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凉

hán liáng [ han liang]
繁体 寒涼
注音 ㄏㄢˊ ㄌ一ㄤˊ

词语释义

寒凉 hánliáng

(1) 寒冷、冰凉

cold

词语解释

  1. 亦作“ 寒凉 ”。寒冷,清冷。

    《诗·邶风·北风》“北风其凉” 毛 传:“北风,寒凉之风。”《后汉书·黄琼传》:“甘泽不集,寒凉尚结。” 晋 枣据 《杂诗》:“玄林结阴气,不风自寒凉。” 唐 韩愈 《重云一首李观疾赠之》诗:“重云闭白日,炎燠成寒凉。”

  2. 见“ 寒凉 ”。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寒凉”。寒冷,清冷。见“寒凉”。

《诗·邶风·北风》“北风其凉” 毛传:“北风,寒凉之风。”
《后汉书·黄琼传》:“甘泽不集,寒凉尚结。”
晋枣据《杂诗》:“玄林结阴气,不风自寒凉。”
唐韩愈《重云一首李观疾赠之》诗:“重云闭白日,炎燠成寒凉。”

寒凉的国语词典

寒冷。

寒凉的网络释义

寒凉

  • 寒凉,读音是hán liáng,词语,亦作“ 寒凉 ”。 寒冷,清冷。
  • 寒凉造句

    脾胃消化食物,靠的是脾胃阳气,而冰冻寒凉最伤脾败胃,戕害阳气。
    ①紫菜瘦肉汤:延年益寿。②紫菜海带汤:去脂减肥。③紫菜虾皮汤:补碘又补钙。④香油紫菜汤:缓解便秘。⑤豆腐兔肉紫菜汤:降血脂。提示:食用前,紫菜最好用清水泡发,并换两次水,以清除污染物;紫菜性寒凉,胃肠消化功能不好者少吃。
    冬至到来气温降,我的祝福不打烊。心中牵挂短信讲,问候声声绕身旁。天冷记得添衣裳,寒凉食物不要尝。愿你身体总安康,快乐笑声传四方!
    冬季到来天气寒,穿衣保暖别嫌烦。喝碗热汤暖身体,寒凉食品切莫沾。晨起锻炼衣裳湿,及时更换莫偷懒。强身健体人舒爽,快快乐乐每一天。愿你冬季健康开颜!
    肝肾阴虚是导致黑眼圈的主要原因。滋阴补肾、清降虚火是除黑眼圈的好方法,可用艾叶水泡脚。做法:把艾叶撕碎放入泡脚桶,用滚开的水冲泡,待艾叶泡开后温水泡脚,直至全身微微出汗。用此法期间要多喝温开水,少吃寒凉食物,注意休息。
    冬季养生,切忌寒凉食品,以免“雪上加霜”伤元阳。女吃红糖,养血活血保健康;男吃生姜,益气补阳身体强。
    寒凉降临到白露,开心幸福乐无数。爱情雨露甘又甜,滋润心田情绵绵。平安清露纯又真,保驾护航意深深。五谷丰收笑容露,万千喜气挡不住。白露时节愿你幸福。
    冬至至,天寒凉,出门莫忘加衣裳;防感冒,防流感,时常锻炼身体强;蔬果菜,排骨汤,补充营养多健康;事儿多,工作忙,保持乐观心情畅;短信至,祝福至,愿你冬安享吉祥!
    我说你久病成良医了,你们金华那一带,受朱丹溪学派的影响,喜欢用寒凉药,而你是寒体,自然应该用温热药。
    中医方面认为,金银花性寒凉,但是气味芬芳,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之效,也不伤脾胃,有祛邪功效。
    白露时节已降临,从此由暖转向阴;秋日萧瑟多寒凉,嘱你多加添衣裳;你我虽是相隔远,始终念你在心上;绵绵情怀不尽意,深深浓浓友谊心。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早晚寒凉,增添衣衫,晨起喝粥,银耳放点,夜间保暖,肚皮关键,温水泡脚,没过脚腕,搓揉双耳,肾气补满,关怀送上,愿你康健!
    冬季身体需调养,优质水果放身旁,香蕉柿子属寒凉,虚寒体质切莫尝,注意补水要适量,多喝稀粥胃气养,祝你冬季更健康!
    白露天气日渐凉,风卷落叶遍地黄;蒹葭苍苍思旧友,早穿秋裳防寒凉;两点一线工作苦,莫学候鸟变匆忙;绵绵情怀无尽意,诚祝幸福又安康!
    是阿沐姐姐的意思,她说您先前要的汤太寒凉了,吃了会腹泻的,所以就给您换成了菘菜汤,她是一片好意……
    皮肤干燥、口渴、失眠,收到短信的你有木有?如果有的话就说明你肺气太强啦,告诉你个秘方吧:少辛增酸忌寒凉!嘘,只告诉你一个哦,秋分快乐哈!
    胎前产后善用寒凉,不落窠臼。
    食物性偏寒凉,生吃容易伤脾胃,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将其煮熟后吃,可减轻它的寒凉之性,既养肺又不伤脾胃。
    秋季养生三忌:一忌贪凉,不宜吃寒凉食物或生冷不洁的瓜果。二忌过燥。秋季气候日渐干燥,多吃生梨、甘蔗、银耳、蜂蜜等滋阴润肺,三忌乱补。
    寒凉的气息中弥漫着我温暖的情意,露珠的晶莹里凝聚着我如春的牵挂,每个日子的流转之间是我不变的祈祷,每个节气的变换背后是我依旧的祝福,愿你快乐常有,平安在手,好运连绵,幸福无边。寒露快乐!

