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仆

nú pú [ nu pu]
繁体 奴僕
注音 ㄋㄨˊ ㄆㄨ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奴仆 núpú

(1) 旧指在主人家做杂役的人

servant

(2) 指甘心受人驱使的人

minion

词语解释

  1. 犹奴隶。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而子及主俱为奴僕,来归於 吴 ,岂不鄙乎!”《汉书·公孙弘等传赞》:“ 卫青 奋於奴僕, 日磾 出於降虏。”《三国志·魏志·杨俊传》:“宗族知故为人所略作奴僕者凡六家, 俊 皆倾财赎之。”

  2. 旧时在主人家从事贱役者的通称。

    唐 杜甫 《赠毕四曜》诗:“才大今诗伯,家贫苦宦卑。飢寒奴僕贱,颜状老翁为。” 清 孙枝蔚 《哀纤夫》诗:“牵船復牵马,受笞手中鞭。不如为奴僕,犹得主人怜。”

引证解释

⒈ 犹奴隶。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而子及主俱为奴僕,来归於吴,岂不鄙乎!”
《汉书·公孙弘等传赞》:“卫青奋於奴僕, 日磾出於降虏。”
《三国志·魏志·杨俊传》:“宗族知故为人所略作奴僕者凡六家, 俊皆倾财赎之。”

⒉ 旧时在主人家从事贱役者的通称。

唐杜甫《赠毕四曜》诗:“才大今诗伯,家贫苦宦卑。飢寒奴僕贱,颜状老翁为。”
清孙枝蔚《哀纤夫》诗:“牵船復牵马,受笞手中鞭。不如为奴僕,犹得主人怜。”

奴仆的国语词典

为人做低贱劳役的人。

奴仆的网络释义

奴仆

  • 奴仆,指奴隶,旧指在主人家做杂役的人。
  • 奴仆造句

    其一强调奴仆对主子报恩,二是强调朋友或普通人之间受恩必报。
    然后,董宣怒喝让那个奴仆下了车,就当场把他打死了。
    琉璃为瓦,玉石饰墙,画阁朱楼,雕梁绣柱,美婢奴仆前呼后拥,金银绸缎堆满仓。
    片刻功夫,院内一阵吵扰,张家上下奴仆都被赶到内院之中,张知县环视一圈,一言不发。
    倘或奴仆明说,我爱我的主人和我的妻子儿女,不愿意自由出去。
    做自己感情的奴隶比做暴君的奴仆更为不幸。毕达哥拉斯。
    绝情谷里每个人都是公孙止的奴仆,他们所受待遇未必有比在外面世界好。
    从气质上可以看出,全都是使唤丫环奴仆习惯了的女人,带着大户人家太太奶奶们目指气使的傲气。
    熔核猎犬是拉格纳罗斯和其爪牙邪恶但忠诚的奴仆。
    清制,“奴仆及倡优隶卒”俱属“贱民”,禁与良民为伍,翠喜既属乐籍,则没有资格去李大人家听差。
    奴仆们演技高超,艾布哈桑糊里糊涂,半信半疑,真的哈里发拉希德在帘子后面乐得肚子痛。
    钱多的人处在别人前面,钱少的人则只能居于别人之后,处在前面的人就能够成为厉害的人物,而处在后面的人则只能做奴仆。谁失去了钱谁就会变得贫弱,谁得到了钱谁就会变得富强。
    最终这两个女奴只得在旁另立一帐,给马悍做放羊挤奶,清洗衣物的杂役,当普通奴仆用。
    下人奴仆成群结队,眼皮子浅的人看着直咬后槽牙。
    主人和奴仆之间不可能有友谊。
    心中想起白衣女子说那柳圆圆的狼妖现在是他的奴仆,涌起一种荒谬绝伦的感觉,对她的话将信将疑。
    一个泄露秘密的人是别人的奴仆。
    凡在天地间的,将来没有一个不像奴仆一样归依至仁主的。
    他虽然不是幽都这一代最为强大的弟子,但来历出身都是顶尖,向来没有吃过大亏,而今居然被人毁了魂幡,收了奴仆,顿时勃然变色,使出了自身最为强悍的手段。
    原本就是张府的一个例外,即无平常奴仆的卑谦更无公子小姐般的骄横,对世界仿佛只像一个旁观者。

    汉字详情

    [nu]
    部首: 323
    笔画: 5
    五笔: VC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VE
    四角: 474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女,从又。女指女奴,又(手)指用手掠夺之。一说又(手)指女奴从事劳动。本义:奴隶;奴仆)

