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欢喜

hǎo bù huān xǐ [hao bu huan xi]

词语释义

很欢喜的意思。

汉字详情

hǎo,hào [hao]
部首: 323
笔画: 6
五笔: VB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VND
四角: 47447

详细解释

hǎo

形容词

(1) (会意。从女,从子。本义:美,貌美)

(2) 指女子貌美

好,美也。——《说文》

凡美色或谓之好。——《方言二》

不可谓好。——《国语·晋语》。注:“美也。”

是女子不好。——《史记·滑稽列传》

鬼侯有子而好。——《战国策·赵策》

秦氏有好女。——《乐府诗集·陌上桑》

(3) 又如:好皮囊(好看的外貌);好鸟(美丽的鸟);好不丑(反语。即好不俊,俊得很);好美(美貌);好闲(容貌美丽,举止闲雅);好妇(美貌的妇女)

(4) 善,优良,良好

领恶而全好者与。——《礼记·仲尼燕居》。注:“善也。”

父信谗而不好。——《楚辞·惜诵》

又是江南好风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好雨知时节。——唐· 杜甫《春夜喜雨》

江南好。——唐· 白居易《忆江南》

注曰不好。——宋· 洪迈《容斋续笔》

(5) 又如:好天良夜(美好的时节);好日(吉日;好天;又指结婚佳期);好头脑(好对象;好人物);好言(善言;好话)

(6) 交好;友爱

妻子好合。——《诗·小雅·常棣》

欲与王为好。——《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结好孙权。——《三国志·诸葛亮传》

情好日密。

游处相好。——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7) 又如:好会(诸侯间友好的会盟);好达达(妇女对男子的昵称)

(8) 健康 。如:他看起来很好;他的健康状况仍然是很好的;好身手(体格雄壮,身手矫健)

(9) 容易 。如:这个问题好回答;这事好办;好吃的果儿(容易对付的人)

(10) 完成;完毕

田车既好。——《诗·小雅·车攻》

凤生将书封好,一同玉蟾蜍交付 龙香。——《二刻拍案惊奇》

(11) 又如:工具都准备好了

(12) 表示赞许、同意或结果;是,同意 。如:好,我十点钟不找你

(13) 便于;宜于

缁衣之好兮。——《诗·郑风·缁衣》

(14) 又如:好合(志意相合)

副词

(1) 很,甚,太 ——表示程度,多含感叹语气。如:好大的眼睛;好深的沟;好乔(十分古怪);好杀(极言其好);好是(真是,很是)

(2) 用在数量词、时间词前面,表示多或久 。如:等了好半天;来了好多人;过了好久;好歇(好一会儿);好几时(很长时间);好早晚(时候很晚)

(3)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效果好 。如:好看;好听;好吃

助动词

(1) 可以 。如:我好进来吗?

(2) 应该 。如:天快要下雨了,你好走了吧

(3) 宜于;便于;以便

青春作伴好还乡。——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 又如:想法打蛇的头,好打晕它;你作个决定,我好回他;你交代下来,我好去叫他

(5) 另见 hào

hào

动词

(1) 喜好;喜爱

好憎者,心之暴也。——《淮南子·精神》

人之好我。——《诗·小雅·鹿鸣》

好治不病。——《韩非子·喻老》

敏而好学。——《论语》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唐· 柳宗元《三戒》

自幼好武术。——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又如:好表现;好善(喜爱行善);好涵高躅(喜欢混迹于高人之列);好戏子(好奇);好玩(爱玩儿)

(3) 指常常容易发生 。如:好晕船;好伤风;土豆子好烂

(4) 另见 hǎo

英文翻译

good, excellent, fine; well

方言集汇

◎ 粤语:hou2 hou3
◎ 客家话:[陆丰腔] ho3 hau5 [梅县腔] hau3 hau5 [海陆丰腔] ho3 hau5 hau3 [客英字典] hau3 | hau5 [宝安腔] hau3 | hau5 [客语拼音字汇] hau3 hau4 ho3 [台湾四县腔] ho3 hau5 hau3 [沙头角腔] hau3 hau5 [东莞腔] hau5 hau3 [梅县腔] hau5
◎ 潮州话:ho2(hó) haon3(hàu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二晧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呼晧上聲開口一等xɑuhaux/xav
[bu]
部首: 105
笔画: 4
五笔: GII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F
四角: 10900

详细解释

副词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

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

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

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事(不好的事情)(4)两者中既非这个也非那个 。如:不男不女;不明不白;不知不觉

(5) 无须前面的先决条件而出现后面的行为和状态 。如:不问而知;不寒而栗;不翼而飞

(6) 作为虚词,表示缺乏或忽视某种行动 。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7) 用在叠用的相同的词之间,前面常加“什么”,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 。如:道理不道理,他一点都不往心里去

(8)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不以累臣衅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9) 又如:不客气,不客气;不谢,不谢

(10) 用在动词后,表示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的 。如:我呆不下去了;吃不了;办不到

(11) 单用,表示否定对方的话或提问 。如:他知道吧?不,他不知道;别提那件事。不,我要提

(12) 用在句末,构成问句 。如:不知小何在家不?;奶奶说的对不?