    汉字详情

    hán [han]
    部首: 322
    笔画: 12
    五笔: PFJ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TCY
    四角: 30303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金文外面是“宀”( mián),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寒冷是一种感觉,人们虽能感觉到,但是却看不见。于是古人就采用上述四个形体来创造这个字,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本义:冷,寒冷)

    (2) 同本义

    寒,冻也。——《说文》

    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列子·汤问》注

    乾为寒。——《易·说卦》

    若不可寻也,亦可寒也。——《左传·哀公十二年》

    以享司寒。——《左传·昭公四年》

    北方曰寒风。——《吕氏春秋·有始》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庄子·德充符》

    寒光照铁衣。——《乐府诗集·木兰诗》

    寒雨连江夜入吴。—— 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凄神寒骨。——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心忧炭贱愿天寒。——唐· 白居易《卖炭翁》

    (3) 又如:寒肃(寒冷肃杀);寒悄(冷气侵入);寒衾(冰冷的床铺);寒噤(由于天冷而咬紧牙关或牙齿打战)

    (4) 贫困 。如:寒门薄宦(穷家小吏);寒畯(贫寒的读书人);寒劣(贫弱无助的人);寒女(贫穷家庭的女孩)

    (5) 卑微;低微

    吾本寒家。——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6) 又如:寒官(下级官吏);寒品(出身寒微的人);寒族(寒微的家族);寒穷(寒微贫穷)

    (7) 冷清 。如:寒山(冷落寂静的山;寒天的山);寒芒(使人感冷清的光芒);寒汀(清寒冷落的小洲);寒月(清冷的月光)

    (8) 声音凄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高适《燕歌行》

    (9) 又如:寒吟(哀鸣)

    (10) 凋零;枯萎

    花寒鹦鹉病,春去杜鹃愁。——张可久《小山乐府》

    (11) 又如:寒枝(寒冬凋零的林木)

    (12) 谦词 。如:寒第(对自己家的谦称);寒门(贫寒的人家。对人谦称自己的家);寒族(谦称自己的家族)

    动词

    (1) 感到冷 。如:寒玉(玉质清冷)

    (2) 恐惧;战栗

    若是王以十成郑, 梁氏寒心。——《战国策·秦策四》

    寒心酸鼻。——《高唐赋》。注:“寒心,谓战栗也。”

    (3) 特指终止盟约

    遂寒前盟。——宋· 王明清《挥尘后录》

    名词

    (1) 寒冷的季节。与“暑”相对

    寒暑易节。——《列子·汤问》

    犯寒暑。——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涉寒暑。——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又如:寒暄

    (3) 寒天 。如:寒照(寒天的日光);寒蓬(寒天的枯草);寒渡(寒天的渡口);寒川(寒天的河流)