    (2) 同本义

    奴,奴婢皆古之罪人也。——《说文》

    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槁。——《周礼·司厉》

    从群奴而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奴惊

    庸奴。——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后多指男奴。如:奴厮儿(小男仆);奴辈(奴仆之辈,奴才们);奴兵(奴仆;供役之人);奴颜(奴才相);奴戮(施以刑辱,使为奴隶);奴虏(俘虏;奴隶)

    (4) 对人的鄙称

    要当生缚此奴。——房玄龄《晋书》

    (5) 又如:奴胎(对乐户子女或奴婢的贱称;骂人话,犹贱种);胡奴;狂奴;奴官(出身卑贱的小军官);奴下(才能低下的人)

    (6) 自称

    (7) 古代男女自称的谦词。如:奴哥(对女人的昵称);奴奴(犹奴家)

    (8) 贱称。如:田舍奴

    (9) 古时青年女子的自称,或称“奴家”

    奴家年青,如何敢受礼。——施耐庵《水浒传》

    动词

    (1) 看作奴仆;贬低;使沦为奴隶

    入者主之,出者奴之。——韩愈《原道》

    (2) 又如:奴化;奴视(视之如奴,轻视之意)

    (3) 水不流动

    不流曰奴。——《水经注》

    英文翻译

    slave, servant

    方言集汇

    ◎ 粤语:nou4
    ◎ 客家话:[沙头角腔] lu2 [海陆丰腔] nu2 nung2 [梅县腔] nu2 [宝安腔] lu2 [客语拼音字汇] nu2 [陆丰腔] nu3 [客英字典] nu2 [台湾四县腔] nu2 nung2 [东莞腔] l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乃都平聲開口一等no/nunu
    pū,pú [pu]
    部首: 221
    笔画: 4
    五笔: WH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OY
    四角: 23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向前跌倒

    仆,顿也。——《说文》。朱骏声曰:“前覆曰仆,后仰曰偃。”

    仆表决漏。——《史记·司马穰苴传》。索隐:“卧其表也。”

    度水跌仆。——《素问·经脉别论》

    卒仆济北。——《汉书·邹阳传》。注:“僵仆也。”

    卫士仆地。——《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前仆后继;仆然(扑通倒下的样子);仆顿(精疲力竭而倒仆);仆僵(跌倒;翻倒)

    (3) 下坠;倾倒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旧碑断折,其半仆地。——唐· 韩愈《祭湘君夫人文》

    (4) 又如:仆旗(放倒战旗。借指休战)

    (5) 败灭 。如:随起随仆(随时发生,随遭败灭)

    (6) 另见

    名词

    (1) (会意。从人,从菐,菐亦声。古文从臣,从菐。甲骨文字形,象一个罪人端着畚箕,从事卑贱劳动之形。本义:供役使的人。即奴隶)

    (2) 同本义

    僕,给事者。——《说文》

    景命有仆。——《诗·大雅·既醉》

    (3) 又

    其仆维何。

    隶臣僚,隶臣仆,仆臣台。——《左传·昭公七年》

    则是臣仆庶孽之事也。——《公羊传·宣公二十七年》

    仕于家曰仆。——《礼记·礼运》

    得僮仆贞。——《易·旅》

    (4) 又如:男仆;女仆;忠仆;仆童(未成年的仆人);仆斋(执役室中之仆人);仆马(仆从与乘马);仆乘(仆从与舆马);仆旅(跟随出行的仆从);仆舆(仆从与车乘)

    (5) 驾车的人

    召彼仆夫。——《诗·小雅·出车》

    (6) 又如:仆御(驾车马者)

    动词

    (1) 驾车

    子适卫, 冉有仆。——《论语·子路》

    (2) 又如:仆夫(驾车的人);仆圉(驾车养马)

    代词

    (1) 古时男子谦称自己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战国策·燕策》

    仆非敢如是也。——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2) 另见

    英文翻译

    fall forward; lie prostrate, prone; servant

    方言集汇

    ◎ 粤语:fu6 puk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u5 puk7 [梅县腔] puk7 [宝安腔] fu5 puk7 [客英字典] puk8 [陆丰腔] puk8 [海陆丰腔] fu5 puk7 [客语拼音字汇] fu4 pug5 [东莞腔] puk7
    ◎ 潮州话:〖pog4 hu3 (phok hù)〗 〖bog8 (pô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芳遇去聲合口三等phyoh/phiuhpʰĭu