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

hái tóng [ hai tong]
注音 ㄏㄞˊ ㄊㄨㄥ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孩童 háitóng

(1) 孩子

child

词语解释

  1. 幼儿;儿童。

    《国语·吴语》:“昔吾先王,世有辅弼之臣,以能遂疑计恶,以不陷於大难。今王播弃黎老,而孩童焉比谋,曰:‘余令而不违。’”《后汉书·皇后纪序》:“ 东京 皇统屡絶,权归女主……贪孩童以久其政,抑贤明以专其威。”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主人孩童旧,握手乍忻悵。怜我窜逐归,相见得无恙。”《西游补》第五回:“便是三尺孩童,也知 虞美人 能词善赋之才。”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那里有他孩童时期熟识的景物,跟形成他最初认识人生的种种事情。”

引证解释

⒈ 幼儿;儿童。

《国语·吴语》:“昔吾先王,世有辅弼之臣,以能遂疑计恶,以不陷於大难。今王播弃黎老,而孩童焉比谋,曰:‘余令而不违。’”
《后汉书·皇后纪序》:“东京皇统屡絶,权归女主……贪孩童以久其政,抑贤明以专其威。”
唐韩愈《岳阳楼别窦司直》诗:“主人孩童旧,握手乍忻悵。怜我窜逐归,相见得无恙。”
《西游补》第五回:“便是三尺孩童,也知虞美人能词善赋之才。”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那里有他孩童时期熟识的景物,跟形成他最初认识人生的种种事情。”

孩童的国语词典

小孩、儿童。

孩童的翻译

英语: child
德语: Kinder (S)​
法语: enfant, gosse

孩童造句

就像照片中一样,孩童在那天嬉戏百无禁忌。
色彩绚丽,香气浓郁的月季花,向人们绽开一张孩童一般的笑脸。
大街上,行人络绎不绝,好不热闹。街旁一个说书摊上一个童心无邪的瘦小孩童,正在大声讲着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讲得是眉飞色舞,吸引了很多行人驻足听书。此时,两个面目可憎的人走来,大家纷纷闪避,原来是收取保护费的。他们揪住小童的衣领,让他给钱,小童苦苦哀求,但是无济于事,被狠狠揍了一顿。
奔腾的小溪向大河流去,就像嬉戏打闹着的孩童。
长恭,我不是过客,我不是过客啊!在你和你未来的妻子相遇之前,你我就相遇了啊!我一直爱着你,爱着孩童的你,爱着年少时的你,爱着成年时的你,爱着微笑时的你,爱着哭泣时的你,爱着悲伤时的你,爱着朝堂上的你,爱着战场上的你,爱着所有的你啊
苍茫之中我好像化作了星空里的一点,荷塘里的一片,群蛙里的一只,月光里的一束,我的心窗敞开,如岸边的孩童在惬意的幽境里拥抱光明。
心是坐在渡船上的孩童。
有人说他的笑容象孩童一样寂寞孤独。
人只有在孩童时代,才过着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生活。
每个大人都是从孩童时代过来的,应该能够理解孩子好玩的天性。
一个没有孩童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的人,是无法对生活产生热情的。
这应该是描写孩子成长之后一种微妙到变化。估计父母看到这个都点神伤的开心。开心的是,孩子长大了。神伤的是,孩子有了更多的想法,不再是当年那样依赖父母的小小孩童。
在险情面前,战士们的镇定与孩童们的恐慌形成鲜明的对比。
常听人说,人世间最纯净的友情只存在于孩童时代。这是一句极其悲凉的话,居然有那么多人赞成,人生之孤独和艰难,可想而知。
夏日,是夏天的情愫,也是知了的情愫,还是孩童的情愫。
那时候我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
在我到处旅行进行自闭症会议时,遇到很多聪明,怪咖,书呆的孩童,他们只是不太懂社交,而没有人对他们在科学上的兴趣进行开发,各位必须对孩子们展现有趣的事物。
老者的面具是蓝色的,蓝色代表沉着;孩童的面具是金色的,金色代表活泼。
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在这里,我们学到了科学文化知识,增长了才干,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从一个无知的孩童变成了一个有理想有报复的少年。
一个受了不良教育影响的孩童等于走失了方向。

汉字详情

hái [hai]
部首: 344
笔画: 9
五笔: BYNW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NDYVO
四角: 104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子,亥声。本义:小儿笑)

(2) 同本义。同“咳”

咳,小儿笑也。——《说文》。古文咳从子。内则,孟子则作此字。

孤女藐焉始孩。——潘岳《寡妇赋》

(3) 又如:未孩(还不会笑)