    (4) 寒夜 。如:寒更(寒夜的更点);寒星(寒夜的星);寒柝(寒夜打更的木梆声)

    (5) 指由寒邪引起的机能衰退的病症 。如:受了一点寒

    (6) 姓

    英文翻译

    cold, wintry, chilly

    方言集汇

    ◎ 粤语:hon4
    ◎ 客家话:[梅县腔] hon2 [陆丰腔] hon3 [客语拼音字汇] hon2 [东莞腔] hon2 [客英字典] hon2 [海陆丰腔] hon2 [沙头角腔] hon2 [宝安腔] hon2 [台湾四县腔] hon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胡安平聲開口一等ghan/hanɣɑn
    liáng,liàng [liang]
    部首: 204
    笔画: 10
    五笔: UYI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MYRF
    四角: 30196

    详细解释

    liáng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京声。本义:寒)

    (2) 同本义

    北风其凉。——《诗·邶风·北风》

    北风谓之凉风。——《尔雅·释天》

    凉风至。——《礼记·月令》

    凉雨时降。——《素问·五常政大论》

    凉州,西方所在寒凉也。——《释名·释州国》

    水浆,醴凉。——《周礼·浆人》

    (3) 微寒,稍冷

    日初出,沧沧凉凉。——《列子·汤问》。注引《字林》:“凉,微寒。”

    曰燠,曰寒。——《书·洪范》。疏:“燠是热之始,暑是热之极;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唐· 杜甫《天末怀李白》

    (4) 又如:冬暖夏凉;凉生生(微凉貌);凉宇(凉秋的天空);凉吹(凉风);凉榻(竹制矮床);凉轿(一种无帷轿);凉衣(凉衫;内衣);凉风(初秋凉爽的西南风。八风之一)

    (5) 薄;轻微;刻薄

    职凉善背。——《诗·大雅·桑柔》

    虢多凉德。——《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6) 又如:凉德(薄德);凉能(才能微薄);凉菲(才德微薄);凉厚(薄与厚);凉薄(微薄,浅薄);凉驳(浅薄芜杂)

    (7) 人烟稀少;冷落 。如:凉落(衰落);凉凉(寂寞冷落的样子);凉野(荒寒的旷野);凉声(悲凉肃杀的声音)

    (8) 悲怆,内心凄苦,又比喻灰心、失望 。如:悲凉;凉思(凄凉的思绪);见此惨状,心都凉了

    (9) 〈方〉∶痛快;舒服 。如:当干部的态度好,人家穷也穷得心凉

    (10) 通“谅”。诚信

    民之罔极,职凉善背。——《诗·大雅·桑柔》

    名词

    (1) 秋季 。如:凉天(秋天);凉月(凉蟾。秋月);凉宇(凉秋的天空);凉沙(秋天的飞沙);凉夜(秋夜)

    (2) 国名 。东晋十六国时期建立在今甘肃省一带的政权,国号皆称“凉”。有前凉、后凉、北凉、南凉、西凉等

    (3) 通“辌”。辒辌,丧车

    棺载辒凉车中。——《史记·秦始皇本纪》

    (4) 姓

    (5) 另见 liàng

    liàng

    动词

    (1) 假借为“倞”。辅佐

    凉彼武王。——《诗·大雅·大明》。传:“佐也。”

    (2) 又如:凉贰(副贰。特指太子。凉,辅佐)

    (3) 把东西放在通风处使干燥。今作“晾” 。如:凉衣服

    (4) 信,实。通“谅”

    凉曰不可,覆背善詈。——《诗·大雅·桑柔》

    君子作法于凉。——《左传·昭公四年》

    (5) 把热的东西放置一会儿,让温度降低 。如:把开水凉一凉再喝

    (6) 〈方〉∶冷落,撇在一边 。如:别把客人凉在一边

    (7) 另见 liáng

    英文翻译

    cool, cold; disheartened

    方言集汇

    ◎ 粤语:loeng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liong2 [东莞腔] liong2 [梅县腔] liong2 [宝安腔] liong2 [海陆丰腔] liong2 [陆丰腔] liong3 [沙头角腔] liong2 [台湾四县腔] liong2
    ◎ 潮州话:liang5 (lîa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呂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lĭaŋ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