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议

shěn yì [ shen yi]
繁体 審議
注音 ㄕㄣˇ 一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审议 shěnyì

(1) 审查评议

提交人大会审议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词语解释

引用解释

审查评议。《魏书·世宗纪》:“八座可审议往代贡士之方,擢贤之体,必令才学并申,资望兼致。”《宋史·职官志四》:“﹝太常寺﹞博士,掌讲定五礼仪式,有改革则据经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七十条:“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订有关议案。”

引证解释

⒈ 审查评议。

《魏书·世宗纪》:“八座可审议往代贡士之方,擢贤之体,必令才学并申,资望兼致。”
《宋史·职官志四》:“﹝太常寺﹞博士,掌讲定五礼仪式,有改革则据经审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七十条:“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订有关议案。”

审议的国语词典

审查讨论。

审议的网络释义

审议

  • 审议(shěn yì)指审查评议。
  • 审议造句

    三本公司预算、决算事项之审议。
    今天上午,在上海团集体审议两高工作报告时,吴启迪代表这样表示。
    政府以本旨未达,正在踌躇审议。
    如何让“蚁族”走出困境,还他们一片广阔的天空,参与审议报告的常委会委员各有所见。
    人大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新的一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
    众议院议员可提出弹劾案,但非议员亦可提请该立法机构审议类似提案。
    加盟会员分为普通会员、准会员和客员会员,会员种别由审议会根据相关规定研究决定。
    审议委员会应于收到公民投票提案后,十日内完成审核,提案不合规定者,应予驳回。
    布什总体早就表达了对正在国会审议的农业法议案的不满。
    因工作需要,经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决定增聘张鸿羽女士为交银施罗德精选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茂化实华审议重大资产置换暨关联交易的议案。
    法制委员会审议法规案时,可以邀请有关的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大会时,出席会议的代表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会场秩序,准时到会,认真听会;分团审议时,发言讲短话、不作重复表态性发言、多提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等。
    北约的主要决策机构举行了紧急会议,审议不断恶化的局势。
    车船税法草案昨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车船税拟按排量分档征收。
    据透露,与会首长发言盈庭,提出现行审议程序的许多缺失。
    但是盖茨表示,这些部队在阿富汗停留多长时间,驻防期满后是否有部队换防,将取决于战略审议结果。
    危朝安、范晓莉、杨道喜、刘新文、张秀隆,老同志陈辉光等分别参加审议。
    专门委员会审议时,可以邀请提案人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此次提交审议的决定草案,将宪法宣誓制度适用范围予以扩大,“一府两院”将。

    汉字详情

    shěn [shen]
    部首: 322
    笔画: 8
    五笔: PJH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JLWL
    四角: 30506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2) 同本义

    审,谓详观其道也。——《荀子·非相》

    闻而审,则为福矣。——《吕氏春秋·察传》

    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吕氏春秋·察今》

    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3) 又如:审时(详察时令);审物(详察物情);审形(详察实情);审决(审察决定);审机而行(详细、周密地进行分析研究,把握好时机再行动);审别(审察辨别);审势(审察形势)

    (4) 知道,知悉

    审,知也。——《类篇》

    审矣,何足怪乎?——司马迁《报任安书》

    君子审礼。——《史记·礼书》

    陛下连降三诏,召臣回朝,未审圣意为何?——《三国演义》

    (5) 又

    今投使君,共图大事,未审尊意如何?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6) 又如:审悉(详细了解)

    (7) 审核,审查,检查核对

    为人主计者,莫如先审取舍。——汉· 贾谊《过秦论》

    (8) 又如:审考(审查);审合(审查验证);审决(审查决定);审覆(审查;审察);审释(审查释放);审端(检查修正);审分(审定名分、职分);审律(审定乐律);审音(审定字的读音)

    (9) 审讯;审判

    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又如:审断(审判裁决);审究(审问查究);审拟(审问拟罪);审鞫(审讯);审录(审讯);审语(审判结论);审质(审问)

    (11) 询问,打听清楚

    十一娘亦审里居。——《聊斋志异》

    副词

    (1) 真实;确实

    先生在兵间,审知故扬州阁部 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详尽,仔细

    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清· 刘开《问说》

    (3) 又如:审观(仔细观察);审图(周密谋划;仔细考虑);审画(填重筹划);审度(详细考量);审顾(仔细察看);审虑(仔细考虑);审详(仔细审察);审酌(仔细斟酌);审注(仔细观察;细看);审求(仔细探求);审谋(周密谋划);审省(详细省察);审稽(详细考查);审说(详细解说);审辨(审慎辨别);审当(周密而确当)

    形容词

    (1) 慎重,小心谨慎

    言审莫过圣人。——王充《论衡》

    (2) 又如:审练(审慎精细)

    (3) 确切

    称言命者,有命审矣。——王充《论衡》

    (4) 又如:审期(确切的日期)

    (5) 正,不偏斜

    本不审,虽尧舜不能以治。——《吕氏春秋》

    (6) 固定;安定

    故水之守土也审,影之守人也审,物之守物也审。——《庄子》

    英文翻译

    examine, investigate; judge

    方言集汇

    ◎ 粤语:sam2

    宋本广韵

    [yi]
    部首: 226
    笔画: 5
    五笔: YYQ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VIK
    四角: 34703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义声。本义:商议,讨论)

    (2) 同本义

    议,语也。——《说文》

    议,谋也。——《广雅》。按,谓论事之宜。

    唯酒食是议。——《诗·小雅·斯干》

    法而不议。——《荀子·王制》

    赵王悉召群臣议。——《史记》

    (3) 又如:议计(商议合计);议妥(商量妥当);议婚(商谈联姻之事)

    (4) 评议是非

    议论证据古今。——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5) 又如:议勋(评议功勋);议语(谈论)

    (6) 选择

    乃议侑于宾。——《仪礼·有司彻》。注:“犹择也。”

    (7) 又如:议才(选拔人才)

    (8) 议处;议罪

    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司马迁《报任安书》

    (9) 又如:议状(论罪定刑的文书);议处(清制对有过失的官吏,交吏部拟定处罚办法);议惩(评议罪刑给予惩处);议刑(议罪以定刑)

    (10) 议论,特指议论政事

    故圣人议多少论厚薄为之政。——《韩非子·五蠹》

    大功言而不议。——《礼记·闲传》

    (11) 通“仪”( )。忖度

    议之而后动。——《易·系辞上》

    昔先王议事以制。——《国语·郑语》。王引之云:“议,读为仪。”

    博学不可使议世。——《墨子·非儒》。王念孙云:“仪,议古字通。”

    名词

    (1) 意见、看法、判断或评价

    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资治通鉴》

    (2) 又如:议计(意见和计策);议论风生(比喻能言善道,语辞生动有味)

    英文翻译

    consult, talk over, discuss

    方言集汇

    ◎ 粤语:ji5 ji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