(4) 当作婴儿看待

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老子》

(5) 抚爱

伏惟陛下,昧旦坐朝,留心政术,明罚以纠诸侯,申恩以孩百姓。——《北齐书》

形容词

(1) 幼小;幼稚

孩,少也。——《广雅》

忆昔十五心尚孩。——杜甫《百忧集行》

(2) 又如:孩赤无知(年幼无知);孩幼(幼儿);孩抱(幼小);孩乳(幼小);孩婴(幼小)

名词

(1) 幼儿

孩,始生小儿。——《广韵》

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孟子·尽心上》注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2) 又如:孩中颜(幼儿的面色);孩幼(幼儿);孩儿(幼儿);孩稚(幼儿);孩婴(幼儿)

(3) 未成年的人;孩子

纣为孩子时, 微子诸其不善之性。——《论衡·本性》

(4) 又如:孩提赤子初心(孩子的纯洁之心);孩子的房儿(衣胞);孩气(孩子般的脾气或神态);男孩;女孩;天生自诩是天才,也把天才奖妇孩

(5) 胎儿 。如:她几个月没来月经了,看来有孩儿了

英文翻译

baby, child; children

方言集汇

◎ 粤语:haai4 hoi4
◎ 客家话:[宝安腔] hai2 [梅县腔] hai2 ha2 [陆丰腔] hai3 [客语拼音字汇] hai2 [海陆丰腔] hai2 [客英字典] hai2 [东莞腔] hai2 [沙头角腔] hai2 [台湾四县腔] hai2
◎ 潮州话:ha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六咍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戸來平聲開口一等ɣɒighai/hoi
tóng [tong]
部首: 507
笔画: 12
五笔: UJF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TWG
四角: 0010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重省声。( qiān),罪。本义:男奴仆)

(2) 同本义

得童仆贞。——《易·旅》

童子执帚。——《仪礼·既夕礼记》

小童持斧。——宋· 苏轼《石钟山记》

(3) 又如:童奴(仆役);童隶(犹童仆);童仆(家僮和仆人);童妾(婢女;小妾)

(4) 小孩。年幼未成年的人

匪我求童蒙。——《易·蒙卦》

成童舞象。——《礼记·内则》

童寄者。——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童微伺其睡。

将杀童。

持童抵主人所。

(5) 又如:童子(儿童;未成年的男子);童子科(科举考试中为儿童、少年设立的科目);童幼(童年;儿童);童角(一种儿童发式);童蒙(指无知的儿童;指童年);童稚(儿童;小孩);童趣(儿童的情趣)

(6) 指处女或童男的贞操

至期与女俱入房,亲以手去其童。——元· 周达观《真腊风土记》

(7) 又如∶童男子(从未接近女色的男子);童真(童贞)

(8) 眼珠。通“瞳”

周生亦有言,舜盖重童子, 项羽又重童子,岂其苗裔邪?——《汉书·陈用项籍传赞》

(9) 又如:童子(瞳人;瞳仁;眼珠)

(10) 姓

形容词

(1) 未成年。亦泛指幼小。如:童牙(幼小);童昏(指年幼无知者);童孩(幼小);童弱(幼小稚弱者);童孙(幼小的孙子);童竖(未成年的宦官);童龀(幼小;童年);童羁(指童年)

(2) 愚昧;浅陋。如:童观(幼稚而浅陋的观察);童昧(犹愚昧);童蒙(幼稚愚昧);童昏(愚昧无知);童顽(年幼无知);童稚(幼稚)

(3) 面容红艳貌。如:童颜(红润如儿童的容颜);童颜鹤发

(4) 牛羊等未生角或无角

童牛之告。——《易·大畜》

(5) 又如∶童牛(无角之牛);童羊(无角的公羊)

(6) 山岭,田地无草木。如∶童土(没有草木的土地);童秃(光秃);童阜(光秃的土山);童枯(光秃枯竭);童童(光秃的样子)

(7) 植物无枝干或无果实。如∶童木(无枝干的树木);童稂(形似禾苗而不结实的一种野草);童梁(禾生穗而不实者)

(8) 头秃;没有头发。如∶童首(秃头);童颠(秃顶)

英文翻译

child, boy, servant boy; virgin

方言集汇

◎ 粤语:tung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tung2 [客语拼音字汇] tung2 [台湾四县腔] tung2 [梅县腔] tung2 [陆丰腔] tung3 [宝安腔] tung2 [海陆丰腔] tung2 [客英字典] tung2 [东莞腔] tu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徒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dʰuŋd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