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咍

hái hāi [ hai hai]
注音 ㄏㄞˊ ㄏㄞ

词语释义

憨笑。

词语解释

  1. 憨笑。

    明 汤显祖 《南柯记·围释》:“你看我一朵红云上将臺,他望眼孩咍。”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二出:“凑着个骑鲸客,醉得孩咍,把一座龙门险撞歪。”

引证解释

⒈ 憨笑。

明汤显祖《南柯记·围释》:“你看我一朵红云上将臺,他望眼孩咍。”
明寓山居士《鱼儿佛》第二出:“凑着个骑鲸客,醉得孩咍,把一座龙门险撞歪。”

孩咍的网络释义

孩咍

  • 孩咍,读音为hái hāi ㄏㄞˊ ㄏㄞ,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憨笑。
  • 汉字详情

    hái [hai]
    部首: 344
    笔画: 9
    五笔: BYNW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NDYVO
    四角: 104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子,亥声。本义:小儿笑)

    (2) 同本义。同“咳”

    咳,小儿笑也。——《说文》。古文咳从子。内则,孟子则作此字。

    孤女藐焉始孩。——潘岳《寡妇赋》

    (3) 又如:未孩(还不会笑)

    (4) 当作婴儿看待

    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老子》

    (5) 抚爱

    伏惟陛下,昧旦坐朝,留心政术,明罚以纠诸侯,申恩以孩百姓。——《北齐书》

    形容词

    (1) 幼小;幼稚

    孩,少也。——《广雅》

    忆昔十五心尚孩。——杜甫《百忧集行》

    (2) 又如:孩赤无知(年幼无知);孩幼(幼儿);孩抱(幼小);孩乳(幼小);孩婴(幼小)

    名词

    (1) 幼儿

    孩,始生小儿。——《广韵》

    孩提,二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孟子·尽心上》注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2) 又如:孩中颜(幼儿的面色);孩幼(幼儿);孩儿(幼儿);孩稚(幼儿);孩婴(幼儿)

    (3) 未成年的人;孩子

    纣为孩子时, 微子诸其不善之性。——《论衡·本性》

    (4) 又如:孩提赤子初心(孩子的纯洁之心);孩子的房儿(衣胞);孩气(孩子般的脾气或神态);男孩;女孩;天生自诩是天才,也把天才奖妇孩

    (5) 胎儿 。如:她几个月没来月经了,看来有孩儿了

    英文翻译

    baby, child; children

    方言集汇

    ◎ 粤语:haai4 hoi4
    ◎ 客家话:[宝安腔] hai2 [梅县腔] hai2 ha2 [陆丰腔] hai3 [客语拼音字汇] hai2 [海陆丰腔] hai2 [客英字典] hai2 [东莞腔] hai2 [沙头角腔] hai2 [台湾四县腔] hai2
    ◎ 潮州话:hai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六咍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戸來平聲開口一等ɣɒighai/hoi
    hāi [hai]
    部首: 319
    笔画: 8
    五笔: KCKG
    仓颉: RIR
    四角: 63060

    详细解释

    动词

    (形声。从口,台声。本义:饥笑,嗤笑) 同本义

    休为贫士叹,任受众人咍。——唐· 杜甫《秋日荆南述怀》

    形容词

    (1) 欢笑

    欢咍温噱。——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2) 又如:咍口(笑口);咍咍(欢笑的样子);咍噱(欢笑)

    叹词

    (1) 表示伤感、后悔或惊异,常写成“咳”

    (2) 该死,糟了 。如:咍,我怎么这么糊涂!

    (3) 怎么 。如:咍,真有这种怪事儿

    (4) 表示招呼

    咍,怎么不回过脸儿来。——《西厢记》

    英文翻译

    laugh

    方言集汇

    ◎ 粤语:hoi1
    ◎ 客家话:[梅县腔] j1 [台湾四县腔] toi2 ji2 [客英字典] ji1 [海陆丰腔] toi2 ri2
    ◎ 潮州话:hai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六咍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來平聲開口一等xɒihai/x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