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蛩

hán qióng [ han qiong]
注音 ㄏㄢˊ ㄑㄩㄥˊ

词语释义

寒蛩 hánqióng

(1) 深秋的蟋蟀

cricket in late autumn

词语解释

  1. 深秋的蟋蟀。

    唐 韦应物 《拟古诗》之六:“寒蛩悲洞房,好鸟无遗音。” 元 关汉卿 《谢天香》第一折:“寒蛩秋夜忙催织,戴胜春朝苦劝耕。” 清 黄遵宪 《人境庐杂诗》之六:“露溼寒蛩寂,枝摇暗鹊惊。”

引证解释

⒈ 深秋的蟋蟀。

唐韦应物《拟古诗》之六:“寒蛩悲洞房,好鸟无遗音。”
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一折:“寒蛩秋夜忙催织,戴胜春朝苦劝耕。”
清黄遵宪《人境庐杂诗》之六:“露溼寒蛩寂,枝摇暗鹊惊。”

寒蛩的国语词典

蟋蟀。

寒蛩的网络释义

寒蛩

  • 寒蛩(hánqióng)
  • 释义:深秋的蟋蟀。
  • 唐 韦应物 《拟古诗》之六:“寒蛩悲洞房,好鸟无遗音。”
  • 寒蛩造句

    昨夜谁人听箫声?寒蛩孤蝉不住鸣。泥壶茶冷月无华,偏向梦里踏歌行。
    忧乐人间留故垒,悲欢恩泽及寒蛩。
    开始时,心高气傲的赵飞燕,不愿与残漏寒蛩作伴,不甘心遭遇冷遇与漠视。
    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岳飞。
    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蛩四壁。
    扶云翻空折鳌足,黔黎窜伏如寒蛩。
    自然界的万物应该比人类更敏感的,昨夜我还好像听到了寒蛩在轻吟,怎么今天就听不到了呢,它一定是感觉到冬天的脉搏与心跳,赶紧地冬眠了。
    寒蛩乍响催机杼,旅雁初来忆弟兄。
    伫见,征鸿北去,乌鹊南飞,寒蛩在壁,秋水连天,桐风飒飒,桂月娟娟,香残烛暗,枕冷衾寒。

    汉字详情

    hán [han]
    部首: 322
    笔画: 12
    五笔: PFJ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TCY
    四角: 30303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金文外面是“宀”( mián),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寒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本义:冷,寒冷)

    (2) 同本义

    寒,冻也。——《说文》

    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列子·汤问》注

    乾为寒。——《易·说卦》

    若不可寻也,亦可寒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以享司寒。——《左传·昭公四年》

    北方曰寒风。——《吕氏春秋·有始》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庄子·德充符》

    寒光照铁衣。——《乐府诗集·木兰诗》

    寒雨连江夜入吴。——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凄神寒骨。——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寒肃(寒冷肃杀);寒悄(冷气侵入);寒衾(冰冷的床铺);寒噤(由于天冷而咬紧牙关或牙齿打战)

    (4) 贫困 。如:寒门薄宦(穷家小吏);寒畯(贫寒的读书人);寒劣(贫弱无助的人);寒女(贫穷家庭的女孩)

    (5) 卑微;低微

    吾本寒家。——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6) 又如:寒官(下级官吏);寒品(出身寒微的人);寒族(寒微的家族);寒穷(寒微贫穷)

    (7) 冷清 。如:寒山(冷落寂静的山;寒天的山);寒芒(使人感冷清的光芒);寒汀(清寒冷落的小洲);寒月(清冷的月光)

    (8) 声音凄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高适《燕歌行》

    (9) 又如:寒吟(哀鸣)

    (10) 凋零;枯萎

    花寒鹦鹉病,春去杜鹃愁。——张可久《小山乐府》

    (11) 又如:寒枝(寒冬凋零的林木)

    (12) 谦词 。如:寒第(对自己家的谦称);寒门(贫寒的人家。对人谦称自己的家);寒族(谦称自己的家族)

    动词

    (1) 感到冷 。如:寒玉(玉质清冷)

    (2) 恐惧;战栗

    若是王以十成郑, 梁氏寒心。——《战国策·秦策四》

    寒心酸鼻。——《高唐赋》。注:“寒心,谓战栗也。”

    (3) 特指终止盟约

    遂寒前盟。——宋· 王明清《挥尘后录》

    名词

    (1) 寒冷的季节。与“暑”相对

    寒暑易节。——《列子·汤问》

    犯寒暑。——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涉寒暑。——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又如:寒暄

    (3) 寒天 。如:寒照(寒天的日光);寒蓬(寒天的枯草);寒渡(寒天的渡口);寒川(寒天的河流)

    (4) 寒夜 。如:寒更(寒夜的更点);寒星(寒夜的星);寒柝(寒夜打更的木梆声)

    (5) 指由寒邪引起的机能衰退的病症 。如:受了一点寒

    (6) 姓

    英文翻译

    cold, wintry, chilly

    方言集汇

    ◎ 粤语:hon4
    ◎ 客家话:[梅县腔] hon2 [陆丰腔] hon3 [客语拼音字汇] hon2 [东莞腔] hon2 [客英字典] hon2 [海陆丰腔] hon2 [沙头角腔] hon2 [宝安腔] hon2 [台湾四县腔] ho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安平聲開口一等ghan/hanɣɑn
    qióng [qiong]
    部首: 603
    笔画: 12
    五笔: AMYJ
    五行:
    仓颉: MNLMI
    四角: 17136

    详细解释

    名词

    (1) 蝗虫的别名

    飞蛩满野。——《淮南子》

    (2) 传说中的异兽名 。如:蛩蛩距虚(传说中的异兽。蛩蛩与距虚为相类似而形影不离的二兽);蛩蛩毡(有蛩蛩距虚图案,象征成双成对的毛织坐卧具或垫具)

    (3) 古书上指蟋蟀 。如:蛩声(蟋蟀的鸣声);蛩机(蟋蟀的别称)

    英文翻译

    cricket, locust; anxious

    方言集汇

    ◎ 粤语:ku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kiung2 [客英字典] kiung2 [台湾四县腔] kiung2 [梅县腔] ki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渠容平聲開口三等gʰĭwoŋgyung/giv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