古词

同“否”(fǒu)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唐·韩愈《师说》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助词

(1) 用来加强语气。如:好不吓人;不几(岂不是)(2) 用来调整音节

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毛传:“不惊,惊也;不盈,盈也。”

形容词

(1) 通“丕”()。大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诗·周颂·清庙》

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管子·侈靡》

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管子·心术》

(2) 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英文翻译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方言集汇

◎ 粤语:bat1 fau2
◎ 客家话:[宝安腔] but7 [梅县腔] but7 [东莞腔] but7 [客英字典] but7 [陆丰腔] but7 [沙头角腔] but7 [台湾四县腔] but7 [海陆丰腔] but7 [客语拼音字汇] bud5
◎ 潮州话:bug4 (puk 旧时:put) houn2(hóu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甫鳩平聲開口三等pĭəupiu/piou
huān [huan]
部首: 427
笔画: 6
五笔: CQW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ENO
四角: 7748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欠,雚( guàn)声。本义:喜悦,高兴)

(2) 同本义

欢,喜乐也。——《说文》

君子不尽人之欢。——《礼记·曲礼》

夫妇不得不驩。——《荀子·大略》

若果养乎?予果欢乎?——《庄子·至乐》

许子而大欢,彼将知君利之也。——《韩非子·说林上》

而大国与之懽。——《战国策·秦策》

饮酒则欢乐。——《庄子·渔父》

今日之欢。——《汉书·李广苏建传》

众宾欢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欢动一城。——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奉一日之欢。——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3) 又如:欢容(喜悦的容颜);欢洽(快乐和睦);欢哄(欢乐,哄闹);欢情(喜悦的心情)

(4) 欢迎,殷勤地或诚挚地迎接

闻其声,争交欢解。——《史记·游侠列传》

(5) 又如:欢门(宋代酒馆、店铺用彩色纸帛装饰门窗,以招徕顾客,谓之欢门)

(6) 〈方〉∶起劲;活跃 。如:你不是跑得挺欢吗?

名词

(1) 古时男女相爱,女子对情人的称呼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刘禹锡《踏歌词》

闻欢下扬州,相送 楚山头。——古乐府《莫愁乐》

(2) 欢爱。指男女交合之事 。如:求欢;寻欢;欢场(寻欢作乐的场所)

英文翻译

happy, pleased, glad; joy; enjoy

方言集汇

◎ 粤语:fun1

宋本广韵

[xi]
部首: 329
笔画: 12
五笔: FKU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GRTR
四角: 40601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甲骨文上面是“鼓”本字,下面是“口”。“鼓”表示欢乐,“口”是发出欢声。本义:快乐;高兴)

(2) 同本义(乐之见于谈笑曰喜。喜,形于色)

喜,乐也。——《说文》

人喜则斯陶。——《礼记·檀弓》

其志为喜。——《素问·五远行大论》

既见君子,我心则喜。——《诗·小雅·菁菁》

陈胜、 吴广喜,念鬼。——《史记·陈涉世家》

嘿然大喜。——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虎因喜。——唐· 柳宗元《三戒》

不以物喜。——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三保亦自喜。——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喜容原好,愁容也好,蓦地间怒容越好。——《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3) 又如:喜洽(喜恰。和颜悦色;热情);喜之不尽(无限欢喜);喜匆匆(喜欢,兴奋的样子);喜欢不杀(很喜欢;喜欢死了);喜上眉梢(眉宇间露出喜悦的表情)

(4) 容易

人命难知,计算喜错。——《百喻经·婆罗门杀子喻》

动词

(1) 喜爱;爱好

喜为吏。——《汉书·黄霸传》

齐威王之时喜隐。——《史记·滑稽列传》

宽仁喜儒术。——《淮南子·宪王钦传》

盖孔子晚而喜《易》。——《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最喜小儿。——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少年人常喜事。——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老人犹喜。——清· 周容《芋老人传》

(2) 又如:喜士(好客;喜接纳贤士);喜功(自负其功;喜立大功;贪功);喜名(好名;追求名誉)。使…高兴

可怪乌雅鸟,鸣声不喜人。——刘基《鸟啼曲》

(3) 妇女怀孕

叫大夫瞧了,又说并不是喜。——曹雪芹《红楼梦》

(4) 又如:喜信(指怀孕);喜脉(妇女怀孕的脉象);喜弹(孵不成雏鸭的鸭蛋。也叫“鸭馄饨”)

名词

(1) 喜事

固庆其喜而吊其忧。——《国语·鲁语》

内家报喜车凌晓,太史占祥斗挂秋。——宋· 秦观《庆张君俞都尉留后得子》

喜宴前枉唤新郎,洞房中依然触觉。——《二刻拍案惊奇》

(2) 又如:喜兆(喜事的征兆);喜信(唐代进士及第的家报;喜庆事情的先兆)

(3) 痘疹 。旧俗孩子出痘时,常因惧得天花而讳言之,又以痘既发出便可平安,故用“喜”字代指,以求吉利

姐儿发热是见喜了,并非别症。——《红楼梦》

(4) 姓

英文翻译

like, love, enjoy; joyful thing

方言集汇

◎ 粤语:hei2
◎ 客家话:[梅县腔] hi3 [台湾四县腔] hi3 [客英字典] hi3 [宝安腔] hi3 [沙头角腔] hi3 [客语拼音字汇] hi3 [海陆丰腔] hi3 [东莞腔] hi3 [陆丰腔] hi3
◎ 潮州话:hi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虚里上聲開口三等hix/xiioxĭ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