亦谅其既衰也。”

引证解释

⒈ 指《毛诗》中冠于各篇之首解释主题的简短序言。 《毛诗》有大序、小序,合称《毛诗序》。参见“大序”。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毛诗音义上》“之德也”下引旧说云:“起此至‘用之邦国焉’,名‘关雎序’,谓之小序;自‘风,风也’迄末为大序。”

⒉ 作者或他人在单篇诗文或集前的序言。

宋朱熹《跋黄山谷诗》:“杜子美诗小序有言虎搪突夔人藩蘺者, 夔人正谓夔州人耳。”
明徐师曾《文体明辩·小序》:“小序者,序其篇章之所由作,对大序而名之也。”
明汤显祖《答徐然明书》:“小序媿不文,亦谅其既衰也。”

小序的国语词典

毛诗有大序和小序之分,冠于《诗经》之首,统论全诗之义者为大序;冠于每篇之首,分论各诗之义者为小序。

如:「这篇文章前的小序,说明了作者写作的动机。」

小序的网络释义

小序

  • 有多重意思:1、指《毛诗》中冠于各篇之首解释主题的简短序言。《毛诗》有大序、小序,合称《毛诗序》。2、作者或他人在单篇诗文或集前的序言。
  • 小序造句

    与张先生大文相比,小序实为狗皮缀貂裘,破帽掩俊相。
    两年前我就答应为《北京人谈北京》这本书写篇小序,可始终未暇动笔。
    其实,我答应为其作小序,却有更深的原因。
    对此,前代诗人亦作过中英文杂糅的尝试,如清末吕碧城《江城梅花引》小序中有“日内瓦湖畔樱花如海,赋诗以状其盛”。
    的诗,题名《嵩高》,后被采入《诗?大雅》里。
    集子照例应该有篇序,在选出来的文章中有《自己的话》一篇,觉得可以用来充数,便将它放在这篇小序之后,其他各篇之前。
    词前还有一行“小序”“用羡季师句,试勉学其作风,苦未能似”。
    “述”包括总述、综述、概述和无题小序等,其功能在于以精炼的文字来概括事物的全貌、轨迹和特点。
    都说,乐随心动,在曲子的小序和开指部分,我总能感觉到一丝焦躁,一丝不安,似乎是在为什么事情而烦恼一样。
    孙见坤记得,一个留大胡子、穿对襟棉袄的教授,一脸兴奋地跟他聊起“诗小序”。
    小序朱乃正甘肃资深报人马克利君,长期从事新闻工作,任甘肃日报总编,文笔高手是也。
    例如诗题《杜陵叟》下面有一句小序“伤农夫之困也。
    刘大杰引唐刘商《胡笳曲序》的小序“蔡文姬善琴,能为离鸾别鹤之操……后董生以琴写胡笳声为十八拍,今之《胡笳弄》是也。
    章士钊写了一首七律———《题遁园生圹图卷》,并加小序。
    比外观更朴素的是作者的小序,他说是职业轻闲后,捡起了年轻时的书法爱好,然后又爱上了花鸟画,在老师的指导下,书画都有了一定的进步。
    经史子集四部之首,各冠以《总叙》,撮述其源流正变,以挈纲领;四十三类之首,亦各冠以《小序》,详述其分并改隶,以析条目。
    小序的最后,史世用题有“朝鲜经理标下参谋南京武元全修道人史世用”这一署名。
    此外,还应用最小序列扩充性质给出可分的遗传不可分解空间的一个特征刻画。

    汉字详情

    xiǎo [xiao]
    部首: 338
    笔画: 3
    五笔: IHTY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C
    四角: 900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据甲骨文,象沙粒形。小篆析为会意。从八,从|。本义:细;微。与“大”相对)

    (2) 同本义 。形容事物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

    小,物之微也。——《说文》

    小往大来。——《易·泰》。疏:“阴生消耗,故称小。”

    彼所小言尽人毒也。——《庄子·列御寇》。注:“细巧入人为小言。”?

    嘒彼小星。——《诗·召南·小星》

    受小球大球。——《诗·商颂·长发》

    怨不在大,亦不在小。——《书·康诰》

    (3) 又如:小鹿儿(喻指因紧张而剧烈跳动的心脏);小录(新科进士的题名录);小伙伙(小巧,娇小);小话(短小的故事或寓言);小单拱儿(手推车);小唱(由乐器协奏的歌曲)

    (4) 通“少”。年幼

    朝廷之事,小者不毁。——《韩非子·饬令》

    小妹语曰。——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龙君小女。——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又如:小孽障(小孩子);小猴子(小孩);小堂名(旧时为婚丧喜庆雇用的由小孩组成的乐队);小娘子(侍女;侍儿);小娘儿(妓女);小鬼头(小孩子);小妮子(婢女;女孩子)

    (6) 稍,略

    汔可小康。——《诗·大雅·民劳》

    汔可小安。

    汔可小休。

    小不如意。——宋· 苏轼《教战守》

    (7) 又如:小傲怄儿(带有一点玩笑意味的抬杠);小节不足(不顺心;不能称心如意);小厮扑(徒手对打);小意儿(小殷勤);小有(稍有一些)

    (8) 将近

    归了包堆花了小一百,还剩四百来块。——老舍《骆驼祥子》

    (9) 又如:小日中(将近中午的时候);我今年小(奔)六十了

    (10) 用在姓、名、排行等之前,表示爱称 。如:小冤家(年轻情人之间的昵称)

    (11) 狭隘;低窄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书·仲虺之诰》

    (12) 又如:小狭(狭窄);小国(地狭人少之国);小榻(狭小的卧具)

    (13) 低微

    不辞小官。——《孟子》

    (14) 又如:小喽罗(对绿林兵卒的称呼);小道儿(不正当的途径;邪门歪道)

    (15) 指邪恶卑鄙 。如:小利(即“小李”。扒手);小佞(才智低下而卑谄善辩者)

    (16) 短暂;暂时 。如:小别(暂别;暂时居住);小眠(小憩;暂眠);小留(暂时挽留;暂时留止)

    名词

    (1) 年幼的人。引申为小辈

    无小无大。——《诗·鲁颂·泮水》

    小大稽首。——《诗·小雅·楚茨》

    (2) 又如:妻小;上有老,下有小

    (3) 妾,小老婆

    要送你到冯家去,给 冯老太爷做小。—— 巴金《家》

    (4) 又如:小老母(妾;姨太太);小星(妾);小娘(妾);小家婆(小老婆);小浑家(小老婆)

    (5) 微细的事物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6) 又如:小关头目(无关紧要的事);小隙(小矛盾;小怨)

    (7) 小人,品质不高的人

    愠于群小。——《诗·邶风·柏舟》

    见群小满屋,都无相避意。——《世说新语·容止》

    (8) 又如:小人(指强盗)

    代词

    自称的谦词 。如:小子(对自己的谦称;话本或旧小说作者的自称谦辞);小东儿(小小东道;请客的主人)

    动词

    轻视,小看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 班固,伯仲之间耳,而 固小之。—— 曹丕《典论》

    又如:小不起(不能小看);小瞧(犹小看,轻视)

    英文翻译

    small, tiny, insignificant

    方言集汇

    ◎ 粤语:siu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au3 [台湾四县腔] seu3 [梅县腔] siau3 [海陆丰腔] siau3 [沙头角腔] siau3 [客语拼音字汇] seu3 xiau3 [宝安腔] siau3 [陆丰腔] siau3 [东莞腔] siau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小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私兆宵A上聲開口三等宵Asĭɛusieux/siev
    [xu]
    部首: 314
    笔画: 7
    五笔: YCB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ININ
    四角: 0022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广,予声。从广( yǎn),与房屋有关。本义:东西墙)

    (2) 堂屋的东西墙

    序,东西墙也。——《说文》

    西序东向。——《书·顾命》

    奠爵于序端。——《仪礼·乡饮酒礼》

    直东序。——《仪礼·士冠礼》

    宾升,立于序内,东方。——《仪礼·燕礼》

    皆馔于西序下。——《仪礼·士丧礼》

    东西墙谓之序。——《尔雅》

    若陈衣于序东。——《礼记·丧大记》

    (3) 正屋两侧东西厢房

    西厢踟蹰以闲宴,东序重深而奥秘。——《文选》

    (4) 古代学校的别名

    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周礼》。郑玄注:“序,州党之学也。”

    殷曰序, 周曰庠。——《孟子·滕文公上》

    (5) 又如:序室(古代幼童读书处)

    (6) 次第,次序

    言有序。——《易·艮》

    与四时合其序。——《易·文言》

    内官序当其夜。——《左传·宣公十二年》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楚辞·离骚》

    长幼有序。——《荀子·君子》

    雁行有序。——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7) 又如:工序;次序;岁序;词序;语序;序秩(官序);序成(第等,次序)

    (8) 特指官吏等级系列中的位次

    卿大夫以序守之。——《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9) 教育

    神理共契,政序相参。——《文心雕龙》

    (10) 季节

    回忆海棠结社,序属清秋。——《红楼梦》

    (11) 序言

    序以建言,首引情本。——《文心雕龙》

    丐序于予。——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12) 又

    予为斯序。

    (13) 又如:序跋;序引(序和引);代序;自序;序文

    (14) 功业

    继序思不忘。——《诗·周颂·闵予小子》

    (15) 头绪

    楚王梦亦有其序。——《汉书》

    动词

    (1) 依次序排列

    序宾以贤。——《诗·大雅·行革》。毛传:“言宾客次第皆贤。”

    序八州而朝同列。(古时天下分九州,秦原居雍州,六国分居八州。)——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如:序齿排班(序齿);序位(安排位次);序立(按品级站立)

    (3) 叙述,叙说

    彼此序了几句闲话。——《老残游记》

    (4) 又如:序齿录(记载有关个人家事生平姻亲及其他情况的册籍)

    (5) 引出

    病身属恨管,暮景序悉端。——《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四时闺怨·秋》

    (6) 草拟

    县里正在序稿。——《老残游记》

    又如:序稿(草拟文稿)

    (7) 给……作序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8) 按功升官

    崇德序功。——《三国志》

    英文翻译

    series, serial order, sequence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5 [宝安腔] si5 [梅县腔] si5 [台湾四县腔] si5 [陆丰腔] cih5 [东莞腔] si5 [客语拼音字汇] xi4 [海陆丰腔] s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八語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徐吕上聲開口三等zĭozsiox/szi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